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1948的奋斗人生 第90节</h1>
在外头跑了一天,李大强是真的很累很累了,哪怕是将脚放到了脚盆里用热水跑着呢,那小腿肚都抽抽的厉害,他是真没心思多想这些。不就是不娶媳妇嘛!他们这样的,当光棍的多了去了。车行里,三十来岁还一个人的都有不少。他是真不着急。
他不着急,李大妈急啊!在她看来,这满院子的孩子里,自家儿子哪怕有一万个不是,就嘴皮子灵活这一点,那也是拿尖的!这么一个机灵人,没媳妇让人笑话?她怎么都觉得不甘心。
“不行,怎么的也要找一个,不然等着陈家买了房子,娶了媳妇,你在这院子里哪里还能抬起头来做人?树活一张皮,人活一口气,这口气咱们一定得争!”
说完这一句,也不等自家儿子回应,不管外头已经天黑,急匆匆的就跑去了自己表姐妹家里,商讨法子去了。
自打李大强过了20岁,对于李大妈来说,给儿子娶媳妇就成了她的心结,如今……那更是到了不解决,心里就过不去的地步了。为了早日让自家儿子有个家,她真的,什么都能干得出来。
三姨显然对自家姐妹这毛病那是一清二楚啊!所以这里一说,她就叹着气掰起了手指头,诉说起了难度。
“你说的我都明白,呐,又要年纪合适的,又要家里没什么负累的,性子不能太差的,关键是还要赶在这一个月里就能成亲的,是不是这样?”
“对,就是这样,怎么样,能行不?”
“老姐姐,你自己说能行不?我做了这么多年的媒,要真有合适的能不给自己外甥多想几分?可你说……哪怕是外头村子里的闺女,想进城想疯了呢,也不愿意找个每天一睁眼,就要盘算房租的呀。一个月2块钱放乡下,那可是大钱了!”
哎,这一点李大妈怎么会不知道呢,她早在李大强22岁的时候,就已经妥协,将眼光放到乡下了,可就是这样,也没寻到合适的。
“你现在还要的这么急,要我说,除非你能接受寡妇再嫁的。不然是真不好找!就是这样的,想找好的,也要看运气,谁知道后头是不是有一大家子人纠葛不清的。”
寡妇?这个……当了十来年寡妇的李大妈一听寡妇两个字,心都有些冷了!能娶闺女,谁要寡妇啊!这样的谁知道是不是克人的?可想想如今外头的情况……
前些日子她曾听儿子无意中说过一嘴,说是大军在乡下拉了不少的壮丁什么的。当时她心里就慌的不行。总觉得外头要是打的厉害了,不定那天那些杀千刀的,就会在街面上随便抓人。
要是真这样,那自家这一天到晚在外头拉扯的儿子可怎么办?连着媳妇都没娶呢,儿子都没有,那万一……断了香火可怎么得了!她没人养老也就罢了,大不了一起跟着去了,也落个干净,可到了下头可怎么和他爹交代啊!
自己吓自己吓得夜里都睡不安稳的李大妈这会儿那是越想越觉得心里难受,越想越觉得给自家儿子娶媳妇这事儿要抓紧。然后……
“行,就按照这个来找,只要能不介意我家穷的,能生的,能好好过日子的,那就行。”
“什,什么?这也行?姐,你不是一直不愿意吗?”
三姨有些傻眼,她真的就是随口那么一说,不想,一直咬紧牙关的表姐,居然松口了?这可真是,天下红雨了呀!
李大妈说出那个行字之后,人就像是一下子泄了气一样,满脸的不甘和无奈,
“不然呢?越是往下拖,后头就越是难找,再这么下去,这样的怕是都找不到了。总不能真让你外甥一辈子打光棍吧!他们车行那么些光棍过的都是什么日子?攒几个钱就往小酒馆里去,要不就是找暗门子,那是正经人过日子的样?这一辈子怕是就毁了!我可不能让大强将来也成为那样的一个人。”
你要这么说,那这选择倒是也确实对。寡妇怎么了,好歹人寡妇再嫁过日子会更上心对吧!会一心想安稳对吧!
