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其他题材 > 401号房 > 401号房 第7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401号房 第7节(1 / 2)

(' “先是用试纸查了,觉得是不是搞错了。又去医院挂了号,结果还是一样的。我问医生为什么,他说偶尔也有这种情况,安全措施的概率不是100%的。”

“什么混账理由!那家伙是哪个医院的,说话这么不负责任?”李浩宇怒上心头,与王雅君在一起时,他比以往更加注意安全问题,“难道不是优先考虑别的原因吗?”

王雅君的眼波瞬时冻住了,“你觉得还能有什么别的原因。”

李浩宇一愣,“我不是那个意思,只是……”

他不知道自己想说什么,也不知道还能说什么。往下再也找不出词儿来。纵使坐在这里思考上一个星期,怕也找不出词儿来。

“对了,你刚才说有重要的事,是指什么?”王雅君打破沉默。

“没什么,我搞错了。”李浩宇笑了,努力不透出苦涩的笑。

第9章 杨森

2006年6月11日 19:40

在门卫室里看完监控视频,杨森意识到这不是一起简单的儿童走失案。他担心一个人处理不过来,立刻打电话向局里寻求增援。

半个多小时后,他的师父梁平带着所里的同事,女警徐红蕾赶赴现场。此时杨森又出入检查了一遍三号楼,刚好与他们在楼下会合。

在电话里,梁平已经掌握了大致的案情,他抬头望了一眼楼栋,“你都找过一遍了?”

杨森点点头。

“楼道里有没有堆积的杂物,可以藏人的?”

“没有,很干净。”

梁平回忆起早年间在居民楼围堵涉毒人员的经验。有一个嫌疑人吸毒多年,瘦弱得只剩皮包骨头,竟能把自身塞入电路鳞次栉比,比一般家庭冰箱冷藏室还拥挤的弱电箱里。

“通风管道和电箱呢?”

“通风管道有铁盖子封着,上锁的,没有撬动的痕迹。两个电箱都用手电筒照着检查过内部了。”杨森回答。

“天台呢,锁了没,从顶楼能不能上去?”

“这栋楼就没有天台。楼顶的一部分是五楼住户的阳光房,其余部分是铺瓦片的隔热层。”

“不好办呐。”梁平收回眺望楼栋的视野,指示身边的女警,“小徐,你跟保安师傅再去查查监控,不光是三号楼的,小区里里外外的所有监控录像都仔细看一遍,留神可疑人员。”

徐红蕾随同李建军一离开,梁平压低声音,“报案人的家里去过了没,有没有报假警的嫌疑?”

“大致看过了。家里翻得乱糟糟的,所有柜子都被抽出来了,不像能藏人的样子。那位母亲也情绪激动,不像是装出来的。”

“唔,”梁平望着杨森,“你是怎么看这案子的?”

杨森紧张地做了一个吞咽动作,轻轻咳嗽一声,“要我说,这栋楼的其他住户嫌疑很大,孩子多半就藏在某一层住户的家里。”

这是显而易见的答案。这栋楼只有一个出口,想出去就逃不过摄像头。而楼栋的内部却在监控之外。利用楼梯间上下楼,可以把失踪的孩子带去除一楼以外的任意楼层。

“我也是这么想的。”梁平点头赞同,“你去其他住户的家里查过没?”

“没有。”杨森犹豫了一下,“我怕打草惊蛇。闹出这么大动静,如果真是哪层的住户做的,肯定早察觉到我们警方介入了。但那人并没有暗暗放走孩子。也就是说,这不是什么临时起意的玩闹或小打小闹的纠纷。如果贸然上门找,我担心嫌疑人会想方设法地藏匿孩子,甚至会痛下毒手。”

“有进步啊,看来当街抓人惹出麻烦后,你确实吸取教训了。”梁平拍了拍他的肩膀,“没事,这次有我陪你一起。摸排可是各项工作的基础,这都束手束脚的不敢干,还查什么案子?”

两人走进3号楼的门厅。

“从下往上查吧。”

梁平说着,伸手去按一楼的门铃,却被杨森拉住了。

“师父,这层可以先放过,节约时间。”杨森指向门厅里的摄像头,“监控就在他家门口,任何人进出都会被拍下来。”

梁平觉得这说法有道理,两人直接进了楼梯间。

利用爬楼的时间,杨森向梁平讲解了在四楼戴月伶家见识过的房屋结构。

梁平皱起眉头,“每家的房子都有近两百平?”

“没错。”

“不太妙啊。只能随机应变了。”

杨森明白梁平的意思,他们的手头没有搜查证件,顶多只能看一眼屋里的概况。这么大的房子,想藏一个小孩子有的是空间。

到了二楼,梁平叮嘱杨森:“别一心想着进屋找人,动作自然点。要是屋主人很抗拒就算了。留神观察对方的态度。”

杨森简单“嗯”了一声作答。

梁平又补充了一句,“别担心,如果真有人敢藏匿孩子,他肯定不太聪明。明知有摄像头还敢犯案,估计根本没想过如何善后。我们陪他简单聊上几句,说不定就能看见狐狸尾巴从屁股缝里露出来了。”

二楼就是石康年老人的家。与下午报案时的穿着不同,石康年穿着松垮的汗衫短裤。开门一见到杨森,他似乎误会了什么。

“找到我的狗了?”

“不是,有其他事情……”

杨森说明了来意。听明白事情的来龙去脉,老人气得胡须都哆嗦起来。

“好啊,怀疑上我了。进来啊,随便查!”

杨森有点犹豫,梁平倒是不客气地套上鞋套,道声叨扰走进屋里。不过他也没当真搞什么搜查,只是在屋里大致转了一圈,随即回到客厅,陪老人唠起了家长里短。石康年气呼呼的,却还是保持了基本的礼仪,有问必答。

屋里的装修很简陋,家具看起来也很有年头了。说句难听的,与毛坯房的差别不算大,完全不像是高档小区里的一户。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