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 八零文艺妇女 > 分卷阅读67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67(1 / 1)

题导致全盘重拍,那这也跟影视公司用人不当有关系。 这部电视剧还不是简简单单的港岛方面同意拍摄就行,还涉及到内陆,需要双方联合拍摄。 等张鑫炎离开之后,李稻花就继续写《天台之上》,只不过后半部分就不如前半部分那么赶,反正就算是正式开始拍摄后再写后半部分也来得及。 现在距离正式拍摄,还不知道要多长时间,李稻花觉得,保守估计要半年时间。 她写稿子的这段时间,李丰收一直都跟在《少林寺》剧组里,也不是员工,只是跟着学习。 剧组里的演员刚开始也不认识他,这些演员从很早就进了剧组,《一方屋檐》播出的时候,他们也没有去看。 看他经常在剧组里晃悠,之前也没见过他,就好奇他是谁。 从工作人员口中才知道,这也是个演员,并且早就当过主角,人家拍摄的电影,现在火着呢。 就是因为太火,每天出门就能被人认出来,李稻花也不敢让他给他们拍照,正愁没地方塞的时候,张鑫炎说可以让他进他们剧组学习,反正也不会耽误拍摄。 “他拍的电影不过是咱们国家的人看,我们拍的电影可是要去港岛上映的。” 对于李丰收,《少林寺》剧组的演员十分警惕,如果不是他们的电影已经拍摄了一部分,再加上李丰收没有一点武学功底,他们差点以为剧组要换演员。 这也不是剧组第一次这么做。 但是很快他们就听说,导演要和内地一起,拍摄一部电视剧,很多集的那种,拍的就是李丰收姐姐,稻花老师写的故事。 “那是他姐姐哎,导演肯定要给他姐姐面子,随便在里面演个角色,他就也能在港岛出名啦。” 张鑫炎确实有这个想法,尤其是在看到故事之后,交好李稻花,他觉得是有必要的,这种文化人,成长起来也是很可怕的,港岛就有类似的文化人。 又不一定要演主角,演配角还是可以的。 港岛,张鑫炎带着拍摄好的《少林寺》和《天台之上》剧本回到公司,中原电影制片公司。 第42章 疯狂的粉丝中原电影制片公司是标…… 中原电影制片公司是标准的□□公司,是由长城和凤凰合并而成。 面对步步沦陷的文化阵地,他们也在寻找出路,合拍电影,就是他们寻找到的新方法。 “鑫炎啊,这次回内陆情况如何?” “好,太好了,内陆不愧是地大物博,人才济济啊。” “哦,怎么说?” 其实张鑫炎原本并不是港岛人,是五十年代来港岛学习剪辑,留在这里的。 内陆这个年代的影视技术,跟港岛还是有距离的,每次交流,大多是内陆学习港岛的技术。 “我这次回国才知道,国内出了位年轻的作家。” 不就是出了个年轻作家,这在港岛并不稀罕,港岛不仅有老一辈的作家支撑,新作家也有不少,金梁古温,老中青齐聚。 再说国内作家的作品,在港岛也水土不服。 袁仰安自己也是电影从业者,知道作品的优秀,跟它适不适合市场并不是绝对的成正比。 他们想要宣传国内,首先也要吸引人才行,单纯靠着爱国情怀没有用,在港岛没有市场。 “这位作家不一样,我们对国内的了解不够及时,这位稻花老师,她的作品在阿美莉卡也很出名,那部亿万富翁就是根据她写的小说改编的。” “哦?可报纸上不是说,那是阿美莉卡人,伊恩理父亲的传记?” “报纸上还说伊恩理原本不姓理呢,听说这只是他们的宣传手段。” 袁仰安这才感兴趣起来:“国内也有懂市场营销的人?” 在他们看来,国内这个时期的文学从业者太过耿直,太过严肃,不懂得宣传包装自己。 “其他人可能不懂,但是这位可不一样。” 他把自己了解到的李稻花详细介绍了一遍,包括她经常在报纸上舌战群儒的事。 最后把写了一半的《天台之上》拿出来,袁仰安当即拍板一定要把这部电视剧拍出来。 他们电影制片厂其实也不是只拍电影,不过拍电视剧的话,难免要跟电视台打交道。 现在的电视台基本上是□□控制的,尤其是TVB,跟他们属于对家,肯定会狠狠压价的。 “不能拍成电影吗?” “电影的话,很难讲明白这样一部小说的。”他也看过《一方屋檐》,删减了大量小说片段,只截取中后期的部分片段。 因为有小说的国民度作为基础,还能看,如果《天台之上》也这么搞,肯定是不行的。 “我听说,丽的电视最近好像在重新招标,远东集团似乎要入股丽的,如果远东集团入股丽的,那我们拍出来,是不是可以在丽的播出?” 丽的电视是英国丽的呼声主管,但是今年三月,丽的呼声被澳大利亚收购后,丽的电视就成了三不管。 所以才会陷入重新找老板的情况,明年,远东集团会入股丽的电视,丽的电视也会改名为亚洲电视,也就是我们后来熟悉的亚视。 “袁总,这部电视剧绝对能成功的。” “开会商谈一下吧,你先把《少林寺》做好。” 张鑫炎知道这事急不得,也知道,如果《少林寺》能火,就代表着合拍有搞头,《天台之上》也更有可能成功。 《少林寺》当然是成功的,作为春节档电影,《少林寺》成功掀起武侠热,尤其是在内陆,更是红极一时。 接下来双方又共同拍摄过不少的武侠电影,但是像《少林寺》这么成功的,寥寥无几。 “接下来的三天,咱们公社放电影,连放三天,每天放三部,第一部 就是从咱们村走出去的作家稻花老师的《一方屋檐》!” 李家庄,新队长,李柱子向村里人宣布这个好消息。 这次的放电影,是他们公社出钱放的,按照正常的轮流顺序,他们公社要好久才能轮到。 就算轮到了,也只是放一部,还是以前的老电影,有时候都是看过的。 公社愿意出钱,是因为公社今年挣到钱了,不止是公社,公社的普通人也都挣到钱了。 李稻花之前跟他们说的雪地靴,他们成功做出来一批,然后送到北边去售卖,在黑省都十分抢手,还有不少黑省人倒卖。 导致后来他们为了能有更多的羊皮做鞋子, 只能跑到更远的地方去收羊皮,还把以前的羊皮褥子翻出来也做鞋。 一年的时间又培养出一批熟羊皮的技术工,每个生产队都开始养羊。 羊杀掉之后,羊皮做鞋,羊肉就卖掉。 他们没有自己的运输队,那就让过路的拉煤车帮他们运输,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