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穗岁回答:“从我考进电影学院后,就一直保持健身的习惯。专门的力量集训应该是在昭将,之前拍无忧也有封闭训练,不过那个侧重点在于轻功,来无影去无踪的那种,我拍那部电影反而瘦了一些。”
孟玉:“不是听说瑶台录也给每位主演请了一对一的打戏指导吗?我以为你是为了这部戏练的。”
“哦,但那个主要不是我练,是武指根据我的基本功改动作,增加了很多力量型、技巧型的打戏,让拍出来的画面更好看,更燃一点。”
孟玉彻底服气了,她从业这么多年,只知道有些演员底子薄,又不刻苦,剧组不得已放低对ta们的打戏要求,还是头一回听说演员基本功太强,打戏要上难度的……
难怪,《瑶台录》又是一上线就引爆全网。昨晚它的首播战绩有多恐怖呢?还没过零点,就打破了玉米视频热度值记录的天花板。
虽说玉米视频的天花板是比另外两个平台低一些……但好歹也是国内三大之一啊!虽然大家对凌穗岁每次播剧都要破纪录的事早有心理准备,但这次来得也太快了点!
再看今天出来的数据,首日播放量接近四千万,这可是晚上八点才更新的剧啊!昨晚才更了四集,目前的集均就已经接近千万,看来这部作品破亿也是迟早的事。
孟玉早些年也有过爆剧,她倒是不羡慕凌穗岁的一部作品,但这不是她的最高点,而是稳定发挥的正常水平,这就很让人感慨万千了。
“幸好你休息了。”孟玉开玩笑道,“你再不休息,同行就要休息了。”
汉语文化博大精深,凌穗岁笑着摇头:“你这么说就太夸张了。市场容得下很多爆款作品,齐头并驾才能拉动大盘,蛋糕做大后,每个人分到的都会更多。”
孟玉相信她说的是真心话,可惜不是每个人都相信。
她问起她接下来的安排——这几乎是最近每个和凌穗岁有接触的人,都要询问的事情。要是不能掌握这位大魔王的动向,大伙晚上都睡不着觉。
“q4可能会出国拍电影。”凌穗岁模糊地说,“大概。我目前对这个剧本比较感兴趣,不能和你说具体的,但这是一个和屠龙有关的故事,西方龙。”
出国拍西方龙?那大概率就是好莱坞的片子了。
孟玉也知道信息保密的重要性,她没追问细节,只是笑着说:“我很期待你演屠龙勇士。”
凌穗岁没有回答——有没有可能,她演的是龙呢?
当然,这会不着急说,都还没签合同呢。
孟玉会问到她之后的安排,除了想打听消息外,还想给她介绍个人。
“是我们电影学院导演系的师妹。”她说,“和我也有点七拐八绕的亲戚关系。”
这位师妹叫严思菱,她既是导演,也尝试自己当编剧,目前手头有一个不错的本子。她想拍电影,但没钱没资源,除了一点厚着脸皮找上去的人脉之外,基本啥也没有。
凌穗岁好奇道:“如果剧本很好,你应该可以帮她找几个投资人才对啊。”
以孟玉的关系网,这点小事还不是手到拈来?听她的语气,应该小成本就能搞定的文艺片,也不是什么动辄要几个亿投资的大制作。
孟玉沉思一会,有点不知道该怎么说。
她顿了顿:“我看过她的剧本大纲,从商业角度来说没有什么大起伏,既不搞笑也不狗血,不猎奇也不催泪,虽然女主有个男朋友,但又不是爱情片,普通观众看了大概会觉得很无聊,不知道在说什么。”
“但从文艺片的角度吧,它又没有太明确的个人风格。这是社会现状的议题,她想以尽量客观的角度去切入,平铺直叙的描述,如果没有结尾的突然反转,目前的剧本看上去有点像纪录片。”
凌穗岁安静地听着,她还没忘记孟玉最开始“本子还不错”的评价。若非如此,她是不会推荐给她的。
她连张导这种分量和地位的导演都婉拒过,自然不可能看在孟玉的面子上白送一个人情。
毕竟,什么都没有的新人导演,基本就等着她确定参演,然后投资人和广告商跟着过来了。
凌穗岁并不介意自己走完这九十九步,但前提必须是,对方真的值得。
“这个剧本的优点是——”孟玉想了想,“她能用一些很小、很琐碎,生活中习以为常的事情,表达出尖锐的讽刺,更神奇的是,这和我前面提到过她那种平铺直叙的风格,是完全可以共存的。”
凌穗岁大致猜到了:“女性题材?”
孟玉惊讶于她的敏锐直觉。她有预感,这两人见面会后肯定会聊得不错。
第242章
一部大爆剧的商业价值有多强
虽然凌穗岁对孟玉口中的严思菱有点兴趣,但并不急着亲自见她。
她和孟玉虽然是朋友,但她在圈内的好朋友真的太多太多了。
见了孟玉推荐的人,那其他朋友推荐的要不要见呢?都在一个圈里混,凌穗岁也不好意思厚此薄彼。
如果谁来介绍她都来者不拒,那她一天到晚不用做别的事了,光是见朋友的朋友都得累死。
所以,凌穗岁从孟玉这里得到了联系方式,然后发给她的影视经纪人——也就是丰收传媒的影视总监封阳,让她安排人先和严思菱谈谈,评估一下她那边的情况。
提过这件事后,孟玉也算是完成了亲戚的嘱托。她邀请凌穗岁下午打麻将,正好三缺一。
凌穗岁婉拒了:“我不会这个啊,要是你们玩飞行棋,我倒是能加入。”
时间对每个人都很公平,看似在娱乐圈内无所不能的凌穗岁,也有很多未被点亮的技能。
她回到自己家,躺在沙发上时觉得养条狗也挺有意思的,遛狗还挺好玩。不过这个念头只在她脑子里闪过一瞬,就被她否定。
养宠物需要耗费大量时间精力,还要给予爱和陪伴,她目前还做不到,退休后再考虑吧。
休假中的凌穗岁过着清闲放松的生活,但随着《瑶台录》的播出,互联网上可是非常热闹。
最开始当然是传统的“鉴定爆剧”环节。这种事一定要趁早,因为等剧再播一段时间,口碑持续发酵,入场的观众越来越多后,洗脑包就没那么容易发出去了。
这种行为已经被岁丝视为家常便饭,仔细想想同行还挺可怜的。他们做梦都想看到凌穗岁走下神坛,但自己应该也知道这件事很难实现吧?
不过,以前岁丝们面对“数据造假”、“热度造假”、“买水”等质疑还会贴数据、讲道理,现在已经懒得搭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