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女性文学 > 1948的奋斗人生 > 1948的奋斗人生 第171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1948的奋斗人生 第171节(2 / 2)

“他们就没来点实惠的贿赂你一下?”

方大海筷子都不动了,八卦的小火苗蹭蹭蹭的往上冒。

“怎么没有,刘师傅最直接,上来就说了谁选他,将来他就向着谁。隔壁乔叔最实惠,说是谁选他就能白得20进煤块,包师傅……他最婉转,许是太爱面子,不好直接贿赂,所以一个劲的问大江读书的事儿,还说什么他们厂最近又要招人了,问大江有没有兴趣和他学手艺,他如今带徒弟正当年。”

一二三,不是说五个人来?怎么就说了三个?

“剩下的……”

何雨兰撇了撇嘴,

“一个是后院的常叔,他这人……平日院子有事儿从来不掺和,就好像不是这个院子里的人一样,猛地说要参加竞选,我都找不出选他的理由来。怎么选?至于最后一个,是二叔。”

二叔?哦,也对,真说起来,二叔竞选这调解员还真是挺有资格的。你看啊,年纪不上不下正好,家庭条件也算不错,一个月五十上下呢,院子里要是有人一时不济想求助,也发的起善心。此外作为大厨,他有一定的社会地位,也有一定的见识,人脉也算不错。这么多优势一叠加,当个调解员,说话是不怕没人听的。

“二叔竞争有优势啊!”

这话说的,何雨兰又不是傻子怎么不知道他有优势?只是……

“二叔要是当了调解员,那以后要是院子里有事儿,怕是会来找你帮忙的。”

“帮忙?不是,你这是担心什么?”

有事儿找人帮忙什么的,这不是挺正常的?人情社会嘛,特别是这个时期,人们还没有什么法律意识,更不懂什么投诉啊之类的维护权益的方式方法。托人情、走门路,那是老百姓应对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麻烦时最常用的方式方法了。即使二叔不是什么调解员,院子里的人遇上了事儿,也不会放过他这个公安的。何雨兰应该知道这一点啊!怎么还为这事儿操上心了呢?

“嗨,若是二叔不是调解员,那邻居的们找上门,你不想帮就不帮,只要理由足够就成,毕竟谁也不欠谁的对吧。可二叔要是当了调解员……到时候有了二叔的面子,你好意思都拒了?一来二去的,帮多了,那能不影响你的工作?”

你别说,何雨兰想的还真有道理,换个人或许还真会为这个头疼。可这绝对不包括方大海。

“这事儿吧,现在是问题,不过过一阵子或许就不是问题了。”

嗯?这又是怎么说的?难不成过一阵还有什么大事儿?

确实是大事儿。而且是国家层面的大事儿。

“前几日我就听老牛说,咱们京城最近聚集了全国的法学家,正在整理果党时期的各种法律条文。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何雨兰不过是个扫盲班出来的普通小女子,她能知道什么?你真么问属于揭短知道不?看,何雨兰立马就上手准备拧皮子了吧!让你嘚瑟。

“哎哎哎,别动手啊。”

“有什么就说什么,还让我猜?我看你这是不想好好吃饭了。”

何雨兰明明年纪不大,可这收拾老爷们的本事……哎,有个亲二婶在边上言传身教,真的是太不一样了,一年比一年利索啊!

“行行行,我说还不行嘛。”

方大海果断投降,撇开何雨兰的爪子,拿起筷子一遍夹着咸菜,一遍压低了声音说道:

“一个新国家,想要建立稳定的次序,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一部作为最基本规则的宪法。看如今这情况,如果我没猜错的话,那些法学家搜罗果党时期法律条文,就是为了这事儿。”

宪法?规则?这是个什么东西?何雨兰不明白。而她更不明白的是……

“这和咱们院子里的事儿又有什么关系?”

“我是这么想的,等着这宪法出来之后,选个时间,比如每个周日,我呢,借着休息时间,给咱们院子里的人将这法律条文给解读解读。这样一来,大家伙儿知道什么事儿能做,什么事儿不能做,你说,这以后麻烦事儿是不是就能少点?”

这事儿这么干也行?何雨兰一脸懵,感觉有些不大靠谱,只是到底哪里不对,她却又说不清楚,只能挠着头,疑惑的问:

“解说宪法……就能让麻烦事儿少?咱们院……”

不对,何雨兰眼睛突兀的一亮,拉着方大海拿着筷子的手好一阵摇晃,

“别说是咱们院了,就是咱们这一条街上,违法犯罪的事儿一年也没见过几件。你这事儿能起什么作用?最多就是让大家涨个见识而已。”

普法怎么会没用?只要他借着普法的机会,多说点例子,别的不说,等着这些小范例传出去,那些个心有恶念的,小偷小摸的,肯定会顾忌多多,如此这附近的街面上是不是就能多几分太平?就是院子里的其他人,有了事儿,也不用两眼一抹黑,干着急,不知道轻重了不是?

而且,方大海私心下想想,感觉这事儿要是真做起来,说不定还能影响深远,起到个示范作用呢。最起码这年头是没多少人会想到要在基层用小故事,小范例普法的对吧!作为这么干的第一人,你说他能没好处?

说实话,作为组织中的一员,他还是挺愿意积极进步的!就目前干部不足的情况,他要是因为这个被立了典型,那将来混个局长也不是不能畅想的!

“长见识就是收获,比如说一点到晚爱骂人脏话,爱外头传瞎话的,知道传播谣言也是犯法的,你说这破事儿能不能少点?”

那肯定能少,毕竟老百姓的生活里有很多的矛盾冲突,都是因为说瞎话引发的,什么生不出儿子身体有病啊,什么外头偷人啊,很多都没证据,就是瞎猜,然后瞎说。

所以喽,这么一想,何雨兰也忍不住笑着点了点头。

“要这么说还真有用,哈哈,最起码能吓住一些爱嚼老婆舌的。”

“什么老婆舌?又有人传瞎话了?”

方大海和何雨兰这里说着闲话呢,那头不知道上哪儿玩了一圈的方大江回来了,一进门就听到了后半截,跟着插了话进来。

方大海没工夫和方大江从头再说,见着他一身的土,还回来这么晚,皱着眉头先问起了他的行踪。

“你这是去哪儿了?回来这么晚,还有你这一身……怎么回事儿?和人打架了?”

“没有的事儿。我是和乔东去车站打零工去了。”

方大江如今也15岁了,虽然到了京城之后,因为方大海本事,家里日子过得还算不错,可到底也是穷日子过来的,这孩子一直挺懂事儿。不单是家里的活儿从不含糊,对于外头他能干的,能挣钱的事儿,也从来不愿意错过。挣钱的心可足了!

这不是,最近听乔东说,车站那边活儿挺多,今儿就跟着去看了看,瞧着真要人,就立马搭手干了几个小时的搬运工。

“看,5毛呢,才两个小时就挣来了,哥,最近车站这是要大修整吗?”

将口袋里新挣的钱拿出来,往桌子上一摆,方大江转头就去盛饭。干了几个小时的力气活儿,这会儿他是真饿了。

“家里又不是没饭吃,怎么又出去打零工了?好好上学才是正经,毕业了我也好给你找个好活儿。”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