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小卖部?”奶奶惊奇地瞪大了眼睛。
“对呀,开个小店,奶奶来看店,怎么样?”叶舒笑眯眯。
“哎哟,我来看店啊,那不是跟以前供销社的店员一样啦?”奶奶眼里露出了惊喜的光芒。
又有些犹豫,“我能行吗?”
“能行!”
叶舒肯定道,“咱们就开在小院门口,先卖些大棚里的蔬菜水果,您坐着称东西收钱,就当打发时间,累了把门一关,回来歇着!趁要过年这段时间人多,咱们赶紧开了,打响名气,以后要是做得好了,就慢慢增加经营品类,做大做强!”
听她这么慷慨激昂地一说,奶奶也有些激动起来了。
“哎,我看也行!我平时也帮不上你们什么,在家卖卖菜应该可以,不过还要问问老头子和越越……”
第46章
开小卖部的事情, 问爷爷和曾越的意见。
爷爷惊讶过后,觉得可以:“开在自家门口,也不费什么劲。村里没个小卖部确实不方便,只是平时光是老人在家,没有精力进货管理。现在你们两个年轻人回来了,可以把这事做起来,给村里人带来便利。”
曾越也点头:“我正想温室里种的蔬菜水果不多不少,吃不完,也不天天赶集卖,不知怎么处理。要是开个小店卖给村里人,也算一个解决方法。”
既然大家都没意见, 这事就决定了。
加上可能是早上张大娘、李大娘买了菜回去宣传, 下午又有几个人来问的。
叶舒顺势告诉这些老人家, 说大棚里的菜陆续成熟了, 准备在小院这边每天出售新鲜的果蔬, 大家可以明天早上过来看看。
张二婶也来了。因为她是残疾人, 特别困难,叶舒本来想送她一些菜的。
但张二婶不要, “不行,不能占你便宜。你开店卖挺好,以后方便了,你先忙着,我明天再来。”
几个老人听说了这事,回去一传,很快整个村就知道了。
小院这边四个人就忙活起来。
经过简单的商议,决定把小卖部的地址选在进院门的左手边。
左手边靠近正房的是灶房,紧挨着灶房的是柴房,再过来还有好大的空地。先靠近门边开个小小的蔬果店,方便大家进出购买。以后要往里扩大也有空间。
“咱们先不动工,用我的小摊车先卖起来。”
叶舒提议道:“赶集的时候不开,拉去镇上卖,不赶集的时候就在门口卖。当务之急是让乡亲们知道咱们卖东西。你们觉得怎么样?”
奶奶第一个赞成:“我看挺好!你这车这么漂亮,还有这么些格子,一样样摆起来,整齐又方便,现成的货柜。”
爷爷点头:“这样就快多了。现砌一个屋子还得买砖买水泥,耽搁好几天,估计年前来不及的。”
曾越说:“那咱们收拾一下,先划出门口这一块吧。”
院子里摆放着些柴火、农具等杂物,得整理一下,搬到别的地方去。
门外也要做一个招牌,让人知道。
在他们忙的时候,一辆白色汽车从公路边驶入了村庄,又一些人外出的人回村了。
这辆车开往村子西边,车上下来五六个人,有老有小,热热闹闹回到了家门。
没多久,一个人从这家出来,往曾越家走。
到了见院门大开,里面人在忙,便热情地出声:“六爷爷,六奶奶,你们在忙什么呢?要不要我帮忙?”
奶奶闻声抬头一看,辨认了会儿才笑道:“哟,是超超啊,我都快认不出来啦!什么回来的?”
“哈哈,刚回来的。曾越早回来了吧?”
“嗯,回来一个月啦。”
说着不等他撸起袖子帮忙,奶奶就转头喊:“越越,超超回来找你玩啦!”
曾越闻声出来,一看也是认了会儿:“孙超?”
年轻人正是曾越的儿时玩伴,叫孙超。
曾、沉、朱、孙,就是凉山麓主要的四个姓氏人家。
收拾院子本来也不是多么复杂的事情,曾越表示不用帮忙,跟他到门口说起话来。两人也快一年没见了,许多话要说。
曾越打量着他,目光惊讶:“你变化可真大。”
孙超哈哈一笑,“我胖了很多吧?你直说,我可不发愁!”
曾越:“好吧,你怎么胖了这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