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国金大厦出来,杨森赶去与梁平他们汇合。此时已是下午一点多,梁平拉他在附近的居民区门口吃了顿快餐。
杨森三下五除二地扒拉完盒饭,向还在细嚼慢咽的师父报告了上午的调查结果。
梁平撂下筷子,擦去嘴角的汤汁,“既然你调查的两个人都有不在场证明,可以暂时排除嫌疑,把调查的重点放在案发时进出单元楼的人身上了。”
“楼里查得怎么样了?”
“每户人家都翻了个底朝天,就差动用榔头锤子直接拆家了。幸亏五楼那位秦总有事去公司了,等回来看看家里的情况,怕不是动用公司的法律顾问起诉我们。”梁平说着缓和气氛的玩笑话,但脸上没有任何笑意。
杨森有些傻眼,“不可能吧,总该能找到点线索才对。”
“刚才我还听小区里的保安在偷偷聊这事呢,他们说一个活生生的小孩就这么消失在楼里,太邪门了。”
“师父你怎么看?”
梁平叼上一支烟,点燃,深吸了一口又缓缓吐出,“我看那小姑娘还在楼里。唔,我不是故意说话难听,但眼下的情况恐怕凶多吉少。九八年我遇上过一起类似的案子。有个炼油厂的工人家庭,妻子失踪了,丈夫隔了一个礼拜才报警。妻子单位那边说人没请假,毫无征兆的就不上班了。我们把她可能去的地方都走访了一遍,可这一个礼拜,谁也没见过她。”
“丈夫的嫌疑很大,重点查他吧。”
一旁收拾餐盘的阿姨路过,眉头微皱,“请别在店里抽烟。”
“不好意思啊,就这一根。”梁平点头哈腰地道歉,当即深吸了几口,碾灭了烟头。这才重新开口说话。
“还用你说,第一时间就重点审问过了。那男人嘴很硬,一口咬定妻子跟别的男人跑了。我们把他家里彻底搜了一遍,发现客厅的瓷砖刚铺没多久。”
“这不得掀开来找找?”
“哪有你说得那么容易。水泥都干了,得请专业的施工队来敲,敲完整个房间的装修就废了。要是什么都没找到,房主的损失谁来赔偿?还有一点很关键,我们检查过那个房子的结构,只有客厅新铺了地砖,比其他房间高了两厘米左右,这点空间肯定不够藏一个成年人。如果要藏,只能在瓷砖下原本的钢筋水泥地挖坑,没有专业的冲击钻根本做不到。可那段时间,邻居就没听到他家里搞出过施工的大动静。”
“那案子是怎么破的?”
“我们把案件递交上去,领导发话了,这可是命案,得不计代价,彻查到底。我们的人在现场看着,请了施工单位,用了一上午时间,把地砖彻底敲没了才发现端倪。西边墙角的水泥结构和其他地方都不一样,年代更老一些,有条两米长、三十厘米宽的凹槽,尸体就藏在里面。后来我们才知道,早些年城市的东边没怎么开发,属于市郊外,大片大片的农田。八六年石化工厂搬到了那里,在原先猪棚的基础上盖了这栋房子。那条凹槽原先是猪棚的出水槽。这家丈夫知道原本的房屋结构,利用了这一点进行了藏尸。”
“作案动机呢?”
“夫妻吵架,一激动把老婆掐死了。等冷静下来,早就没有回转的余地了。人又聪明得有限,搞了在自家藏尸这种老套路。不过他的心理素质还挺不错的,能在我们面前坚持演上一个多礼拜,妻子出轨的故事也编得有鼻子有眼的。”
店里的生意很不错。聊完案件,两人的桌边已经有新来的食客站着等位置了。杨森陷入了思考,梁平顺手结了账。
从店里出来,杨森已有了自己的想法,“师父的经验很有参考意义,但我觉得现在下结论还为时过早。”
梁平欣慰地表示赞同,“说得对,该查的还是得查,不能带入预判的观点。我也希望那个叫魏秋实的孩子没出大事,救援还赶得上。监控视频我也看过了,除了楼里的住户,昨天下午还有一个穿蓝衣服的男人也进过三号楼,像是送快递的。你去核实下他的身份。”
“师父,你看了监控,应该知道那个快递员是在案发前到场的吧。”
“万一他是负责提前踩点的呢?”
“这种可能性应该不存在。我计算过监控视频里的时间,那人进出楼梯间的全过程只有42秒。这点时间应该不够往返爬楼梯去一趟四楼的,就算到了,也没时间做什么。这人多半只去了一趟二楼送快递,把包裹扔下就走了。”
“那可不一定,你测试过往返一趟四楼的最快时间吗?”
这话把杨森问住了,他只得摇头否认。
“我找了几个年轻人测试过。小区里那个年轻保安身体素质最好,测出来的最快时间是52秒。”
“这不还是超出时间范围了吗?”
“话虽如此,但这只是没有训练过的普通人测出来的。你有把握保证没有人能跑出更快的时间记录吗?”
“这倒是。可就算勉强到了四楼,他也没多余的时间作案啊?”
“不要想当然。既然有可能性,就要切实地去调查。退一步说,这人就算没有作案,也有可能目击到了什么证据啊。”
“明白了。”杨森感觉脸上微微发热,“我这就去查清楚。”
快递这一新兴行业,杨森并不是很了解。身边的朋友有过网络购物的经验,说只要在网上下单,货物就会通过快递寄过来。虽然要等上很久才收到,但价格会比在商店里买便宜不少,可省钱了。杨森有些心动,但一听说网购还要专门去邮局的网汇e窗口充钱,还是嫌麻烦放弃了。
这么说来,快递应该是邮局的业务。杨森用手机拍下蓝衣男子出入的定格监控画面,带去了辖区里的邮局问询。却得到了否定的答复。
“他这身衣服一看就不是我们邮局的。”办事窗口的员工回答道,“应该是哪家快递公司的。”
“快递公司?”
“是啊,这几年开了很多家小快递公司,网购订单很多都交给他们派件了。”
“那他是哪家快递公司的?”
“这我哪知道啊。”
好在这事也不算难查。杨森打了几家快递公司的电话,得知华阳路片区只有一家快递分包点,几乎所有快递公司寄来的货都由他家负责派送。
经营这家快递网点的老板是一个胖乎乎的中年人,自己也负责送货,开车出门前被杨森拦了下来。他以为是要抓无牌三轮车上路,额头冒汗地解释了半天。搞清了杨森的目的,他这才抚着啤酒肚,长舒了一口气。
“东方豪庭是吧,确实在我们的派送范围内。那一带最近是交给一个姓李的小伙子配送的。”
杨森想查询11号当天的快递记录,老板却支支吾吾地拿不出手。杨森皱着眉头询问半天才搞明白,这个快递点根本没做工商登记,也没有营业执照,完全是个在灰色地带运营的私营企业。能搞清每天有几个临时员工上班就不错了,让他们对快件的流动记录负责完全是强人所难。
“不是啊,你们这么搞不算非法营运吗?”
“警官你行行好,我们也没办法啊。现在的法规不允许私自设立快递公司。可人民群众的网购需求又这么急迫,我们总得想想办法不是?”
杨森急着查案,无暇与他争辩,当即切入核心问题。
“那位姓李的员工,今天人在吗?”
“没来,多半是感冒变严重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