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女性文学 > 1948的奋斗人生 > 1948的奋斗人生 第14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1948的奋斗人生 第14节(2 / 2)

“不是,不是,爹,姐夫好像有功夫。”

“什么功夫?”

“沾衣十八跌啊,看看,这就进去了。”

别闹,买粮呢,你当看杂耍啊!咦,那小子还真进去了,这么快?人够机灵的呀。

“看样子一会儿就出来了。”

“可不,这本事,太利索了。”

父子俩根本不在一个频道上,也不知道怎么就还能聊的起来。

不过这不重要,重要的是方大海带来了好消息,里头的粮价还是和中午那会儿一个样。这让何毛柱总算是稍稍松了口气。

将儿子一扯,让他跟着队伍往前,自己开始摆着手指头算钱。

就目前这粮价,他那包子摊怕是生意要难了,即使每天都能卖完呢,也不知道这挣得钱能不能赶得上这涨价的速度,所以他得做几手准备才行。比如家里自己吃的杂粮得想法子多囤点。再比如粮食涨价了,那别的能吃的东西怕是也要涨,他得趁着别人没反应过来,也多往家里搬上些等等。

何毛柱嘀嘀咕咕的在那儿算,声音不大,可方大海是什么人啊,穿越过几次的他,不单是脑子特别灵醒,就是五感六识也比正常人敏锐多了,这会儿听得那是真真的。

听着何毛柱一会儿什么黄豆绿豆,一会儿什么咸鱼腊肠的,傻子都能听明白这是在盘算什么了。这让他心里也是一动。

要说买东西,那方大海这会儿是真不缺钱,不说那么些个古董、小黄鱼什么的,就是大洋,他手里也还有2000呢,哪怕再怎么涨价,也不至于买不起。

可买得起和买高价货那是两个概念,谁会愿意平白的送钱给别人?所以啊,方大海不禁也跟着何毛柱的思路开始想起了怎么省钱的多囤点吃食得脑回路里。

怎么才能省钱的囤好东西?方大海的答案是:打猎。

虽说吧,在明朝锦衣卫的圈子里,方大海真不算什么好手,不然也不至于被踢到边疆当暗探去对吧,这样容易送命活儿哪朝哪代都是不起眼的小人物干的,真正的高手,上头笼络还来不及,损失不起嘛。

可同样也正是因为这样的生存环境,所以啊,方大海的基础技能练的很不错。什么弓箭、飞刀、侦查都挺有水平。并且在边疆那会儿,因为条件实在艰苦,还曾为了多吃点荤腥,用这样的本事,混过一阵打猎人的圈子。

有了这样的经验,在京城周围山还不少的情况下,去打猎弄点肉食……不管是自己吃,还是借机卖一波发点财,好像并不是什么难事儿。

叮!!方大海脑袋上的灯泡亮了!

一通百通啊!前儿还在琢磨该找个什么来钱的活儿,让他们家过得既不艰难,又不至于让人垂涎,这办法不就来了?

猎户不缺吃喝这个合情合理吧!粮价高涨时期靠这本事换点小钱,同样合情合理吧!很好,就这么愉快的决定了!明儿就出门上山去!

第18章 连珠射……

说是明天就出门,实际上真要去打猎方大海要准备的东西还不少,并不是真的能说走就走的。

首先,你这打猎弓箭得有一副吧,当然了,若是可以,最好有木仓,这样安全性能更高些。此外飞刀也要准备着,如今外头土匪路霸可不少,弓箭、木仓这些个容易打眼,有飞刀贴身带着,关键时候能起个出其不意的作用。

所以啊,说是第二天就走,可实际上方大海第二天并没有能走成,而是先四处溜达着找起了铁匠铺子,想看看能不能买到合适趁手的工具。

让方大海失望的是,他几乎兜遍了城南城北的各处,也没能找到一家卖弓箭、飞刀的。为什么会这样呢?

