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其他题材 > 1983渔耕山海间 > 1983渔耕山海间 第327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1983渔耕山海间 第327节(1 / 2)

一旁的字幕就标注得明明白白,“庆琈集团董事长、总经理,戴庆孚”。

此刻,镜头切换,时而是戴庆孚的全身镜头,时而是他的面部特写。

从全身来看,戴庆孚身材高大。

从面部来看,戴庆孚虽已中年,仍能算得上是一表人才。唯独就是鼻子极有特点,典型的鹰钩鼻,而且伸出很长,钩得也特别厉害。生活中鹰钩鼻不少,但钩到这种程度的,不多。

难怪刚刚梁母一眼看到采访,就说这人的鼻子可真钩!

只是梁自强太奇怪了,坐拥不少工厂的堂堂戴总,怎么可能跟自己父亲这么一个最普通不过的渔民相遇过?

“爸,你不会是认错了吧?他是庆琈集团的老板啊!”梁自强望向父亲,问道。

“不会,这种面相还是很少见的,我不会弄错。你让我再想想,是啥时候,在哪见过……”

梁父紧皱眉头,最后索性捧着脑壳,苦想起来。

电视中的新闻消息早已换了下一条,戴庆孚的面孔也早已从屏幕消失。而这时,梁父的脑袋还埋在双手中,似乎唯有这种方式,能够搅动起脑子里的那些陈年内容。

有时候,如果只是打过一个照面的人,确实只记得曾经在哪见过,却极难想起来具体是什么时候,在哪儿碰见过。

“会不会是斑鸠岛?”

梁自强坐在一旁,小声提醒道。

因为他细想了一想,好像斑鸠岛就是被庆琈集团旗下的渔业公司给承包了下来,用于鱼获的中转。

庆琈集团在岛上建了专门的冷库,因此他们旗下渔业公司出海捕捞,都不需要船员们争分夺秒在甲板上进行分类整理。

都是直接用收鲜船拉到斑鸠岛,岛上有一批工人,可以对鱼获进行细致的分拣、整理。

整理好后,他们也不需要像梁自强这样,走县城收购站、韦攀、郑六之类这样的二道贩子渠道。

庆琈集团的鱼获能够跳过中间一部分的环节而卖出去。其中有一部分,他们是有渠道,能够把海鲜高价卖向国外市场的。

就算海鲜再怎么涨价,梁自强都是要接受中间二道贩子、三道贩子盘剥的,他不可能自己拥有那么多的渠道。

但是庆琈集团的操作方式,却是能够减少一些差价,多赚到不少的钱!

梁自强想来想去,如果说父亲没有认错人的话,确实见过戴庆孚,那他们俩唯一可能发生交集的点,似乎只有斑鸠岛了。

经过梁自强的一句提醒,梁父怔了一下。

下一秒,他猛一拍大腿,眉头也瞬间舒开了:

“没错,斑鸠岛,就是在斑鸠岛见过他!”

梁自强心脏须臾提速,几乎发出突突的响声。

他连忙拉上父亲:

“爸,咱们去里头说话,妈和荔枝她们还要看电视!”

拉上父亲,直接进了自己那间隔音效果强到娃哭都听不到的睡房,把厚实的木门一关,单独问起了父亲来。

事情毕竟非同小可,接下来父子俩要说的一些话,梁自强觉得还是不要让母亲、香贝她们听到的好。

“爸,你说你是在斑鸠岛见过戴庆孚,是不是就是前年,83年7月或者8月左右的时间?”

一关好门,坐到里屋,梁自强就急忙问道。

第419章 致命的相遇

“我想想,是6月还是7月来着?”梁父拧眉回想了一下,“7月,错不了,就是7月!”

“怎么去斑鸠岛了?”梁自强又问。

“去斑鸠岛不很正常么?除了躲雨避风还能为啥?斑鸠岛专门在沙滩边角搭了个草篷,就是怕万一有渔民遇到突然的刮风下雨,跑到岛上需要一个小地方躲避。”

梁父说的自然是没错。渔民临时避雨最常去的地方自然是观棋岛,但斑鸠岛每月也总能遇上那么两三个渔民,前来避风雨的。

那家渔业公司不愧是庆琈集团旗下的,在岛角搞个篷子,很符合他们一贯心善、热心做善事的形象。

“7月那次,是不是除了你,还有大哥、阿丰,你们三个人都一起去斑鸠岛躲的雨?”梁自强又问。

“那肯定。那时候我只要出海,不都带着他俩么?临时避风躲雨,当然也是三个人一起躲了。”梁父肯定道。

梁自强心脏突突的跳动,又强烈了几分。

“其实那天的雨倒不算大,”梁父继续回想起两年前那个7月出海之日的情形,“要是换做现在这种凤尾船,估计都用不着专门去避风雨。”

梁父开始一头一脑地往下说起来。

“当时在同一片海上撒网捕鱼的,另外两条渔船就没跑,继续冒着小雨在那撒着网。两条渔船上是其他村的人,但也不算远,都认识。他们还笑我,说得福啊,起点小风小浪鱼才多,你这破船也真是娇气,这点小风小雨都经不起,还怎么出海挣钱?不如扔了,赶紧换条新船得了!”

“我当时还驳了他们句,说你们给我借钱还是咋的?破船挣不着钱,好歹不也能糊个口么!

阿强你也知道,就算是临时来点小风小雨,咱家那条老船肯定也是得找地方躲一躲的。”

“那天捕鱼的地方,去香螺岛躲雨太远,去斑鸠岛反倒稍微近一点。

我也怕小风小雨继续变大呀,海上的天就像娃娃的脸,这谁说得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