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第1章(2 / 2)

“博恩斯夫妇1,都是三十岁,还有他们的一儿一女,八岁和五岁——在更里面,在那儿——三天前被发现死在家里,没有明显外伤,其家人主张心肌梗死,但我们怀疑是‘那个病’……怎么,要去看看吗,英勇无畏的大不列颠勇士?”

阮福女士跳上车厢,一把拉开胶袋上的拉链,彬彬有礼地做了个“请”的手势。

“不、不……谢谢,我是说,我知道它不传染,但是……”兰登那张惨白的娃娃脸上只剩那个酒糟鼻还红艳如昔,他后退了几步,在不知何时开始濛濛落下的细雨中用力撸了一把脸。

阮福女士好像冷笑了一声,她默默收拾好尸体袋,跳下来扣紧车厢门。

“吱嘎——”车厢门怪模怪样地叫了起来,兰登好奇地转回头来:“需要我帮把手吗?”

阮福女士摇了摇头,略有些神经质地打量着四周,右手下意识地摸向白大褂里的后腰——上帝,这个“弗兰肯斯坦”到底是个什么见鬼的公司,难不成他们的科研人员还配枪?

“我都没配枪!”兰登愤愤不平地想。

“没事,我想……”阮福女士嘀咕着走了过来,怕冷一样拢着白大褂,兰登发誓他在她一闪而过的左腋下看见了另一个枪套,“我只是,今天一直觉得有人在跟着我似的,大概是我昨晚没睡好吧!”

兰登看她的目光愈发古怪了起来,阮福女士尴尬地摸了摸鼻子,还好这个时候亚当斯解救了他们:“没问题!我想,女士,这一切都没问题!希望这次你们可以获得一些突破!”

他扬了扬手中盖好章的文件,又跟快步走来阮福女士大力握手。

“借你吉言。”阮福女士恢复了老样子,他们客套、交接、道别,厢式货车欢快地响了两下喇叭,一直开上前去,压着踏板开进“珍妮号”的货舱里。

作为一艘服役于每天有三十趟航班往返项目的游轮2,“珍妮号”的货舱大部分的时候都是空着的,除非把那些用来配重的东西也算在“货物”里。

阮福女士在车里等了一会儿,今天她感觉很奇怪,甚至有点不敢下车,但又和普通“被发现”的那种毛骨悚然感不同——真难想象她居然会用“普通”来形容那种情况,虽然到现在她还一次没经历过,如果真的让她被“普通”一次,这车里就会有五具尸体——直到“珍妮号”的轮机长大卫亲自赶来,关上了货舱门。

“冷得很,是吧?”大卫拍了拍车厢,笑得露出一嘴龅牙。

和小心翼翼的政府人员不同,船员们对于她和她的科研项目相当热情——弗兰肯斯坦公司每年为这辆运尸车付出一大笔钱,给政府,也给航运公司,而阮福女士,每次来总是固定的时间段,也就总是搭乘“珍妮号”,这笔钱也就有小小的一部分落到他们头上。

第一次是什么时候来着?去年夏天?那个时候来跑这趟腿的还不是阮福女士,而是五花八门什么人都有,对此阮福女士的解释是那个时候他们还在和牛津的实验室合作,因此用了他们的人来运尸体,后来他们掰了,就这样。

从今年7月份开始就是阮福女士负责了,天使带着一大袋英镑翩然降落。

最妙的是天使来得并不频繁,而英镑却准时地每月来到他的账上。

“希望我的热咖啡已经准备好了?”阮福女士低着头检查有没有落下什么东西,嘴里还在和大卫打趣,她最后锁上车门,示意大卫先走,自己落在后面。

“好吧……”她叹了口气,摸了摸右后腰上的什么东西,又拍了拍车厢外壁,一层几不可见的白色流光一闪而过,覆盖了整个货车,“感谢监控摄像头,我是指它们还没被发明出来的时候。”

阮福女士检查了一遍对于这辆车的所有防护措施,这才勉强松了一口气,她给自己鼓了鼓劲儿,哼起了小曲儿,脚步轻快地往客舱走去。

她在餐厅有一个独属于她的固定位置,没人来就是“清洁中”——独属于金主的特权,如果“弗兰肯斯坦”的老板来,相信大卫他们可以做的更好。

现在那个位置上已经放上了一杯热气腾腾的咖啡,其他搭乘“珍妮号”的游客也陆续开始登船了。阮福女士快步走过去坐下,摸了摸杯壁,还是有点太烫了。

她一直都是坚定的冰咖啡党,但是她今天真的感觉很不好,不仅仅是被人跟着,从她一睁开眼开始……当然,无论是谁被迫执行任务到凌晨四点,跟双方同事都虚与委蛇、尽量不伤害到任何一个,她的状态都不会太好。

阮福女士捧着咖啡杯暖手,这一点微小的温暖令她昏昏欲睡。哪怕是弗兰肯斯坦造就的怪物也需要睡眠吧?

她凌晨四点结束任务,没能回到伦敦的公寓补觉,而是先去位于剑桥的家族宅邸——也是他们的大本营——复盘,被阴阳怪气的女同事嘲讽,还好老板没说什么,六点半终于能睡觉了,可她七点就要出发,赶去博恩斯家族故乡的教堂,忽悠牧师给她尸体。

她恨英国这么大!

阮福女士想着想着就笑了起来,她那点稀薄的道德观终于发挥了一点积极的作用:她想她明白正义一方为什么是正义的了,至少他们不会拉着同事在凌晨四点复盘。

汽笛“嘟”一声响了起来,阮福女士悚然一惊,连忙低头喝了一口咖啡,状若无事地打量着四周:带着三胞胎婴儿的中年夫妻,推着丈夫轮椅的老妇,情意绵绵的小情侣,哦,还有一家子要往海峡里撒骨灰的遗属。

骨灰?火化?在这里,20世纪70年代的英国?

阮福女士轻轻地打了个哆嗦,她想她即将要遭遇人生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普通”了——她这样想着,握住了别在腰后的什么东西。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