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 八零文艺妇女 > 分卷阅读22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22(1 / 1)

他到阿美莉卡之后取的名字。 李奇出生于农民家庭,从小家境贫寒,父母双亡,是靠着村里人的救济长大的。w?a?n?g?阯?发?布?y?e??????ù???€?n???????????﹒?????? 吃百家饭长大的他比同龄孩子更成熟,也更加努力读书,考上学,没钱上的时候,是镇里资助他上的学。 后来他考上大学,终于熬出头,回到家乡,在这里,他结识了自己的妻子,也是通过她,找到了发财的门路。 曾经资助过他的乡亲们,因为他和她妻子的贪污受贿,很多人,永远留在寒冷的冬天再也没醒过来。 因为聪明,在意识到情况不对之后,他火速携款潜逃,名字也从李奇,变成了李莱特。 前面这些,欧阳远看的时候,还会觉得感同身受,为这些乡亲们不值,省吃俭用,喂养出来这么头白眼狼。 今天到了阿美莉卡的部分,他怎么看,怎么觉得不适应。 李莱特刚到阿美莉卡,放眼望去,路上全都是私家车,他也立刻找人,买了辆车,还买了寻呼机,这是一种小巧玲珑的,没有手掌大的设备,可以接收到信号,一旦有人给你发消息,就能立刻收到。 他还在那里进到了水上乐园,有人工造浪设备能让人们享受宛如在海边的乐趣。 有钱人很难想象穷人的生活,同样的,穷人也很难想象有钱人的生活。 贫穷,会限制人的想象,就像有人难以想象,有些人家一个月就要用掉800多吨水一样。 天天杀人,用抽水马桶抛尸也用不了这么多水。 李莱特在阿美莉卡的生活让欧阳远无法想象,包括寻呼机这种东西。 “这,不好吧,会不会让人觉得,你思想不正确?”欧阳远有些担心。 描写这种骄奢淫逸的生活,而且还是阿美莉卡骄奢淫逸的生活,很容易让人对阿美莉卡产生向往。 但其实,李稻花这才哪到哪,真正喜欢给阿美莉卡写软文的可不是她,她只是如实描述,可不像那些人。 拿着钱,潜伏在人群里,装作客观的样子,编一些完全不存在的东西,把国外描述成天堂。 “不用担心,这还早呢,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后,就是一地白茫茫。” “对了,亿万富翁呢?” 看了这么半天,李莱特也不是亿万富翁啊,他确实有钱,但这有钱跟亿万富翁还有很大差距。 不是说这是个亿万富翁的故事吗? “不要着急,明天你就能看到亿万富翁了。” 梁宁带着成功约稿的消息回到北平文艺,顺便还报告了收获找李稻花的事。 “你得看的紧点,别让到手的稿子飞了。” 最近他们期刊发行量有些低迷,这让李清泉有些不满意。 其实现在的发行量才是他们正常的发行量,只是李稻花之前的那两篇小说把发行量拉起来之后,正常的量就让李清泉觉得少了很多。 现象级的作品不是次次都能有的。 六月份,《华尔街奇遇记》正式完稿,北平文艺开始宣传李稻花的改革文学三部曲。 《华尔街奇遇记》算在了改革文学里是有原因的,李奇贪污受贿的方式,就是通过他所谓的改革,侵吞国有资产。 这也算是对改革的一种警醒,改革中,不是只有高歌猛进的一面。 第16章 可爱的邻居新人作家,稻花的改革…… 新人作家,稻花的改革三部曲,北平文艺刚刚推出,反响不小。 前两部,下岗记和创业记,已经成了改革开放派必备宝典,有些人甚至直接拿来当教材,一步步的跟着学。 或许是现在的计划经济变数小,或许是一些其他的巧合,反正还真给他们弄出了点成果来。 当然,没出成果的也怨不到书上,人家写的清清楚楚,也确实有人做出成果。 自己没成果,只能说明自己不适合,或者是自己没找对方向。 一篇小说就能挣到三百万,不敢想象三篇能有多少钱,买它!买了它还愁没钱吗! 买别的小说,可能还觉得手头紧紧巴巴的,买改革三部曲,再紧巴也不能紧巴它! 不投入就想暴富,天上不会掉馅饼。 之前没有买到那两期期刊的人更是摩拳擦掌,他们之前没抢到,现在买更划算呢! 他们给每个书店分发了之前就计划好的书籍数量。 “这个真的不够卖,每天光过来问我的就有十几二十个人,才一千本,你让我卖给谁去。” 他们这么大个书店,每天人来人往这么多人,一千本,也不知道够顶几天的。 “你先卖,真不够还会给你补的,我们要送的书店这么多,都给你了,别的书店不就没了。” 北平的书店是大书店,分配的相对较多,还有很多偏僻的地方,偏远的小县城,他们那里也有新华书店,不能厚此薄彼,大家都要有。 区别只在多少上。 “行吧行吧,到时候不够,你可要尽快补货。” “放心。” 等到负责送书的人走了之后,签收书籍的人首先从书堆里拿出几本,这是他要买的,剩下的才是放书架上的。 一本书的价格,三篇小说,赚了,之前要花两本书的价格才能看到李稻花的两篇小说呢。 刚一开始销售,书店就像是要免费送鸡蛋一样,柜台前拥挤的都是人。 年轻人甚至挤不过上了岁数的人,那些人不仅力气大,还会讲战术,有的后发先至靠的就是战术。 “同志们!同志们!给我们年轻人点机会!让我们先买!” “不当人子!你家没有老人啊?不说尊老爱幼让着我们,反而让我们让着你们,怎么好意思的!” 老人怎么了,老人也需要学习,老人更需要学习,六七十岁的人,正是闯的年纪,多少人还能被单位返聘呢。 等到老人们买完书离开,书店也没剩下多少书了。 老人家干了一辈子,有的是钱,只要是来新华书店买书的,那手里都不是一本。 他们有时间有钱,除了给自己买,就是帮家里孩子买。 “没有了,大家回去吧,想买,我们书店还有别的书。” “我们就买三部曲,你们什么时候有货?” “不知道。”售货员没好气的回。 天气越来越热,这么多人来买书,本来就已经够忙,够烦躁的,还这么多问题,真是讨厌。 售货员啪的一下把手里的扇子打开,自顾自的给自己扇风。 “嘿你这小姑娘!” “干什么?干什么!要买买,不买赶紧走人!” “你们知不知道什么叫服务群众啊?你们就这服务态度,迟早要被淘汰!”人群中,不知道谁喊了这么一句。 大家一听,哄然大笑,因为他们都知道,这是出自李稻花的《杜鹃创业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