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自强能听出来,李亮那顿白萝卜是真难吃,搞得邓招财整整一下午都耿耿于怀。
也不怪什么手艺不手艺。白萝卜的表皮变青之后,通常吃起来味道都会发涩、发苦,根本搞不好的。
这一波牙片鱼汛花的时间还不少,每条船撒了十多网,才眼瞅着鱼群去往了深海方向,正式收了网。
最后一网收上来时,李亮直接从网里面掐出来一条个头不小的牙片鱼,往蒸锅里面一扔:
“麻痹,今天要是不吃到鱼,你是不是能一路唠叨到岸上?鱼给你蒸了,不要再往老子身上喷吐沫星子了,老子发型都给你喷乱了!”
“你不是随身带着梳?反正这几天,你每次经过袁小美家门前,都会掏出梳子梳两把头发!”邓招财鄙视道。
这次梁自强都震惊到了。
李亮平时多粗枝大叶的一个人?现在居然随身带梳,边走路还边梳头发?
梁自强想象不出来那场景。爱情让人面目全非啊!
“日尼,哪有的事?敢瞎几把诬蔑老子!强哥你别信这傻狗,完全就是含血喷人!”李亮绝望地解释道。
“懂得,懂得!”梁自强嗬嗬道。
蒸牙片鱼的香气渐渐冒了出来,邓招财的吐槽声戛然而止。
拿碗筷去了……
“都这个点了,还吃什么鱼?今天应该不会再有什么鱼汛了吧?”梁子丰看了一眼那条船上争吵的两个人,嘀咕道。
“再看看吧,等个把钟头要是再没其他鱼汛,就回去了!”梁自强估计了一下时间,还能再呆一呆再返航也不晚。
他想着再随便来点什么零星的鱼都好,不料,这一等,却等来了一波意想不到的大汛……
第196章 跟大黄鱼汛相差无几
原本湛蓝的水面,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了碎金般的点点金黄。
乍一眼往船侧的海面看去,李亮惊奇道:
“大黄鱼吗?!不对呀,大黄鱼怕冷,熬不到现在吧?”
梁自强也是惊了两秒。
来龙居岭的第一趟,当时他就是遇到了一大波的大黄鱼汛,收获满满,卖了不少钱。
但当时是才刚入冬,冬汛初现,气温水温都还不算太低,正是大黄鱼集体转移的时机。
现在的温度,跟那时已经不是同一回事,按理是不可能再出现大黄鱼汛了。
该跑的都已经跑往深海,没来得及跑的留在浅海零星大黄鱼,这会儿估计都冻得无法动弹,唯有等死了。
可眼前真真切切游拢过来的一波鱼汛,真在越聚越多。赶不上那一次的大黄鱼汛,但规模也非常可观的了。
梁自强念头一转之际,鱼汛也更近了。
他立即明白过来:
“这不是大黄鱼,是小黄鱼汛!”
乍一看的话,大黄鱼与小黄鱼确实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只要挨近了细看,其实对于渔民来说,还是很好区分的。
大黄鱼一般比小黄鱼的个头要长一些大一些,另外,小黄鱼身上有比较大的圆鳞片,而大黄鱼身上的鳞片极小。
当然,如果煮来吃,两者在味道上也是有明显区别的。
梁自强刚说完,李亮也开着船接近这波鱼汛了,看清后喜道:
“管它大黄鱼还是小黄鱼,价格都差不了太多啊,强哥,捞起!”
大黄鱼与小黄鱼并非同一个物种,小黄鱼再怎么长大,也不可能成为大黄鱼。
但李亮说的没错,在这个年代渔民的眼里,大黄鱼跟小黄鱼的差别根本没那么巨大。不像后世,大黄鱼冲上云霄,比小黄鱼贵太多了。
这年代,大黄鱼7两以上的个头,是四毛钱一斤的价格;
而小黄鱼,则是4两以上的个头,三毛五分钱的价格。
两者之间,也就相差五分钱而已,区别还不算特别大。
看到确实是小黄鱼,梁自强和李亮都觉得没那么奇怪了。
大黄鱼、小黄鱼生活习性上的差别不小,比如,小黄鱼比大黄鱼要更加耐寒一些。
初冬浅海开始出现降温,大黄鱼见势不妙,一马当先就跑路了;
但小黄鱼不同,有可能在浅海中继续懒惰一阵子,直到实在懒不下去了,才开始纷纷洄游,转向深海较温暖的地方。
只是梁自强也没想到,这玩意这么强悍,一直坚持到了六线鱼、牙片鱼的鱼汛之后,可谓是姗姗来迟。
眼前的小黄鱼汛越汇越多,很快汇成了连绵之势,比起上午的六线鱼、牙片鱼可要密集多了。
看起来,小黄鱼汛目标非常明确,在龙居岭汇合后没怎么停留,就直奔深海越冬之地。
梁自强开着船紧紧相随,一边与梁子丰抛开了大网。
一网撒下,等了会儿,见差不多了,就开始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