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其他题材 > 1983渔耕山海间 > 1983渔耕山海间 第9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1983渔耕山海间 第9节(2 / 2)

没有走向那些地笼网所放置的地点,而是一直往更远处走,来到自家渔船停泊的小码头。

村里停放渔船的地方并不只有一处,但梁自强很清楚,自家的那条旧船停在哪儿。这一点,印象实在太深了,就像是烙印在记忆里,就算时间也冲不淡、抹不掉。

有十几条渔船停靠在那儿,间隔得并不整齐。潮水律动,拍打着船声,那声音因为夜的安静而被放大,竟显得有些喧哗。

渔船一起一伏,在潮水与海风中摇晃。

确认周围完全没有人后,梁自强拧亮了手电筒,挨个照去,寻找自家的那条渔船。

果然并不难找,一是比别家的稍小点,二是上面还写有“梁得福”的名字。

梁自强轻轻上了船,动手前,先在船上站了一小会儿。

船是空的,连手抛网都在上次出海归来后,被父亲拿回家去了。

这样一条空荡荡的小木船,却还是一下子打开了记忆的闸门,太多的少年往事扑面而来。

在梁自强的记忆中,它总是隔三差五被修补着。不是在出海,就是在小修小补中。

最早应该是十四五岁时,自己就跟着父亲,第一次乘着它出海。

一年接一年,自己都不知道多少次乘着它,与父亲、哥哥一道,穿行在无边无际的波光之上。

每次出海,剖开波浪向大海挺进时的满心期待;

大海中撒网,看着大鱼小鱼跳动时的欣喜;

归来时,一身疲惫在望见道道炊烟升起之际消于无形。

这条小船养活了他们一家人,最终也将父兄送入了海底……

一阵恍然后,梁自强很快收起了自己的思绪。

从船上下来后,他直接走到岸边的缆桩前。

小船正是靠着一条粗大的缆绳系在缆桩之上,才没有随波逐流、漂进大海。

没有半点犹豫,他动手解开了缆绳……

第11章 船儿去何方

缆绳被解开后,梁自强重新来到船上,开动了柴油机,让船向着大海的方向开进。

而他自己,则趁着没有开远,赶紧跳下船,站在了浅水中。

目送空无一人的小渔船,顺着潮水的退却,在一点点远去。

船上所剩的柴油不会太多。等到柴油耗尽,小船应该已经处在很远的海面了。

到那时,失去动力的小船就会被洋流带到不知名的更远处……

渔船在灰暗的视野中很快变得模糊,梁自强心中涌起一丝不舍。

尽管是一条早该淘汰的古董级老船,真正随波而去时,他还是难免有些怅然若失。

但这种失落,很快便被另一种如释重负的心情覆盖掉了。

那场近在咫尺的灭顶之灾,应该算是提前终结在了自己的手里了吧。

父亲、大哥、弟弟,三条鲜活的生命,不用再葬身海底了?

明明已经发生在自己手中的事,梁自强却有一种淡淡的不真实感。

不管怎么说,心里最大的那块石头落了地。他转了身,果断离开了这处小码头。

这次,是真的要去那些潮汐沟中回收地笼网了。

第一排网,刚从水中拎起,梁自强就感觉份量沉甸甸的,比他平时放地笼都要重!

拿手电筒对着一照,好家伙,这次收获的可不只有虾蟹,更是有好几条鱼。

看了下,有两条是海鲈鱼,目测每条都有两斤多。光是这两个家伙,估计就有五斤来重了。

剩下的则是石头蟹和濑尿虾了,目测也有五六斤。

总之这一排网加起来,绝对在十斤以上了。

惊喜并没有就这样结束。

再来到另一道潮汐沟中,这一排虽然全是虾蟹,但一细看,居然有不少都是青蟹。

比起石头蟹,青蟹价格要高出一两毛,当然是多多益善。

更重要的是,这一排网中的濑尿虾比较少,但有很多的对虾。

这两者的体形特征相差太明显了,仅管只是用手电筒对着照,也是一眼就能辨别出来。

对虾比濑尿虾的价格可要高多了。所以说,这一排虽然拎着没那么重,但粗粗估算下来,钱也不少?

第三排网的位置距离第二排不远,但收获却与第二排大不一样。

里面有鱼有虾也有蟹,鱼的体表在电筒光下泛出浅浅的黄,像是自带荧光似的。

是两条黄花鱼。看体形,还不小,每条得有斤把来重。

虾子则除了少量虾姑之外,全是红虾。红虾虽不如对虾值钱,但比起濑尿虾,还是贵不少。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