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其他题材 > 1983渔耕山海间 > 1983渔耕山海间 第100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1983渔耕山海间 第100节(1 / 2)

三个人又都不好去敲他的门,跟三只鹌鹑一样蹲在门外等着。这一等,直接导致今天的出海延误了,直到天亮才出发。

更现实的后果是,由于错过了最佳出海时机,这天的鱼获,才卖了三十几块。

梁自强算了算,感觉那一波星鳗不仅没有让他多赚到钱,似乎还亏了……

好在,第三天差不多就是可以收捞“海底窜“的日子了。

这天李亮又跟他约好了一早在海边汇合,然后一起开船前往观棋岛附近海域。

到达附近,由于海域比较确定,没费什么工夫,梁自强就找到了自己前天放下的一处海底窜。

他与李亮、邓招财三人制作的浮筒大小、形状、颜色都各不一样,所以还是很好辨认的。当然竹筒上其实还刻有各自的名字,这个需要捞起来细看才能看见了。

船慢慢停下,他捞起浮筒下方的粗绳,开始从海底往上拉。

海底窜的两只铁锚虽然远没有船锚那么大,但能够深深扎入海底泥沙之中,洋流都冲不走,自然也还是有些重量的。梁子丰也赶紧过来一起帮忙。

凭手感,似乎收获还不错的样子!

等到“海底窜”拉到了船上,梁自强的笑容中明显带着几分满意。

锥状的“海底窜”此刻变得鼓囊囊的,真成了一只“大号口袋”。凭目测,初步判断能有三四十斤的收获!

虽然比不上撒网撞上大运时那种动辄超百斤的收获,但比起一般情况下零星的撒网捕捞,已经还要胜出了。

至于种类,也称得上是多姿多彩、品种丰富了。

一眼看去,有虾,有蟹,连章鱼都有,鱼也是有好几种。

之所以如此,还是因为“海底窜”这种工具下沉得比较深,它所捕猎的对象,可不只是海水中上层游弋的鱼类。包括中层、下层,以及近底层的生物,只要经过附近,被洋流带进来,就都成为了囊中物。

这一点,与撒网是很不一样的。

从“海底窜”中倒出来的几种鱼,有白姑鱼,有虾虎鱼,这些都不太值钱。

最令梁自强满意的,是其中一种看起来有几分萌态,个头小小的鱼。

这鱼带一点不算太深的黄金色,头比身子要大很多。

梅童鱼!

“卧槽强哥,这次收获不错,‘梅大头’有这么多?都快占到一半了!这鱼比另外那几种可都要值钱!”

旁边船上邓招财看过来,当即啧啧道。

“还好,‘海底窜’捞到梅童鱼,不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么?”梁自强随口回应道。

确实,虾孱、梅童鱼、哈氏仿对虾这几类,是“海底窜”主要的捕获对象。

但不管怎么说,梅童鱼的价格就是比虾虎鱼、白姑鱼、竹刀鱼那些强。

此刻的梁自强,心情还是比较舒畅的!

嘴上说得风轻云淡,心里面却早就开始期待,接下来的海底窜,能够拉上来更多的梅童鱼……

第119章 赤果果的公然挑衅

在很多地方,梅童鱼都被称为“鲜霸”。只因其肉质雪白细滑,筷子碰一碰即碎,入口就化,能够鲜到舌根的那种。

鱼如其名,梅童鱼还真是比较“童真”,是一种怎么都长不大的鱼,最大的不过三指宽,一手长。

梁自强眼下“海底窜”兜上来的这些,大概就都只有二两左右每条。

“似石首而小,黄金色,味颇佳,头大于身,人呼为‘梅大头’‘。”这是前人对梅童鱼的描述。

价格上,现在的梅童鱼还没像后世那样身价渐涨,但也是虾虎鱼的好几倍了,比海鲈之类都要稍贵。

这一网海底窜兜起的鱼获中,除了几种鱼类,虾蟹中也不是没有亮点。

虾有相对便宜的虾姑,即皮皮虾,也有稍贵的青虾、红虾。

蟹有石头蟹,但也有比石头蟹值钱一点的梭子蟹。关键是,十月正是螃蟹愈发肥美的时候,眼前的梭子蟹个头饱满,看着多半都是腹中带膏的样子。膏蟹的价格就不一样了,极品一点的红膏蟹,能去到每斤一块二!

剩下几只章鱼个头不大,是小白章,价钱就比较一般了。

梁自强几个在回收“海底窜”的同时,梁父因为并没有放海底窜,便已经在海面开始撒网捕捞起来。

“爸,今天怎么样,水底下还有银鲳吗?”梁自强一边忙自己的,一边高声问父亲。

“别想了,今天半条银鲳都没捞到,竹刀也少,倒是捞了一些白姑鱼!”梁父有些失望地回话道。

这基本确定了梁自强的一个判断:前天那些银鲳鱼,只是短时间从附近海水中游过,算是“过路鱼”,而非近阶段一直栖息在这一带。

“海底窜”中没有收获到银鲳鱼,父亲今天撒网也没能见到银鲳鱼,加起来已经足够得出这样的结论。

看来今天很难重现前天的银鲳鱼丰收一幕了。梁自强决定先继续捞剩下的三只海底窜,要是能兜到大量梅童鱼,也算是跟银鲳差得不远,几乎不相上下了。

还没等到把船开到下一处海底窜的地点,就见李亮也开始回收了。

“阿财你踏酿的,先别急着找你那些破兜,还不过来帮一把手,老子可是付了你工钱的!”

李亮拉了一把,发现一个人竟然还有点拉不动的样子,便气急败坏地大声喊叫邓招财。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