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其他题材 > 1983渔耕山海间 > 1983渔耕山海间 第114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1983渔耕山海间 第114节(2 / 2)

六人商量了一下,选择了主动撤离。

第一次碰到鱼捞不尽,但是船舱不够用的情况!

“强哥,是直接倒回观棋岛去,还是再转悠一下,找找有没有别的鱼?”李亮大声问道。

大家似乎无意中都形成了一个习惯,需要做出选择前就喊一嘴,问一声梁自强的意见。

“钟康,现在几点了?”梁自强则转头问钟康。

钟康看了下手表:“差十来分钟到十二点。”

想不到捕了这么多鱼,也还没过零点。可见手忙脚乱之中,动作有多快。

“那就再转转看吧,你们的船上油都够的吗?”梁自强问。

“够的,我前天才刚去镇上买回不少的柴油!”钟康道。

“知道夜捕特耗油,我船上带的油也不少!”李亮也回道。

“那就再转转看!”

六人很快就取得一致,继续往其他地方转悠过去。

找了一处地方,再次把船放缓到接近于停顿。这次等了差不多有一个多小时,一开始很快就出现了一些零星的小鱼,他们见数量又小又不值钱,都没去理睬。

直到几道明显偏大的身影开始在暗夜的水面浮现,向渔船靠近过来。

一开始游速很快,直到快要接近,才稍稍放缓,来到了船侧。

三道光晃来晃去,三条船全都举着手电筒在往海水中照。

虽然仍无法像白天那样看得真切,但那两头细中间鼓的典型纺锤形状,让几个人全都认了出来:

“卧靠这是炸弹鱼吧?”

“还真是,多少也跟金枪沾点边,号称小金枪呐!”

“今晚总算没白等!”

“不知道会是炸弹鱼里头的哪一种?”

这时候,再也没有谁觉得自己的船舱已经太满快要装不下。一个个全都扯上渔网,看准有“小金枪”的地方,果断抛出了渔网……

第140章 一刀下去,身价倍增

这鱼比此前竹刀、青鳞、脂眼鲱之类都要大,但没有那么密集,只是几条几条地现身。

确实,金枪鱼、鲣鱼这两类也有一定的趋光性,但趋光性没那么强,不会到竹刀鱼、刺巴鱼那种程度。

鱼拉了上来,梁自强网中了三条,每条都有七八斤重的样子。

在鲣鱼(炸弹鱼)中,这块头不算大的。

鱼倒出来后,梁自强立即用手电筒照着细看,一看就明白了,这是炸弹鱼中的扁舵鲣。

鲣鱼下面有很多不同的细类,基本都被称为“小金枪“,只要处理得当,价格都很可观。

眼前这几条扁舵鲣,身体呈纺锤形,粗壮,棕黑色,侧线上方有不规则的黑色带纹。尾马比较短,尾柄细而强,两侧各有一处中央隆起嵴及2条小的侧隆起嵴。鱼身的鳞片不多,体侧仅在胸甲部位有些圆鳞,其余地方无鳞。

所有炸弹鱼中,圆舵鲣、扁舵鲣是体型相对偏小的。

鱼倒出来后,梁自强立马跑进船舱里面,飞快找出一把菜刀来。

按住其中一条鱼,菜刀对准了鱼鳃盖下部边缘处靠往鱼腹部的方向,迅速而有力地一刀切下。

一股鲜血立即喷涌出来。

其实如果用尖刀,会切得更准更利落一些,可惜船上没有,只能先拿菜刀代替,用完后把菜刀清洗干净就行。

之所以要马上切上这一刀,这跟鲣鱼的特性有关。

一般来讲,鱼类身体中的血液是并不多的,通常只占到体重的约1.5-3%,而且这些血液基本上都集中在鱼鳃之中,鱼肉中的血液少之又少。对于这些鱼,只需要在烹饪前摘掉鱼鳃,并不会影响肉质和味道。

正是因此,大多数的鱼即便是来自深海的鱼,也并不需要放血。

但是金枪鱼、鲣类鱼很不一样。

它们的血液占比高达20%,而且一离水后,它们极容易因为缺氧而死。一旦死掉之后,这些血液不仅留在鱼鳃,也会留在身体之中。如此一来,鱼肉的口感将大打折扣。而且不放血的话,会富集乳酸,更容易腐烂。

及时放血、处理妥当的金枪鱼、炸弹鱼能够用来做刺身。没放血的炸弹鱼,吃不吃得下都是个问题。

没放血的扁舵鲣,勉强能卖个一毛钱每斤,纯纯的白菜价;及时放血且手法得当的话,同样一条扁舵鲣,能卖到六毛,价格瞬间美丽。放血与不放血,简直就不是同一类鱼,身价差别实在太大了!

之所以一定要选在鱼鳃下方那处下刀,则是因为切这个位置就等于切断了鱼鳃与身体的血管连接,此时鱼鳃依然会本能地将血液向身体输送,而身体也会本能的回流血液,最终这些血液全都从切口处流了出来。

梁自强麻利地切完一条,迅即又如法炮制,把剩下两条也进行了切腮、放血。

处理妥当后,立即又开始撒下新的一网。

好在,扁舵鲣来得虽不怎么密集,但却陆续都有,且没有很快散去。

于是,每网多则三四条,少则一两条,只要撒下去,基本都有收获。

不管怎么说,这鱼处理妥当的话,比前头那种五分的刺巴鱼要值钱太多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