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建筑不高,但占地面积并不小,已经陈旧的外墙还绘有船只的图形。虽然土味,但也有点特色。
建筑的大门是一个生锈的拱形铁架,上面写着“阳海市鹏澳县丰收船厂”。
梁父进到建筑的一楼,仍旧找上次打过交道的一名职工。
那人也是错愕了一下,待搞清楚不是来找麻烦,而是另买新船,便问梁父:
“这是帮着村里人一起过来?”
“我儿子,他想买条更大点的木船。”
那人才恢复过来的神色,又重新添了几分惊讶。不过他倒没多问什么,当即领着他们一起去看船。
从另一侧的门走出这栋旧建筑,所走往的方向,自然便是梁自强在海面时看到过的那片摆满船只的开阔平地。
一边走,他一边抬眼四下看看,发现这船厂选的地方还颇有几分风景。
因为已经知道他们要购买的类型,职工老徐就不带他们去看其他船了,直奔木船那一大片。
跟着老徐走在路上的时候,还能听到一侧是海鸥鸣叫,另一侧是山雀啁啾。
可待到一进入船只停放区,什么鸟鸣也听不到了,取而代之的,只有叮叮当当的组装船只声响。
船的外部装备及涂装,通常都是在船坞外进行,因为室外环境下能够更好地进行船体的外部处理。当然,外壳涂漆、细节组件的添加,都只有在天气良好的情况才开工。
此刻一路走过,一些还未上漆的新船,整体都呈现着原木的浅色。
老徐带着他们俩来到几条已经彻底建造完毕的木船前,指着其中三条道:
“这三条都是你们要的那种,八米二的木船,价钱前面跟你们提过了,七百整。”
梁自强围着三条船,分别转一圈,前后左右地看。
三条船并没有太大的区别,都是修造好后,已经刷好了几层底漆。只不过,有两条连最后那道外漆都已经刷好了,另一条则还没刷外漆,可以按照购船者自己的想法,适当把外层刷绘得不同一点。
梁自强倒先没去在意外观那些,而是分别进到几条船的内部,仔细察看船舱里面。船上的柴油机、舵盘,这些全都细细看过。
“今天就能试开一下吧?”他问老徐。
“没问题啊!除了那条还差一层外漆的,另外两条你今天开走都行,说不定还能在海上打几网大鱼回去!”老徐半开玩笑道。
梁自强决定就那条还差一层外漆的船了。本身已经有好几层底漆,开到旁边浅海中试下水,没啥关系的。
老徐来时就特意提了柴油,这会儿给这条新船加上,旁边几名职工过来一起帮忙,把船推入旁边的水道。
平地上每隔不远,就有专门的水道。船被推入水道,梁自强、梁父、老徐还有另一名职工,都上到了船上。
当然换成是大型船舶的话,有时则直接动用专门的机械去移动。
船从水道进入海中,由梁自强自己开着,在海面来回游弋了一段时间,把所有的性能都检验了一遍。
试开完后,没有再弄回原位,而是就停放到了沙滩上。
“对外漆,你有什么要求没?”老徐问梁自强。
这个,梁自强还真没有太复杂的想法。他想要的,就是跟家里那条凤尾船一样,莲花纹就好。简单,意头又不错。
这也是他没有直接选另外两条船的原因,那两条已经刷好,都不是莲花纹。
“莲花纹吧!但是船尾就什么都不用了,不需要画上两条凤尾!”
不画凤尾,主要是为了外观上,跟家里那条多少有点区分。
“莲花纹很好啊!船号呢,用什么字,两个字是最好的!”老徐又问。
这次梁自强几乎没怎么思索:
“就用我的名字吧,自强!”
他们鲳旺村的习惯,大多都是用主人家的名字做船号,比如“永瑞”、“金生”、“得福”。
除非主人家名字实在上不了台面,像“来雨”、“大浪”、“铁钱”、“段根”、“嘎子”……
梁自强觉得自己名字是太随便了一点,但放到船上还行。自强,或许也是一种福分。
船的名号就这么定了。
站在沙滩上,向铁船那一片区域望了一望,梁自强仍是有些按捺不住,向老徐提出,能不能带他再去看看那边的拖网船。
老徐自然答应,三人走往铁皮船那边。
这一带,叮叮当当的响声更盛。嘈杂声中,来到几条拖网船前。
望着眼前更为高大、修长的船身,看着那些已经组装好的网板吊架、投网滑轮、绞车、曳纲机,梁自强竟是一阵失神。
那种为之心醉、挪不开眼的感觉,可能就跟爱车的人看到好车、爱美色的人看见靓女一个样吧!好吧,美女这个,他也爱。
脑子里遐想起有朝一日,一条长长的拖网船,船头写上了“自强”两个大字……
不行,光是想想,就很上头。太叫人神往了。
问了一嘴价格,老徐透露,这些带拖网的铁皮船都在六七千到一万多之间。
带着几分爱而不得、心痒难挠,重新回到了那栋陈旧楼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