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总有人酸李稻花,说她后续没能获得诺奖,不是因为她不想,也不是因为诺奖歪屁股,是因为她没能力。 之前获奖,不过是侥幸,她文学作品的高度支撑不住诺奖,巴拉巴拉各种。 现在,事实证明,只要她想,拿个新号,她都能获奖,同样是她,披个西方作家的皮,立马就能获奖。 怎么样,她李稻花的含金量,不用她自己强调,这下谁都能看出来了吧。 而且,后来李稻花虽然没获得过诺奖,但是她的作品,有不少在国外也是畅销的,最受欢迎的商业作家就有她。 这说明,西方国家并不是不喜欢她的作品,单纯是不喜欢她这个人,不喜欢她的立场和国籍。 「这么多年了,稻花老师的作品不仅不落后,反而越来越有前瞻性,我要是能早点读懂稻花老师的作品,也不至于现在还在打工……」 「我想起来,稻花老师被黑的最多的《风云激荡二十年》,直到互联网发达起来,才明白,稻花老师写这部作品时的勇气。」 「一群大殖子天天说稻花老师歌功颂德,稻花老师才是为数不多的明白人啊,该夸夸,该揭露揭露。」 《风云激荡二十年》,李稻花被黑了很久,甚至还有人骂她是行走的五十万。 而互联网发达之后,再加上一些地头蛇的落网,这部作品成了大学生必读作品,可以帮助大学生提前适应社会。 这部作品,和李稻花的风评也快速反转,那段时间,她简直成了人间正义的化身。 就连之前追着李稻花骂的报纸也一反常态开始夸她,至于说之前骂她的那些,那不重要,他们也只是被蒙蔽了,要不就把自家已经被抓起来的领导拎出来吊打。 毕竟,人家揭露了真相,你骂人家,那你什么成分众所周知。 当然,曝光也有不好的地方,至少,布鲁理恩特的《自由灯塔》这次是真的被禁了。 作者是布鲁理恩特的时候,这部作品时嘲讽苏格勒的,作者是李稻花的时候,那这绝对是嘲讽阿美莉卡的啊。 这不给它禁了,大阿美莉卡的脸面何在。 在李稻花不遗余力,坚持不懈的“抹黑”下,阿美莉卡的名声一日不如一日。 尤其是911事件,《九洲》一直在跟踪报道,也就是从这里开始,阿美莉卡的名声在他们自己国家断崖式下跌。 在此之前,很多阿美莉卡国民是真的觉得自己的国家正义、强大、民主、自由…… 李稻花现在也已经不敢去阿美莉卡了,就算是杂志社集体旅游,她也不出去,她又不傻,不想被自杀。W?a?n?g?址?F?a?布?Y?e?????????ε?n?????2?5?.?c???м 不要觉得李稻花是小题大做,这是真有可能的,没有人比阿美莉卡更了解文化舆论战的威力。 苏格勒解体也有这方面的原因,当一个国家的年轻人所看所想都是另一个国家文化的时候,会天然对其产生亲近和向往。 只是,禁止也没什么用,《自由灯塔》销售已经有一段时间了,读者不少,就算是从现在开始禁止,市面上也有不少书籍流通。 相反,因为禁止,已经卖出去的书籍就成了绝版,二手书不仅没有贬值,反而一路走高。 《九洲》开山节目大对账,这些年的对比越来越丰富,还会实时更新,其中还有一些东大老百姓根本想象不到的对账。 比如说卖血,东大卖血的价格一路下滑,直到不允许卖血,只有无偿献血,献血最低间隔时间半年。 而阿美莉卡卖血的价格一直上涨,看似比东大以前高,但是二者的购买力不可同日而语。 东大卖血,那是山穷水尽了,卖一次,够挥霍一段时间的,阿美莉卡卖血那是日常进账,卖一次也就够吃一顿的。 《九洲》更新到这里的时候,余华到学校里演讲,吐槽《九洲》应该早点更新的,许三观的人生跟阿美莉卡老百姓比起来好像没那么惨。 《九洲》还有自己的网站,里面就不是文字了,是实打实的视频。 大多数老百姓都没有出过国,他们对国外的印象完全停留在新闻报道中,《九洲》这种全方面的民生视频对他们来说十分新颖,也十分重要。 这些年,公费留学的学生选择留在阿美莉卡的都少了很多,毕竟,第一批公费留学留在阿美莉卡的学生,他们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已经肉眼可见。 有价值的时候待遇都比不上本地人,没价值的时候,那更是过河拆桥,再加上本地人的排斥,真就是两不粘。 阿美莉卡对李稻花真是恨之入骨,各种编排新闻抹黑她,之前国内的抹黑狂潮,也有他们的推波助澜。 这次马甲曝光,接下来肯定就是疯狂抹黑布鲁理恩特,《九洲》已经提前给国内读者打预防针了,不就是舆论战,谁不会了。 公关这种东西,谁先出手,就能抢占先机,《九洲》提前说阿美莉卡早抹黑布鲁理恩特,他们抹黑了,那就是恶意污蔑,他们不抹黑,那正好省了李稻花更多口水。 「稻花老师的含金量随着时间的推移,还一直在上升啊。」 第127章 番外:太阳下没有新鲜事…… 麦穗这个马甲被扒出来的早,是在拍摄《爱在林雪间》时被扒出来的。 《爱在林雪间》在1997年开始拍摄,1998年正式播出,各种狗血反转,让还没有看过太多类似剧情的观众们欲罢不能。 《爱在林雪间》的读者并不是很多,大多数读者都是女大学生,这也跟当时的识字率有关。 电视剧没有太高的门槛,只需要能听懂普通话就行,就算是听不懂,配合画面,也能猜个大概。 《爱在林雪间》播出的时间,大多数家庭已经有电视机,每天 都准时准点守在家里看电视。 拍摄期间,导演还邀请李稻花去选角,他们要尽可能的选出合适的角色,尽善尽美的拍出来。 这段时间,弯弯大量的言情电视剧涌入,对他们来说也是不小的压力。 此时,影视圈还没那么完蛋,导演们拍戏,也都是选择俊男美女,哪怕是投资方煤老板,也知道,让专业的人来做专业的事。 李稻花在选角的时候跟导演也有分歧,最后导演选择尊重李稻花的选择,因为李稻花成功说服了她。 女二比女一漂亮,也比女一会穿衣打扮,再加上从国外留学回来,更时髦。 布灵布灵的大耳环,前卫大胆的服装,在家工作时舒适低调的家居服…… 女二每次出现都是不同款式的衣服,光这些衣服,都能养活不少服装厂,有的甚至是专门设计的。 把女主衬托的像个丑小鸭。 小女孩看的时候为男女主的爱情哭天抢地,有点阅历和智慧的女生只觉得女二又美又飒,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