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其他题材 > 八零胡同小饭馆 > 第179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第179章(2 / 2)

调查组的人很快就将纺织局局长带走,或许他唯一能庆幸的是,不用像纪盛华一样,在众目睽睽之下像条死狗一样被拖走,丢尽脸面。

而这只是第一步,每一个涉及此事的人,都必须要为此付出代价。

骆京明揉了揉太阳穴,感到前所未有的疲惫。

港城代表团那边暂时还没有什么动静,听说下榻到了南城饭店,似乎还没有表现出拒绝合作的意向。

但可以想见,之后的合作,南城这边恐怕要吃点亏。

针织总厂那边……

“吴建国呢?”

秘书闻弦歌知雅意:“领导,他还在政策研究室。”

骆京明“嗯”了一声,沉吟了许久:“你起草一份人事调动通告,恢复他针织总厂书记的工作。”

“好的领导,那政策研究室这边……”

“兼任。”

“……好的。”秘书在本子上做好记号,请示道,“领导,那我这会儿就去办?”

骆京明阖上眼,轻轻颔首,在秘书离开办公室之前又睁开眼。

“venus这个品牌的资料收集给我。”

……

宋明瑜浑然不知,这场大戏让自己在骆京明这个南城市长心里留下了深刻印象。

她还在关注事件后续。

即使这年头没有互联网没有朋友圈,但宋明瑜还是很快知道了纪盛华如今的情况。

“运气好的话,应该坐几十年牢就能出来了,运气不好的话……谢谢。”

吴建国,不,现在应该叫吴书记,坐在小饭馆里,伸手接过宋明瑜递过来的杯子,抿了一口里头温热的茉莉花茶,后头的话没有再说下去。

事情败露后,公安迅速将纪盛华带走调查。

光是“贪污、挪用”这个罪名就够纪盛华喝一壶,更不要提他私下行贿受贿,还牵涉到生产销售伪劣产品这一系列罪名。

总厂不可能一直群龙无首,骆京明的调令很快下来,吴建国又回道针织总厂镇场子。

他如今已经官复原职,不,准确地说,是在“纺织局政策研究室主任”的头衔之上,又多了一层“针织总厂总书记”的身份。

实权也好,名誉也罢,曾经吴书记失去的东西如今加倍地回到了他身上。

然而,走的时候,他是那样心灰意冷,甚至于长出了两鬓的白发,而如今回来,他竟然也不像是想象中那样雀跃。

纪委调查组礼貌将纺织局领导“请”走喝茶,中途又扯出多少私利谋划不提,针织总厂也乱成了一锅粥。

光是那一万件次品要如何处理,就足够让吴书记头疼,但这竟然只是纪盛华留下来众多烂摊子中,最好解决的一个。

好么,完全是个救火队员,好的时候轮不到他,现在出了事,责任又砸到了他头上。

这一切都是姓纪的造成的!

吴书记对总厂自然毫无芥蒂,尽心尽力,可想起纪盛华这人,他还是恨得牙痒痒。

之前在骆市长面前,他还要克制自己的情绪,避免骆市长有什么不好的想法,可面对宋明瑜这个“自己人”,吴书记说话很坦白。

“我希望他最好是不要出来了,出来也是害人,他运气不好一点,对其他人来说,反而是一种幸运。”

他巴不得姓纪的运气不好!

宋明瑜在吴书记面前坐了下来。

运气不好的话,会怎样?

宋明瑜对八十年代的法律多少有了解,或者说,不是她了解,而是这个时代,违法的成本相当高昂。

1980年,有一桩轰动全国的案子,就是有人利用职务侵占公款,还走私商品贩卖来攫取利润,两年往自己腰包里塞了七万块钱的收益。

在几十年后,七万不算什么,但在1980年,这一笔足够称之为“巨款”的收益,最终让他背上了“贪污腐败”的罪名,执行死刑!

当时大大小小的报纸全部都在登载这一条新闻,就连原主这个对时事新闻不太感兴趣的人也知道。

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五年多,但是纪盛华比这位“贪污七万”的罪名也多得多,最让他无法逃脱罪状的就是,这一切爆发在港商代表团来考察的当天。

“那也是他罪有应得。” ', '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