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阿兄哄我(重生) 第47节</h1>
“还有...”
“还有什么?”
陈奕白话还未说完,便被人直接打断。
他转过身看向月门处,眼底稍稍一喜,“母亲,您回来了?”
陈王氏在丫鬟的搀扶下走过来,面上带着慈和的笑,“一回来就听到你让他们把老宅子的医书也搬过来。”
“怎么?这寿康堂的书不够你看?”
陈奕白上前,来到她身边搀扶着,低声道,“不是,只是有朋友在病症上遇到了些困难,儿子想多帮帮忙罢了。”
“嗯?”陈王氏叹了声,“你平日里除了医书就是医书,能不能想点别的?”
母子两在院中石凳上坐下,陈王氏继续老生常谈,“你表弟比你小一岁,儿子都满月了。”
说起那个白白胖胖的小家伙,陈王氏脸上的笑温柔而又羡慕,“你不知道,那么小的娃儿有多可爱,眼睛又大又亮,滴溜溜地转,对周围好奇得很。”
“你若是能听话早些成家,我何苦去羡慕别人有孙子抱。”
话说到最后,果然又转回到陈奕白身上。
陈王氏前段时间回老家探亲,顺便参加侄孙的满月酒,直至今日才回来。
一回来就听到自己儿子又在张口闭口就是医书,两相对比这落差确实有些大,因此她不免唠叨了些。
陈奕白在一旁,垂眸安静地没说话。
陈王氏扫了他一眼,只觉自己又如何以前一样,说了也白说。
她站起身,摆了摆手,“罢了罢了,说多你又要嫌我啰嗦,待你...”
“母亲,”谁知她话还没说完呢,就被陈奕白打断。
他倏地抬眸,定定看着她,道,“母亲,儿子想成家了。”
在刚才陈王氏说那些话时,他脑海中浮现出来的便是姜今也的模样。
以前他的所有心思皆投入在这寿康堂之中,从未想过男女之情。
但如今不同了...
他既知晓自己心悦于姜今也,那便不想错过。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三书六礼。
他会让姜今也看到自己的诚意的。
“什么?”陈王氏惊诧地看着他,满脸不可置信,“你说什么?”
陈奕白笑了笑,可语气却是前所未有的郑重,“母亲,您没听错。”
“儿子想成家了。”
“哎,好好好...”陈王氏一连说了好几个“好”字,笑得见牙不见眼。
“你可是有心上人了?若是有,只管告诉母亲,”她期待地看着陈奕白,“母亲没有那些旁的迂腐思想,只要是身家清白的姑娘,脾性好便好。”
陈家世代为医,祖辈许多都曾在宫里当过差,只不过到了陈奕白祖父时,因为知晓了太多宫廷秘辛而终日寝食难安,后对陈奕白父亲是否一定要入宫当太医并不执着。
如今开个医馆,日子更加自在。
且陈家虽然不及那些世家勋贵,但几代人积累下来的好名声,却也并不简单。
陈奕白早已到了适婚年龄,最近几年常有媒婆上门游说,但陈奕白自己并不在意,婚事才一直拖着。
陈王氏心里着急,也提过几次,明白陈奕白的想法之后,倒也并未强硬地要求他如何。
如今乍一听他主动说要成家,险些以为自己听错了。
此刻院子里的仆从不少,陈奕白挥了挥手,让他们都退下之后,这才道,“是姜家的姑娘,姜今也。”
“姜家?”
陈王氏努力回想这京城里究竟有哪户姓姜的人家,然而想了一会儿也想不起来。
陈奕白继续道,“永定侯府。”
永定侯府的姜家姑娘...
这满京城里便只有一人。
陈王氏立时反应过来,“我想起来了,当初她亲生哥哥战死沙场,这小姑娘被永定侯领回家了。”
她微微颔首,“如今算来,这姑娘应是也到了婚的年纪。”
姜今也她没见过,但诚安郡主和永定侯,这京城里谁人不知,谁人不晓?
但陈奕白既然说出口了,以陈王氏对自己儿子的了解,他必然是与这姑娘相处过了,才会这样说。
果然,刚一这么想着,陈奕白就道,“儿子不敢瞒着母亲,儿子确实心悦于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