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其他题材 > 1983渔耕山海间 > 1983渔耕山海间 第338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1983渔耕山海间 第338节(2 / 2)

这会儿,五个人,整整十大桶石斑鱼在杜子腾的面前一字排开,这何止是震撼,简直就头大!

“那个阿强……你不会后面还有吧?”杜子腾抹了一把额头的汗,受惊地往后门进货通道方向张望,惟恐冷不丁又再冒出几个挑着担子的人影来。

“腾哥你还想要?没事的,过几天我再给你搞一批过来,比这次还要多!”梁自强爽快道,胸口拍得比前头杜子腾都响。

“不不不!”杜子腾赶紧使劲地摇头,迟一秒都不行,“够了,简直太够了!”

其实这十桶,他都不是太能够在短时间全部接收下来。

可没法,一分钟前才刚放出话,说是来多少要多少,全包。拍胸口的声音,现在还在走廊下回响呢。

“你让我想想。这十桶的话,最近消化掉一部分,剩下一部分用水养着,另外还有部分得放冷库冰冻起来。不养太久,应该口感不至于损失太多……”

关于这十桶石斑鱼的处理,杜子腾已经绞尽脑汁,安排起来了。

其实梁自强当然不是胡乱送过来这么些量。他是估算过,十桶的话,杜子腾还是能够有办法接收下来的,再多就不行了。

以后他石斑陆续将要大量上市,肯定不能再指望杜子腾这一家的渠道。先在月海卖了再说,梁自强还会有其他渠道销售出去的……

第436章 味道高下立判

“石斑不是很难钓的吗,现在一次都能钓这么多了?”

杜子腾很是奇怪。要是石斑都像眼前这么好弄,一钓就一大堆,平时他也不至于老是发愁搞不到好的石斑货了。

“你先细看下再说。”梁自强把一个桶子拎到他跟前。

“这次有啥不一样?”杜子腾蹲下来,一连捞起好几条,有青斑,有老虎斑,也有褐带、蜂巢。

梁自强留意他的神色。

一开始,杜子腾还真没太发现什么。连看了几条后,才抬头问:

“你这个鱼有点意思了。比起平时钓过来的野生石斑,好像身上斑点要深那么一丁点,但要是不细看的话,说实话我都察觉不太出来。但如果要说这是养殖出来的石斑,也不太像啊……”

“为什么?”

“养殖石斑我是见过的,好像也是在你们鹏澳县就有人养。那种斑点的颜色比这个还要更深、更灰暗一点,完全不一样的。所以我就说奇怪了,你这个跟野生钓到的有一丝差别,但跟养殖的差别就更大了!到底怎么回事?”

“腾哥果然分辨得仔细!这鱼该怎么说,算是半养殖吧,野生性质占多半,也有点养殖的成分在!”

“半养殖?哪有这说法?”

见杜子腾不解,梁自强便把自己在深海礁石附近养石斑的事说了一下。而且也告诉他,附近天然鱼虾、浮游生物极其充足,基本都不太需要过多的人工投喂。

“难怪,这样还真说不清是野生还是养殖了。不过阿强,既然是有养殖的环节在里头,我可不敢断定它这口感到底咋样。不瞒你说,以前就有人过来卖过养殖石斑……”杜子腾思索道。

“咋样?”梁自强急问。

“不咋样。他那个石斑外观跟你这个不同,比较灰暗点,我前头说过了。可这都不是最打紧的。最关键的是,厨师把鱼做了菜,顾客一吃就不对,说我们店里石斑怎么变次了,跟吃了假石斑一样的。肉没那紧实的劲头,软叭,也不怎么香。就连肉的颜色也是白中透点灰,不是野生那种雪白!”杜子腾详细地说出了区别。

一般养殖出来的石斑,味道跟野生石斑肯定是有区别,而且在行家里手老吃货的嘴里,区别简直能大到天差地别,这一点梁自强当然是清楚的。

从营养上,野生石斑吸收了比较丰富的海洋天然矿物质,也是跟养殖石斑不一样的。

其实梁自强最怕的,也是自己养殖出来的石斑不够野生,最后肉质全都软叭叭的,还缺少香甜。

所以在来之前,他自己已经杀过一条石斑鱼尝过了,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绝对不是杜子腾所形容的那种软叭、寡淡无香甜感。

别人为什么会养成那种肉质出来,他觉得肯定是有原因的。

“他那个怎么养的?我估计,肯定不是在深海礁岛去养殖的吧?难道用村里池塘养?”梁自强估摸道。

“可不就是。能够想到养殖石斑,说实话都算脑子活的了。但谁像你步子跨这么宽,跑去深海养?他那个是金濠镇的,就在村里包了很多池塘,然后用抽水泵把海水抽到池塘里,搞海水养殖。说是纯海水石斑,可味道就是不行,比野生差远了!”杜子腾透露道。

说到这,梁自强倒是记起来了。

去年4月多,县渔政站的齐站长一行为了鼓励发展养殖业,特地走访了好几家个体养殖户。

一家是漂木岛老邱的养蚝、养鲍场,这是最久的一家了;一家是红桥镇养青虾、螃蟹的,规模不大;还有一家比较远的,是在金濠镇,养石斑的。

齐站长他们当时就是先走访完了前面那三家,第二天才来到鲳旺村实地了解梁自强的养虾情况。

现在杜子腾嘴里提到金濠镇石斑养殖,应该跟齐站长当时走访的,就是同一家了。

原来金濠镇的石斑鱼场是把海水抽进池塘,然后就在村里池塘养殖石斑,这样一来,省事倒是省事了,但跟野生石斑的肉质、味道当然也就差得远了。

梁自强也用村里池塘养明虾,之所以能够保证味道媲美与野生虾,那是因为他有“丰年虫”这样的后世手段,否则味道根本无从谈起。

说了这么多,回到眼前的石斑,梁自强也不可能强行要价,当即决定道:

“腾哥要不这样,你自个随便从哪只桶里面拣两三条出来,让厨师现在就按他们平时的菜式,做两三道菜出来,你们酒店的人自己试吃也可以,送到顾客桌上当作加菜也行。反正我也不要钱,这几条你们试吃完了,再说价钱的事!”

“我看行!”

杜子腾没有光从一只桶里拿,而是从三只桶里,分别拿了三条不同的石斑鱼。

一条青斑,一条褐带,还有一条老虎斑。

去了厨房,当即把情况跟几个厨师说了下,让他们临时加做几条石斑。

听说是要品尝石斑的肉质,几个厨师几乎一致都建议用清蒸。

因为清蒸毫无疑问是能够试出石斑本身肉质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