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 八零文艺妇女 > 分卷阅读188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188(1 / 1)

写小说,而不是在做妖。 国庆刚刚过去没多久,布鲁理恩特就发布了新小说,神奇的是,他的新小说是全球同步连载的。 在这个年代,这很不容易。 信息流通的不便,文化之间的差异,国家之间的壁垒……种种原因都导致全球同步连载很不容易。 《自由灯塔》可以全球同步连载,他们也是做了很多努力的,毕竟,这书随时都可能成禁书啊。 不过没关系,人是这样的,越是不让他看什么,他就越是想看,越是非让他看的,反而叛逆觉得没什么可看的。 《自由灯塔》刚开始连载,所有读者都表示,看不懂,但是大为震撼! 在后世,信息茧房是人为编织的,大数据再加上信息管控,国外的信息茧房比国内还要严重。 这个年代,信息茧房一半是人为编织,一半则是信息不发达客观造成的。 这就造成《自由灯塔》里面的内容,大多数人看完都只是觉得猎奇,并不觉得冒犯。 真正觉得冒犯的,只有国内的公知。 如果这本书是李稻花写的,那么他们会直接开喷,偏偏这本书是布鲁理恩特写的,那就不能喷了。 不能喷没关系,他们有办法,夸奖。 就说这是布鲁理恩特写的讽刺小说,再次证明了阿美莉卡的自由,正是阿美莉卡的强大,才让阿美莉卡的作者能创作出这样大胆的作品。 总之,阿美莉卡再次赢了! 国内其实也觉得这本书抽象,觉得这作者也抽象。 阿美莉卡本来准备把这本书列为禁书的,《爱你》已经拍摄完成,为了不被布鲁理恩特影响,直接把布鲁理恩特踢了。 就说布鲁理恩特只是写《爱你》的人,并不了解《爱你》的真正内核,他们拍摄的《爱你》跟布鲁理恩特没关系。 但随着转过年苏格勒的解体,《自由灯塔》正式被列为抽象文学。 伊恩甚至特地打电话过来夸奖李稻花,说她这本书写的好,阿美莉卡的读者们就需要这样的作品。 “已经有人在模仿你的这本小说,可惜在我看来,他们写的都不如你的作品,他们都写不出精髓。 这部小说一定要拍成电影,它绝对会火!” 事实证明,这个世界上最多的还是乐子人。 74年的时候,还有一部电影叫《解放军占领巴黎》,那才是真的乐子电影。 李稻花这时候正在海南,改革开放大致是从南方到北方,从东边到西边,所以南方是最早进行改革的。 她要写改革开放,就要从南方开始采风,慢慢往北方和西部去。 西部的发展最慢,这也是没办法的,国家后来一直进行的西部大开发也是很久才有成果。 听到说这部小说要拍成电影,在看看现在《自由灯塔》的风评,已经能想到这部电影出来之后,会有多少人奔着乐子去看的。 等到以后,或许还会被做成电影切片。 李稻花是真服了这群人了,她要写的改革开放可是正儿八经的作品,希望不会被曲解吧。 ※ 如?您?访?问?的?网?址?f?a?布?Y?e?不?是?ī?f???ω???n??????2?5?????????则?为????寨?站?点 不过应该不会,她现在还年轻,能熬到以后信息化社会,作品的解释权还是归她的。 至于现在,无所谓啦,给钱就行,而且他们拍成电影,还能继续宣传《自由灯塔》,时间会证明一切。 钱和名她现在都有,只想再为社会做些事情,或许不能改变 什么,但是万一呢,万一有人因为一些细微的改变,生活更好些呢。 W?a?n?g?址?发?布?Y?e?????ù???€?n?????????5???????? 就像他们之前在山里拍电影,在当地吃饭之后,剧组人员帮忙牵线搭桥,当地蘑菇慢慢越卖越好。 因为纯天然无添加,那深山里是真的没有污染,工业化还没破坏环境。 再加上远方物流越发成熟,各种东西也方便运输,国家也会对这些东西进行补贴,尤其是出口产品。 听欧阳远说,他们之前去的那个小山村修了公路,能从山上一直开车到山下。 山上的村民们都没搬家,小山村是他们世代生活的地方,现在山上也能挣到钱,以后村子会建设的更好。 村里的孩子们也都沿着这条公路去上学,比之前上学方便很多。 等到她写到那里的时候,一定要重新去那个小山村看看,或许,等到她到那里的时候,小山村会建设的更好。 现在在海南就听当地人说了很多改革开放的故事,有好,自然就有坏。 改革开放自然是好政策,可人是不同的,总有坏人要利用这个政策做坏事。 她是外地人,不过她是趁着海南的旅游旺季过来的,就不那么显眼。 就是她带着翻译员到处打听,会让当地人警惕,有时候也会被当地狗追着跑。 她也会觉得这实地调研真不是人干的事,可是想想,她这才哪到哪,那些卧底记者、缉毒警察……他们面对的风险比她大多了。 当然,这些实地调查她不可能立刻写出来,要等到差不多全部结束再汇总。 别说南北改革有差异,就连同一个省的不同地方差别也是十分大的,这就注定了她的工作量很大。 沉寂几年之后,李稻花带着最新的纪实小说,《风云激荡20年》重磅出击。 这几年里,改革开放的深入,国内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李稻花之前写的很多当时并不被人们看好的小说重新翻红。 李稻花的改革三部曲,原本被人们认为是创新文学,现在看来,简直就是经济类文学。 而这本《风云激荡20年》,因为是纪实小说,很多人看的时候一度怀疑,这书是不是写错作者名字了。 这几年,李稻花虽然没有新的文学作品现世,她本人的英雄事迹依然流传在大江南北,更别说时不时地“诈尸”,在报纸上发表自己的一些意见和看法。 这样的人,能写出纪实小说? 他们倒是不怀疑《风云激荡20年》是纪实小说,因为写的太真实了,越是本地人,越是觉得真实。 书里各种当地特色改革措施和发展路线,以及通过这些政策创业致富的案例,当然也有各地隐藏的黑暗面。 比如说私人煤矿的安全系数不达标,比如说东南沿海一些地区的制卖面粉行为,比如通过体制内亲戚关系不正当获取行业暴利…… 李稻花写出来也是冒着极大风险的。 但是她不后悔,越早暴露出来,人民和国家遭受的损失就越小。 她作为一个公众人物,知名度高,就算有风险,也没有普通人去揭发出来的风险大,大不了以后就不在这行做了嘛。 当这本书发表之后,很多地方报纸都对这本书以及李稻花本人进行恶意诋毁,同时也有不少公众人物站出来,曝光所谓的她的黑料。 有些不明所以的人听到这样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