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女性文学 > 1948的奋斗人生 > 1948的奋斗人生 第144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1948的奋斗人生 第144节(2 / 2)

“连着来了几个组都知道,这可真是个人才。”

看着审讯记录上付德标的供词,陆长鸣皱起了眉头。

这付德标知道的东西是不是有些太多了?来了几个组,要制造多少起爆炸,城里有多少能借用的力量,资金大概在什么地方取……内容细致的,好像只要照着这口供抓人,果党京城的布局就立马能一扫而空一样。

这真的是一个用人质胁迫而来的敌特该知道的东西?

“这还真不好说。”

嗯?方大海这话,是帮着那付德彪说好话?不至于吧,这孩子又不是什么都不懂的新人?不会不知道帮这样的人说话,会付出什么样的代价。而且怀疑付德标这事儿,不是方大海自己先说出来的吗?这……

“我记得这付家大少爷是个很聪明的人,聪明到但凡听过的,见过的,哪怕只是一眼,一耳朵,都能记住。”

过耳成诵,过目不忘?若是这样的人,那从零碎的信息里,提炼出这些……倒也不是不可能。不过还是那句话,相信敌特?

这个代价太高了,所以陆长鸣觉得,谨慎不能丢。

“那就按照他给的

消息找人抓人吧,不过为了安全起见,多带点人,暗地里出手,这个你知道怎么做吧?”

这还有什么不知道的?解放前这样的事儿他干的还少?

确实是熟门熟路,所以不到一天半的时间,方大海就完成了任务,而且还完成的相当不错。除了有一个因为太过敏锐,发现了不妥当,想立即逃跑。从而引得方大海果断出手,被打中了小腿,需要再医院进行手术和治疗外,其他人和各种物资等,都被带回了公安局。

只是……

“陆叔,怎么让我连人带东西都送到市局来?这……”

“怎么,让你送来委屈你了?”

方大海才问了一句,不等陆长鸣开口说点什么,呵呵,就让方大海领导的,领导的,领导的领导给反问住了。

“怎么可能!送哪儿不是送?更不用说还是咱们市局了,那可是上级单位。局长,我就是刚出外勤回来嘛,什么都不知道,所以就是有些好奇。”

局长看着方大海嬉皮笑脸的样,转头问陆长鸣。

“这孩子一直这样?”

他对方大海这个孩子还是知道的,张成也好,老方也罢,都是他的老战友。能让他几个战友都欠了救命恩情的孩子,谁还能没点好奇?

只是知道归知道,可打交道却从没有过,这乍然之下见到了……和他想象里很有些不一样的孩子,怎么可能没点好奇心?

“还行吧,出了嘴有时候让人挺想揍一顿,办事儿的时候还是挺靠谱的。”

什么叫挺想揍一顿?老陆啊老陆,你这样很容易失去我的。

方大海不满的看了看陆长鸣,不服气三个字写满了他那张还带着稚嫩的小脸。

“那就多教教,好苗子就该多引导。”

说的是嫌弃话,可眼神却带着温和。所以局长,其实你并不嫌弃我的哦。

方大海瞬间换上了一张讨好的脸,看的局长都笑了。

“走吧,看看咱们这靠谱的方大海同志带回来了什么。”

局长带头往最里头的会议室走,落到最后头的陆长鸣趁机拍了拍方大海的脑袋:

“别耍心眼子,咱们局长什么没见过。”

呵呵,看来是我演技不够娴熟丢您的脸了。

第130章 立功了……

付德标给的信息真的是挺多,而且各个环节都有涉猎,如此一来,随着这些被抓的人一一被审讯,很快,又有一大群的名单被吐了出来。

抓人、审讯、再抓人,一连数天,公安局进进出出的异常忙碌,而随着接二连三出击,像是大闸蟹一样,都成了串的敌特愣是被塞满了一整个的看守所。让整个公安系统的工作量上升了近乎一倍。

面对这样的现状,市局的领导们看着整理出来的各种口供和抓捕名单,一个个都揉起了额头。

“近郊那边也抓了不少吧。”

若是等着那边抓的也送过来,那咱们京城的监狱……这得白养多少人吃饭啊,开销也太大了,后勤怕是要骂娘。嗯,要不让上头想想法子?

自打谭局长接了任务,组建了京城公安局之后,那脑袋就没有一天是轻松的,光是一个敌特工作,就让他疲于奔命,实在是没有太多的精力再去管什么经济账。所以有心想往上推一推,好歹也减轻些压力。不想他这里才开口问了一句近郊,下头几个副局就立马又丢上来了新问题,而且还是让他也感觉无奈的问题。

“确实不少,而且还不只是南面的人,被拉下水的还有很多咱们的老同志。”

“哎,这才进城几天啊,这些人……”

“禁受不住诱惑嘛,这个并不算稀奇,这样的人什么时候都有。我好奇的是,南面那些人,怎么选人拉拢的时候怎么就能一拉一个准呢?谁在给他们提供信息?或者说咱们这里是不是有什么信息漏洞被他们找到了?这个很关键。”

这个提醒很及时,他刚才光顾着人多人少了,还这是忽略了这个。

“这确实也该查查,找出渠道来,咱们也好亡羊补牢。”

谭局长说是这么说,可他也清楚,他们刚接手京城没多久,各个部门还处在初建状态,负责领导工作的,大部分都没有治理国家的经验,想要找出漏洞、修补漏洞,绝对是一项很耗费时间和精力的工作,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获得成果的。

所以他想了想,又加了一句道:

“说来这次的事儿,最初还是东城区那边一个半大孩子寻出的线索。这说明什么、说明我们的队伍里人才济济啊。既然这样,那咱们在这个寻找漏洞的事儿上,是不是也低下头,好好的倾听一下底层工作人员的声音?负责实际工作的是他们,各个流程的衔接靠的也是他们,角度不同,或许看到的会更细致具体些。”

你别说,这还真是可以。而且底层工作人员数量巨大,哪怕多是些半文盲,或者是军队里出来的大老粗。可人多力量大啊,总会有几个出色的,给出些有用的建议的。

“这是个好法子。”

“这也能算是一种自我检测了吧,有了这么一出,若是咱们队伍里有什么不妥当,想来很快就能清理出来。”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