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希望ft能还原那么一点点的、安徒生的、十九世纪的丹麦。带着水彩画的浪漫色彩,但也在现实中有迹可循。如果有小伙伴哪天去了哥本哈根,请相信里面大部分人地点是可以找到的。(冰岛那段也是一样。)
千国平原 (land of thousand kingdoms):无数个王子与公主生活的地方。
这个场景其实比我想象中要描写得少了很多很多。和那段的写作时间多半有关,但结果就是只细写了一个城堡(天啊,我真是在写童话世界吗?)
不过安徒生本来写的城堡故事就没那么多。平原上都是大大小小的国家,由哥本哈根派出的一位国王、一位皇后再加上“没影子国王”管理(事实上他们管理的是整个伊万度阿)。
所以是的,这片土地很大,只可惜带过了。
沼泽(the marsh):妖精魔鬼聚集地,沼泽女人的酒厂。
沼泽在安徒生的心中估计有个特殊的位置,涉及它的故事总是更有力度一点。
大概是盐沼,这个之前章末作说就提过。
北方大地 (the northern land):伊万度阿尽头的雪原。借鉴挪威/芬兰/瑞典冬季的结合描写。挪威在安徒生的年代也还是丹麦的附属国。
虽然说现实中有对应的国家和风景可以参考,但这一段还是想象的成分更大。例如不冻河——童话世界唯一的全oc场景,斯奈尔镇在我最初读《冰姑娘》时就已经在脑海里浮现。冰罅是个很奇妙的存在,在我想象里十分清晰,冻结了的冰川,巨大,以最缓慢的速度挪动着。
现在想想看,ft真是把所有的北欧国家都写完了。最开始脑洞的时候完全没有刻意计划。
柳树林—死神温室 (the willow forest—death’s greenhouse):不按正常季节走。
柳树林是我一直非常期待写的一个场景,因为它在安徒生原著中就足够神幻。《钟声》从第一遍读给我的感觉就是能读着读着绕晕到睡着,梦里都是风声和钟声,醒过来发现还是没明白这个故事讲了什么。后来第二遍读清晰很多,证明我当时可能真是读睡着了才没搞懂。
接近太阳岛这段都让我有种时间凝固的感觉。包括阳光烘暖了的林中村庄,因为死神温室和太阳岛的影响而永远盛开的满山谷的花。死神温室本身给人的写作压力巨大,能写出来我都谢天谢地,至于场景能不能重现只能留给大家判断了。
天鹅海 (sea of swans):终点前的海洋。因为有诗篇,所以这里不再多言。
太阳岛—天国花园 (island of sun—garden of heaven):可以理解为尘世间的“天堂”。
太阳树是解构起来最复杂的一个场景,花了我在飞机上整整两个小时(又或是三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