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其他题材 > 1983渔耕山海间 > 1983渔耕山海间 第163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1983渔耕山海间 第163节(2 / 2)

“也对,他们俩还这么年轻,门一关,一晚上怕是能够多子多福好几回!”

“说不定这墙的主意都不是阿强的,是他媳妇出的主意也有可能。”

挡都挡不住,火终究还是烧到身上来了,火势熊熊。

不仅烧到他身上,还把无辜的陈香贝也烧到了……

陈香贝原本是好久没往桔子坡跑了,但今天正好来到这边瞅瞅。这会儿,她正往梁自强的身边一站,没想到,一上来就听到沸沸扬扬,这么多张嘴,全在聊着她和梁自强“多子多福”那些事。

听着都是恭贺的好话,但她站在那,一细听,却是没一个字能听得下去的。

她也听出来了,事情全是因为梁自强搞的那种加厚墙,结果一切昭然若揭,到头来帽子还都扣到她头上来了。

她那张瓜子俏脸红得都快紫了,一跺脚,扭身就回去了。

走之前,幽怨的眼神跟一把锉子似的,在他身上锉呀锉……

时间飞快,在瓦窑订好的青瓦都已送来,一批结实粗壮用来做梁的树木也已经送到。

房子的主体已全部盖成。元旦节后两天,也就是1984年的1月3号,农历1983年的腊月初一,是个诸事皆宜的大吉之日。

梁自强定在这一天给新房上梁。

距离11月27动土,已经过去了三十八天。当然实际上盖房并没有耗费三十八天,除去中间下雨而停工的日子,实际上只用了二十多天。

能够在接近三十来天里如期完成主体,主要还是跟人手充足分不开。

上梁这一天,对于农村盖房来说极为重大,可以说重要性不亚于动土。

为了这一天,梁自强又上街采买了很多糖果,陈香贝也忙着做了不少的馒头、糕点。

选定的那根最好的木梁,这会儿上面特意绑上了红布,还系上了一枚铜钱。

众人合力,将那根梁木抬往屋顶。

这么重要的一天,陈香贝当然不会缺席。她身旁放着一小箩筐的糖果、饼干。

因为已经不太方便下蹲,她就把箩筐放在一张高桌上,然后一把一把地抓着五颜六色的糖果,分放进一只只圆圆的竹箕中。

分好后,这会儿她停下来,抬头望去。

只见那根系着红布的大梁正在砖墙之间一点点升高,那样子,就像是另一种日出。

一种她和丈夫都置身其间、可以参与的日出。

大梁披着红布,灼灼其华,像登上了山巅一般,出现在屋顶,如日中天。

今天的天气也是真好。天空中那轮冬日暖阳,正从它的万丈光束中,分出最温良和煦的几缕来,抛掷在屋顶大梁木的红布上。

看得她竟是一阵的目眩。

与此同时,她不由地伸手捂了一下腹部。就在这一刻,她感受到腹中的轻颤。

胎动。怀孕这么久,三个半月不止了,她今天这是头一回感受到了轻微的胎动。

就好像那一阵目眩,从她的双眼一下传递到了腹部。

心中涌起了惊喜,这个特殊的时刻她也不便向梁自强多说什么,只是向着站立在身侧的丈夫,稍稍靠拢了一下。

梁自强不解其意,侧转头咧嘴向她笑了一个,然后端起桌上一只只已经装好糖果的圆形竹箕,向着屋顶方向走去……

第211章 房子竣工了

陈香贝继续站在平地的桌子旁,一会儿,仰头就看见丈夫的脸,出现在了屋顶上头。

这时候,她身边不远处,几挂鞭炮同时点着,轰响了起来。

屋顶上的大工们,早就商量好了的,只等鞭炮一响,便互相配合着,将大梁安装到两面墙壁之上。

梁头也即是大树的根部,朝向着东方;梁尾也即是树梢那头,朝向着西面。

一边上梁,嘴里面一起高喊着:

“砌新房,上大梁,一年更比一年强!”

鞭炮声很来劲,他们的喊叫声也很来劲,竟是谁也盖不住谁。

喊叫声拨开了成片成片的鞭炮声浪,像是一叶舟,劈开浪丛而穿梭出来;又像一道帆,从浪峰中竖起来。

梁已经合隼对好,安装在了墙壁之间。

梁自强端着的圆形竹箕中,不仅有糖果,还有一只装着五谷的红色袋子。他亲手将这只五谷袋放在了正梁的最中间。放的虽是五谷,却同样也寓意着渔家的丰收。

掏出香烟、红包,每人一包烟、一个红包,发给了参与上梁的大工们。

然后,把手中的圆形竹箕也递给大工们。递完这一面墙壁,又去往那一面墙壁。

每一面墙壁的墙头上,都站着几个人。

梁自强把竹箕递给了他们后,他们稳稳地放在了墙头上。

一个个伸手抓起竹箕中大把的糖果、饼干、糕点,胳膊一扬,向着空中抛了出来。

这叫抛梁,是整个这一天中最轰动的时刻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