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其他题材 > 1983渔耕山海间 > 1983渔耕山海间 第339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1983渔耕山海间 第339节(2 / 2)

“卸吧,去店里再多叫上几个人!”韦攀一面吩咐伙计,一面冲梁自强笑道,“多亏梁老板帮衬,我现在收购点的规模也扩大些了,增加了不少人手。对了,我还想了个法子,搞主动出击,把海上那些零散渔民的鱼都多收些过来!”

听他这么说,梁自强打了声呵呵,饶有兴致问他:“怎么个主动出击法?”

“那些在浅海撒网的小木船,不是都没得冷藏舱么?要是每趟出海都买冰块上船,他们又嫌麻烦也怕费钱,所以都是打了半天大半天左右的鱼,就要急着往岸边赶回,赶在鱼虾坏掉臭掉之前,都得就近把鱼卖到各自村里搞收购的人那儿去。

我现在想的法子是,买了一艘收鲜船,专门在浅海转悠,只要哪个渔民愿意,可以把船上的鱼虾就在海面上卖给我,我收购之后往收鲜船的冷库里一放,等到收到很多渔民的鱼了,再开回来卸货。

初步试了几天还不错,渔民也省事了,能匀出点时间多撒两网。我这更不用说,等于把收购点直接开到海上去了,又能多收货,又能保证在海上收到的鱼比别家都新鲜!”

“韦老板你行啊,这脑子转的,活该你发财!”梁自强听完不得不夸他两句。

收鲜船开到海上当然会有成本,但韦攀这种搞法,只要大多数渔民都感受到了便利性而选择跟他合作,规模还真能较快地增长起来。

当然,坏处也不是没有。

梁自强想了一想,郑六怕是得哭死了。

这种搞法,可不就是专门针对郑六这一类村里的鱼贩子么?精准截流啊!

时间一长,还有几个渔民愿意跑去各村的郑六们那儿?

估计,郑六平时在外村如火如荼开展的“献爱心”活动怕是都要受影响了,有心做善事,没那么多善款了啊!

光会砸几亿几亿的项目,却拿不出几个银两,这哪还玩得下去?

“行什么,我要不然也拿不出那么大本钱去买啥收鲜船。这不是碰上了机会么,买到手一条二手的收鲜船。崭新的我问过,丰收船厂要两万五千,这谁舍得?我这个才一万一买到了,都不到一半的价!”韦攀告诉道。

“这么好,才一万一?”

梁自强去年也考虑过收鲜船的事,确实,当时丰收船厂的小靳介绍说,一艘得去到两万五。之所以比拖网大钢船都贵了一倍,是因为人家收鲜船三十多米,比“自强号”“众强号”大了很多,而且配备的冷藏设备多,冷藏舱面积得是“自强号”那点冷藏舱的好多倍。

“是不是就是停在那儿的那艘?看着不算旧啊?”

梁自强抬头一望,很快发现了韦攀手下帮工们正往渔港某处岸边走去,那儿停着一艘目测得有三十多米的收鲜船。

“就那个。用了差不多五六年吧,不算多新,但在二手里面也不算旧,反正一万一这价怎么都值了。这不是戴庆孚那家伙偷偷搞走私么,这收鲜船听说也属于犯罪工具,被没收了,然后总得处理吧?我托人就把它买到手了!”韦攀透露道。

“庆琈集团的二手船啊?”

梁自强惊了一下,但脸色瞬间恢复如常。

也是,戴庆孚事发,到现在都过去五个多月转眼快有半年了。庆琈集团那些收鲜船属于白天装鱼,夜里拉走私货,妥妥的犯罪工具,肯定是得全部没收了。

这个年头应该还没有大规模的“法拍”,但就算不搞法院拍卖,没收充公后的这类东西总得处理,所以像韦攀这样就买到二手收鲜船了。

“船里面呢,都好用吧?”梁自强又望了两眼,问韦攀。

“好用,你别说,这庆琈集团对那些船还是保养不错的。”韦攀回道,“你急不急回去?不着急的话,要不现在上到船里去看两眼?我估计你以后规模做大,迟早也是要买收鲜船的,先让船上我那几个伙计们讲讲,平时开收鲜船要注意哪些事情?”

“行啊,时间也还不晚,我上去看两眼!”

梁自强当即让岳父、舅哥三人在这儿等等,自己则同父亲一起往收鲜船走去……

第438章 收鲜船上的铅笔海域图

走近收鲜船,越发感觉到那种大块头的气势。比起自强号、博强号那些二十四米的钢拖船,虽然也就长了十米左右,但由于宽度也同时宽于二十四米船,所以整体上显得磅礴不少。

船体上原本应该是有“庆琈集团”字样的,现在有补刷的油漆痕迹,显然是韦攀买过来后,把原本字样抹除掉了。

现在船体上写的是两个字:攀登。

这个很好理解。韦攀的名字里有个攀字,所以他就给自己的船取了个攀登号。

上到收鲜船上,梁自强才发现,韦攀可能还真是赚大了。

或许庆琈集团当初对手中这些船的保养确实做得还行,反正梁自强随着韦攀一起,从船头到船尾里里外外都看了遍,发现所有机器都还不算旧。

韦攀让手下船员介绍,船员还真一板一眼,给梁自强介绍一些重要部位,尤其是收鲜船分成几个不同的低温舱,哪些舱是通过冷化海水进行短时间保鲜的,哪些舱是通过冷冻来进行长时间保存鱼获的。

遇到可以示范的,船员还示范一些开关给他看。

看完了这些,又进到驾驶室中。

船长原本已经下船回了韦攀的收购点,也被韦攀叫过来了。这会儿,船长向梁自强解说了一小会,譬如这种大船,怎样操作比较省油点,以及需要接近渔民的小渔船进行收鲜时,要注意如何开船。

听了会,梁自强抬眼忽然见到驾驶位旁边的一处台面上,放着一张图。

不是后世那种印制得标标准准的彩色图,而居然是用铅笔自行描画出来的。

画得不好看,也丝毫谈不上整齐标准,但海洋大致的几个方向以及一些知名的岛屿,还是标注得很明白的。

“你们还自己画图出来了?”梁自强笑笑问道。

“你说那个?那可不是我们画的,我们最近就是去浅海收鱼,偶尔也去深海,遇到那种不带冷藏舱的钢船,有鱼我们也收,但基本上深海去的地方并不多,哪会这么快绘图出来?”船长回梁自强道。

“这样吗?那就是这船上原本有的喽?”

梁自强估计,这图纸应当就是以前,戴庆孚手下那些船员自行绘出来的了。毕竟庆琈集团的收鲜船也在深海作业有五六年了,比梁自强在深海呆的时间肯定是长多了。

除了晚上搞走私,白天这些船员也还是正儿八经出海的,都是轮着来。

在深海出海呆久了,或许就有船员根据经验,把自己印象中的大海各区域用线条描画、标注出来吧。

“韦老板,你店里有纸和笔没?这都是人家老船员凭经验画出来的咱们这一带深海的图,对平时在深海搞捕捞估计多少能起点参考作用,有笔的话,我想仿着画下来,备着在船上说不定用得上。”梁自强扭头问韦攀。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