咦,说起过日子安稳,这倒是让三姨想到了一个人。
“你别说,你这么一答应,我还真是想到了一个人。”
“哦,这就有人选了?什么样的?”
虽说给儿子娶寡妇李大妈心里挺别扭,可真有人选,她还是很上心的。
“说来也是个苦命人,那闺女叫许春分,原本一家子是南边***地方的人,那不是那边打仗嘛,一家子跟着亲族就往京城逃难来了。”
“逃难?你给我儿子说个逃难的流民?好啊,老三,你这是不想要我这门亲了是吧?”
流民,这可是京城的最底层,这样的人,谁知道路上是不是染了病的?你这样给说媳妇?那不是得罪人是什么?
李大妈眼睛都快瞪出来了!脸都快气红了!感觉自己和这姐妹的友谊收到了严重的考验,已经到了说翻脸就翻脸的边缘。
“嘿嘿嘿,你好好听我说完啊,急什么急?流民怎么了?流民里就没好人了?要不是人一路遭灾,人家底比你家三四个都多呢!正经的好人家好不!”
嗯?这,这倒是也有道理,那要不就继续听听?
“我说的那闺女,男人也是个本事人,原本是个纸坊的匠人头,听说家里那都是住着个小院子的,可体面了。可谁想啊,一个炮弹下来,房子没了,家当没了,男人也没了。就剩下了她带着儿子,跟着亲族一路来了京城。”
哎,兵灾啊!这样的事儿这些年……毁了多少人家哦!家破人亡就四个字,可落到一个人身上,真是重的,能让人爬都爬不起来。
想想38年那会儿,大强爹……不也是这样嘛,不过是帮人送个货的事儿,愣是遇上了打仗,躲都来不及躲,人就没了!
相似的遭遇让李大妈对这个自家表姐妹嘴里的寡妇突然就有了接受度,能真正定下心来好好听介绍了!
“才23岁,带着个4岁的孩子,哪怕是有亲族帮衬呢,这日子会难成什么样,不用想都知道。可那老话怎么说来着?屋漏...什么雨来着,反正这苦还没吃完呢,那孩子又遭了难了。”
这些年,三姨真的是看多了苦人,人都快麻木了。可看的再多,当这苦难落到孩子身上的时候,她还是忍不住想要唏嘘。
“逃难的时候能带的家当不多,如今这天气又冷的厉害,就文庙那地儿,遮风挡雨都稀松,更别说这寒冷了。这不是,那孩子就得了病了,为了看病,春分那闺女,将老底都掏干净了,才堪堪将人给救过来。可这么一来,后头的日子又该怎么过?亲族再能帮衬,也得先顾着自己不是?所以啊,她知道我是媒人就自己寻了过来,说是让我帮忙找个好人家。别的不求,只求让她带着孩子,给孩子一条活路。”
就三姨说的这些情况来看,这人吧,还真是个不错的人选。原本家底殷实,那身子一定也结实。生养过儿子,那产育上也不用担心。亲族肯帮衬着一路上京,那人品行事应该也不会太差。除了要带个儿子过来当拖油瓶,别的竟是比寻常闺女都要妥帖。
既然这样,那李大妈就一个疑问了。
“你怎么知道的这么清楚的?认识挺长时间了?其他人那儿你打听过没?说的都是真的?”
这些三姨还真敢保证,因为这已经不是她第一次帮这些流民中的闺女找人家了。
“……你一天到晚的就在自家那门口几条街的地方转,哪里知道因为这些流民,如今啊,京城好些老光棍都有了媳妇了!不信,你让
大强去问问他们车行里的熟人?就我这里,就介绍出去了好几个,其中一个就是嫁给了一个车夫。那家伙,都三十多了,愣是娶了个20岁的,美不死他。”
嗯?还有年纪更小的?你怎么不说个这样的给我儿子?
“呵呵,别看人三十多,可人家自己有屋子啊!说起来你大概也知道人,就是那个姓那的。”
哦哦,那是肯定有房子,满人嘛!家当卖的再干净,一个容身的窝总是能留下的。既然这样,那咱们就不和人比了,比了也没法子比的上,那是人祖上的余荫,谁让大强没盖个好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