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换血导致两人的思维受到对方的影响。 松 青觉得自己这条命是封家给的,封剑受到影响,就觉得应该娶松青,这样就是真正的一家人。 封半是最高兴的,儿子不再天天说着要报仇,还要娶松青,这才是他想看到的好日子。 只是每天晚上,松青都要练剑练到很晚,她的剑术也飞速提升,甚至封半都要说她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这样的日子一直到有外人闯入为止。 之前封剑私自出去,被人跟踪到这里,这些人现在纠结一堆人要过来斩草除根。 松青最庆幸的就是,这次,她在。 她一路杀过去,让封半他们带着村里人逃跑,她断后。 “走啊,我不想再看到亲人死在我面前!”封半他们带着村里人离开,后来回来,却怎么也找不到松青。 直到几年后,他们外出采购物资,看到骑在马上的松青,只是对方一副不认识他们的模样。 听街上的老百姓说,这是平西王的庶女,前几年刚被接到府中,武艺高强,现在在军中当将军。 是的,失忆梗虽迟但到,之后就是封剑去找松青,经过千辛万苦,总算是恢复记忆,在蛮族入侵的时候,抛开和平西王的成见,一起抵御蛮族。 这其实是很常见的成长类武侠,区别在于,李稻花在这里面加入了一些抽风狗血内容。 名字就叫《青山于松》,听起来还有些略带文艺呢,现在大家都是这个腔调啦,就算是通俗小说,也不可以太通俗。 大概就是,你可以写白话小说,可是你不能真的只会写白话小说,没有一点文采。 第81章 教你写小说有一说一,这武侠小说…… 有一说一,这武侠小说,看起来比较平淡,相比动辄上百万的大长篇武侠小说,世界小,冲突也不多。 但是,这小说,李稻花也不是要发表的,之后还要改成剧本,最重要的就是拍摄。 作为武侠剧,李稻花要找真正能拍出来武侠打戏的人来拍来演。 好在这时候的演员都比较敬业,尤其是演武侠剧的,大多手上都是有两下子的。 “武侠剧?这我们强项啊!拍出来正好接档杨玉环,包括我们这边的演员,很多都演过武侠剧。” 张鑫炎觉得,李稻花转行做古装剧也挺好的,反正上一部杨玉环,他们也算是花小钱办大事。 在内陆拍摄杨玉环,花的钱没多少不说,出来的电视剧质感简直不要太好,比起他们之前拍摄的假山假水,还是真的更吸引人。 一拍即合,一堆人又在港岛丢下个去内陆拍摄的消息,就消失的无影无踪。 因为这部剧对演员的要求比较高,李稻花没有选择全用内陆演员,谁合适就谁上,反正要全员能打。 “小孩子也要会打啊?” “当然了,松青和封剑见面的时候,两人一个七岁,一个六岁,按照练武标准,封剑应该是从小就开始习武的。 两人见面时,小封剑至少要会一些招式,小松青的条件可以稍微放松一些。” “哎呦,这个可不太好找。”本来小孩子练武的就比较少。 在这些小孩子中间还要挑选出来合适的大小,人还要机灵的,那限制就更大。 当然他们也不是像无头苍蝇一样找,武术队就有不少年纪小的,他们也知道这样的小孩去哪里找。 半个月后,在其他演员都已经准备好的情况下,小松青和小封剑才到位。 这部剧,他们在拍摄的时候就跟内陆的电影厂报备过,电影厂也加入进来,这样拍摄完成,直接就可以在内陆播出。 李稻花投资,租用的设备都是最好的。 “这样拍出来的效果更好,拍出来我也是要看的,我不想看粗制滥造的电视剧。” 粗制滥造的电视剧她看的简直不要太多,现在她是投资方,她说了算,有钱,任性。 李稻花财大气粗的让张鑫炎都觉得不可思议,通常情况下,控制成本,是为了挣更多的钱,而且也不确定,拍出来的电视剧是否能火,一旦不火,就要保证尽量不赔本。 “该省省,该花花啊。”器材贵是没错,可是在内陆实景拍摄,可比在港岛租地方,还有搭场景便宜多了。 剧本里,他们是从边境小镇逃到一个小山村的,边境小镇李稻花选择的场景是边疆,一望无际的草原。 在晴朗的时候,天空湛蓝,小松青赶着并不洁白的羊群在青草地上一步一停,无风自动的小花,很快被溅上血。 “转场要自然,整体要真实。” 为了真实,羊群都是借的当地牧民的,正常情况下,自己家养的羊,大多数时候都是脏兮兮的,哪有时间清洗羊。 小松青的脸上本来就因为没好好养护,自带两坨高原红,也不用他们特地去化妆或者是要求演员扮成这样。 武侠剧,人均都会骑马,不会骑马的那是路人。 李稻花也趁着剧组人员学骑马的功夫,跟着学了几下,至少能上马走两步。 小山村是在滇省,没敢去太山里的地方,那也够他们拍摄的。 拍摄第一天,就听到不知道哪传来的唱山歌的声音,声音在山林中,更显幽深。 “我们加一条这个画面!”张鑫炎兴奋地对李稻花说。 伴随着山歌,摄像机环视整个山谷,凸显出这个小山村的与世隔绝。 陪他们过来的是当地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我们这里,别的没有,这样的景色那是数不胜数,你们尽管拍,好让全国人民都看看我们这里的景色。” 说完,就对着李稻花说:“稻花老师啊,我们都特别喜欢你嘞,哎呀,你那本风雨飘摇中简直写的太好啦! 啥时候拍成电视剧的话,一定要来我们这里拍,我们肯定鼎力支持,到时候天天守在家里看!” 滇省苦啊,边境不算,山地还多,等到二十一世纪,全国交通发达之后,靠着旅游业,滇省才算是发展起来。 中午吃饭,他们吃的都是当地的美食。 “这个菌子,香的很!尝尝尝尝,我们这边就爱吃这个,不管是新鲜的,还是晒干的,都好吃。” 张鑫炎他们也对这顿饭赞不绝口。 他们在港岛吃过的东西多了,各种花里胡哨的,有钱都喜欢吃一些与众不同的,对于食材的要求也十分高。 滇省这边的食材,就是他们追求的,这种大山深处,远离人烟污染,吸收天地精华长出来的食材,是最顶级的。 “这一桌子饭菜,放在港岛的高档餐厅,那不得上千一桌。” 作陪的工作人员愣住,上千一桌的饭菜,他们想都不敢想。 以目前的工资水平,上千一桌,一个工人几年工资搭进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