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 八零文艺妇女 > 分卷阅读33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33(1 / 1)

李稻花的这本小说翻译成英文,大概在十一万个单词左右,算下来就是五万美元。 这已经是相当高的价格了,要知道,每词一美元是那些有名的报社给名人出的价格。 虽然现在物价上涨,这个价格从1908年开始到现在七十多年一直没变,但,大家都是这样的,至少他还愿意承认这本自传的优秀。 伊恩沉吟少许,无奈的说:“就这样吧,我实在是不擅长这方面的事情。” 拿下《华尔街奇遇记》的安德米勒松了口气,幸好这是个新人,不然的话,可能就要大出血了。 签完合同,伊恩立刻就拿到了五万美元的稿费支票。 1980年的五万美元,对于伊恩来说绝对是发大财了,但是他并没有止步于此,在他看来,这本小说的潜力巨大,依靠这本小说,他也能改变自己的命运,所以,他在等待,等待这本小说出版之后的影响。 当然,这首先,他就必须要稳住丹尼斯,丹尼斯只是出国留学,并不是死了,总有一天会回来的。 谎言总有被戳破的一天,而真相却不会,所以他的决定是如实告诉丹尼斯,他是怎样把这篇小说推广了出去,以及他给自己改姓的事。 哦,对了,还要打电话让他爸妈改姓,给他爷爷也改姓。 五万美元,伊恩只给自己留下一万美元用作救急,剩下的四万美元全都汇给了丹尼斯。 并且打电话告诉他,他会在阿美莉卡继续经营《华尔街奇遇记》,他如果有新的作品,也可以寄过来。 此时,距离丹尼斯完成翻译已经过去了三个月,这三个月里,李稻花也完成了她的新作品《董乐成功学》。 她把这篇小说寄去了收获,毕竟,对方上次来约过稿,虽然最近没消息了。 收获给她的回信是可以录用,但稿费远低于李稻花在北平文艺的稿费。 那李稻花当然不愿意,她又不图名,不图收获的那些读者,就图钱,这样就别怪她重新投给北平文艺。 收获也并不在意,会开出低稿费,本来就代表着他们不看好李稻花的新书。 之前的《华尔街奇遇记》遭遇滑铁卢,没想到她新书头铁还敢碰国外的部分,这不是找骂吗。 董郁还在高兴,庆祝他们成功围堵李稻花,让她的第一本书销量不佳,出了口恶气。 没想到很快就在北平文艺上面看到《董乐成功学》 在这本小说里,董乐是个一事无成的街溜子,每天最大的爱好就是到处吹牛。 靠着吹牛,成功忽悠了一批人,挣了点钱就开始忘乎所以,后来赌博把钱输得精光,还欠下一屁股外债。 为了逃避追债的,董乐选择偷渡去国外。 这部分也是全文最精彩,最吸引人的部分,精彩就精彩在让人看了就觉得真实。 1980年,国内的发展状况并不太好,周边很多国家都比国内好很多。 这也就造成这个年代的人疯狂迷恋国外,国外的都是好的,只要有机会,那就一定要想办法去国外。 而这个年代出去的人,绝大多数不会再回来,不管过的好坏。 后来,在外网上最恨国内的,也是这批人。 其实这很正常,当初他们出去的时候,抛弃一切,从落后的国家到了他们认为的最发达的国家。 结果几十年过去了,他们在的地方越发展越倒退,反而是之前落后的地方迎头追上,这种落差,让他们的心理更加扭曲。 80年,绝大多数人并不知道怎么去国外,李稻花则是在小说里详细描写了去国外的一系列惊险过程。 充分满足了光大人民群众的好奇心和猎奇心。 所以销量出乎意料的还不错,成功让北平文艺的销量再次上升一次,回到之前李稻花小说还在的水平。 “果然,稻花就是销量的保证啊。” 董郁气急败坏,指责李稻花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 李稻花则是指责他管的太宽,姓董的多了,凭什么就说她这讽刺的就是他,人家真叫董乐的还没说什么呢。 再说,小说就是纯属虚构的故事,一个虚构的故事非要上赶着安自己身上,那大家以后还写不写小说了。 消停是不可能消停的,短暂的消停只是为了更有力的反击。 董郁觉得,李稻花做得初一,那他就做得十五,他也准备把李稻花写进自己的小说里,让她遗臭万年。 拿着稿费,李稻花美滋滋的回家她的伤早好了,最近也没人找事,眼瞅着之前买房子的钱也快还完了。 欧阳远从北邮带回来一封信,是李稻花的老爹,李三柱写的。 首先提到他们过年的时候给送的自行车票,李三柱找兄弟们借钱买了自行车,先骑着。 其次就是问他们,距离他们最近,最方便的电话号是多少,方便他们以后打电话。 信里李三柱还写了,李稻花的母亲林金凤十分想念李稻花。 “要不……咱们过年回家一趟吧?” 欧阳远是这么打算的,现在他们手里也存了一部分钱,他每个月的工资最近也攒起来了。 回家对于他们来说也不算是伤筋动骨的事。 “想回就回呗,反正那是我家。” “稻花老师!稻花老师!” 他们两个正商量什么时候开始回家呢,就听到丹尼斯大呼小叫的就跑了进来。 气都没喘匀,就急着告诉李稻花:“稻花老师,伊恩打电话过来了,说是已经找到出版社出版《华尔街奇遇记》,稿费也打了过来!四万美元!” “多少?” “四万美元。” 要不怎么说国外作家挣钱比国内容易呢,确实容易啊。 三部曲一共才挣了多少,奇遇记一本就在国外挣了四万。 “其实应该是五万多的,只是他在阿美莉卡经营这本书也需要花钱,所以他只能汇过来四万。” “理解理解。” 旁边的欧阳远已经呆了,他怀疑自己是不是在做梦。 四万人民币都让他难以想象,更别说是四万美元。 1980年,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是1:1.5,四万美元折合人民币就是六万人民币。 就这样,六个万元户出来了,而李稻花来北平还差两个月才到一年。 这个汇款单需要本人去签字,丹尼斯来告诉李稻花,就是希望李稻花可以跟他一起去,也好证明 他没有撒谎。 “我当然相信你,我怎么会不相信你。” 嘴上这么说着,李稻花还是跟着去了,她还想要一些外汇券呢。 “在这里签字。”所有的外汇都会被兑换成外汇券发放,这是国家收集外汇的一种方法。 在领取的时候,还会询问这些外汇的来源。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