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书棠记不清到底有多久没听过别人这样叫自己。
理智徘徊在崩溃边缘,就在她即将承受不住的时候,陈言之的出现让她得到拯救——
“书棠?”
明明叫的是她,周嘉让却先一步抬眸。
看着这个完全陌生的男人,他有一瞬间的失神,手上的力气渐渐松开,温书棠也得以逃脱出来。
她后退一步,将彼此之间的距离拉开,似要同他划清界限。
陈言之也配合着停在她身前,不动声色地挡住周嘉让,垂眸看见她紧锁的眉:“脸色怎么这么差?是不舒服吗?”
温书棠幅度很小地摇了摇头:“费用都交完了吗?”
陈言之轻声嗯着:“都交好了。”
温书棠说了声好,然后用尽最后一点力气:“那我们走吧。”
周嘉让站在原地,像局外人一般,望着两人并肩离去。
直至背影消失在走廊尽处,她都没有回头,甚至余光都没分过来一次。
心像被一只手扼住,碾压出数不清的酸涩与痛苦。
脑海中忽然跳出一个想法,清清楚楚地提醒着他。
他们再也回不去了。
第3章 并校 “周嘉让,你给我站住!”……
齿轮扭转,时间回到过去。
2014年夏天,烈日当空,热浪炎炎。
暑气就像是牢笼中的困兽,来势汹汹地冲破桎梏,将万物生灵悉数吞噬,只留蝉鸣声交错起伏。
在连续半个月的高温炙烤下,漓江终于迎来一场降雨,街边梧桐被洗刷得湛绿,但这并没能带走空气里枯焦如焚的燥意。
傍晚五点,温书棠把最后一摞书整理好,从市图书馆里出来。
地面还湿漉着,有风吹过,蓄满的水洼泛起涟漪,像是一块被打碎的残镜。
倒影里的女孩穿着棉质长裙,五官柔和,模样安静,黑发随意散在肩后,衬得皮肤白皙干净。
鸣笛声从远处传来,46路公交车停靠到站。
车门缓缓开启,等待两秒,见人没有上车的意思,又朝着下一站加速驶去。
路口信号灯变换,温书棠背着帆布书包,左转拐进后面那条街。
蓝底白字的路牌上写着,碑亭巷51号,漓江市第九中学。
巷口的糖水铺还没关,门外支着个破旧的喇叭,循环喊着桂花酒酿五元一碗。
来往行人很少,偶尔路过几个,也是不约而同的神情慌忙,脚步匆匆朝着各自的目的地赶去。
在这一众身影里,温书棠显得格格不入。
她攥着书包带子,速度放得极慢,清亮的眼在四周反复打量,仿佛是在找寻什么。
一路走到尽头,她转过身,发尾跟随动作扬起,停顿片刻后,步伐更慢地开始了又一次寻觅。
就这样来回徘徊着,第六次经过校门口的时候,温书棠终于停下脚步。
引擎声由远及近,摩托车飞速驶过,垂落的裙角染上污泥,在风中飘动摇曳,宛如一株被打落的栀子。
天阴沉得更厉害,乌云密布,像团散不尽的浓墨。
那个喇叭不知怎么坏了,只剩下滋滋的电流声,和风声一起在耳边呼啸,无休无止。
温书棠望着空荡的街头,眼睫不太明显地颤抖了下,无声在心里叹气。
果不其然。
又是一场徒劳,她没能遇见那个想遇见的人。
沿着石板路,温书棠回到公交站。
下一班46路出现,她跟着人群上车,被挤到最后一排的角落。
漓江的公交车向来颠簸,她抓紧头顶的扶杆,眼神空洞地看着窗外风景飞速掠过。
狭小空间里,闷燥从四面八方袭来,汗味和烟酒味混杂在一起,如同一个密闭的蒸笼,叫人很难喘得上气。
身侧站着两个女生,看起来与她同龄,左边那个语气格外激动,说暗恋许久的那个男生,居然主动加了她的好友。
温书棠静静听着,眨了眨眼,努力压下漫出心口的酸涩和羡慕。
她其实有些搞不懂自己。
明明每次都是相同的结果,明明早已习惯这种一无所获,可为什么还是会不受控制地感到失落。
……
三十分钟后,车内电子音响起,播报前方即将到达澜椿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