简单啊,因为这里是城里,还是京城,这样的文人荟萃之地,除了菜刀、柴刀、西瓜刀,其他铁制品基本没什么用武之地呀。

方大海刚开始是明朝带来的惯性思维还没转弯,总觉得铁匠铺就有的卖,等着兜一圈发现没有之后,脑子就回了神,知道自己想岔了。转头第

二天就去了周围离着山近便的城镇。

京城没有不代表城镇没有,这年头打猎吃饭的人还是很不少的,有需求就不会没有铺子。

果然,在背面镇子上方大海很容易就找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飞刀、大刀等等,做的都十分的出彩。而且牛掰的是,居然还有个专门做弓箭得铺子,据说还是清朝将作监大匠的后人开的,卖的都是军中的款式。

“当年僧王骑兵里都用过我家祖上做的弓,好使着呢。”

方大海听着卖家喋喋不休的吹嘘,也不回复,只是一下一下的测试着手里弓箭。

“这是5力的弓?”

“不错,爷们看样子是个好手啊,上手就测出来了。”

“轻了,军中用的,最起码是6力吧,掌柜的,您可别糊弄我。”

哎呦,这掌柜的不能认啊,他们家多少年的老牌子了,居然说他糊弄?那他可要好好的辩驳辩驳才行。

“您要说这个,那就没法说了,康熙年间,军中考核标准还是7力,可后来怎么着?到了雍正、乾隆,八旗考核就成了6力。一代比一代弱,到了咸丰皇帝那会儿,那更绝,御用金桃皮弓也就5力。所以啊,您用这多少力的弓来看是不是军用,那真的是不准。而且我那说的是什么人用的?那是骑兵,这样的兵种,有几个是大个子大块头的?身轻体健骑术好才是关键,他们用5力的弓不是理所应当的嘛。”

好家伙,真真是好家伙,他就买个弓,愣是被上了一堂清朝兵种战力变迁课程?都说京城出侃爷,现在看,京城周边也不遑多让啊!

“成,我的错,那请问,您这儿有6力的弓吗?”

他上一世虽然战力不算强,可用的弓却绝对够劲,7力能当日常用,遇上硬茬子,8力也能对战上几回,偶尔爆发一下,9力的也能勉强射上几箭,最多准头会下降罢了。有过这样的战斗经验,如今让他用5力……虽说如今这身体还没练出来,可这真不够看。

这掌柜的也是个秒人,听着方大海这半大小子道歉的十分没有诚意,对着他家的主打产品明显的看不上,心里立时起了劲头,瞪眼吹胡子的对着方大海说到:

“怎么没有,就是7力、8力的也多的是,可你这半大孩子,用的上吗?”

“呵呵,掌柜的,那你可就有些小看人了,你怎么知道我用不上?要不你拿出来,我使唤给你看?”

这话说的,那掌柜的心里那火越发的旺了,有心怼上几句,可一看方大海那孩子样,又有些不忍心,迟疑了一下,半是赌气半是劝诫的说到:

“嘿,小子哎,有十五不?还没到成丁的年纪,就这样逞强,别为了赌气,伤了身子。”

老实说,虽然这话依然说的语气生硬,可里头的含义确实是为人想的意思。可方大海这会儿也让掌柜的这一连串的怀疑给闹出脾气了,哪里还能往细处听?只觉得这掌柜的实在是恼人,他买东西的还不能为自己做主了?买什么难不成还要看卖家的脸色?

于是虎着脸说到:

“您怎么就知道我是逞能了?怎么就知道一定会伤身了?嘿,小爷这回还真就要和你论个明白了,来来来,将你的弓都拿出来,小爷试给你看。”

两人说话没压着声,铺子进深浅,里外也不缺人,这吵吵的时间一长,好嘛,立马就成了周围的一景了,围拢了密密麻麻的一圈人,足有二三十个。国人这爱看热闹的习惯呦,还真是够源远流长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