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他们决定,以三块钱一斤卖。
结果大富大贵还不乐意:三块钱太便宜了,不够你们跑一趟的。
但两人坚持就这个价格,主要不靠这个挣钱,只是想回馈一下这些打赏的人。
大富大贵买了十斤柿子。
付了钱之后,又问今天钓到的鱼卖不卖,主要是问那条五十二斤重的大青鱼。
得到已经卖掉的回复之后,也不是很失望:也对,今天肯定很多人问了。
又提醒他们:青鱼肉跟青鱼石要分开卖。青鱼石你们知道的吧?这么大体型的青鱼,青鱼石不小,也是一笔钱,你们别吃亏了。
叶舒表示知道。
本来不知道,今天看直播间有人解释也知道了。
之前跟吴师傅也说过了,青鱼石她要的。后台私信问青鱼石的更多,叶舒已经在物色买家了。
不过其实得等杀了鱼取出来,看看成色大小才好说。
大富大贵见他们知道,也没再说要买青鱼石,可能是对这个不感兴趣。
倒是又问:你们温室里的草莓卖不卖?也来十斤。
叶舒都纳闷了,跟曾越吐槽:“这位榜一大哥是购物狂吗?怎么什么都想买?”
曾越说:“可能是看视频里种得好吧。你也的确种得很好,看了心动很正常。”
叶舒估算了下,草莓明天摘十斤应该差不多,就让曾越答应了。
榜一大哥的合理要求,尽量满足。
柿子十斤加草莓十斤,二百三十块钱,因为还没有弄网络销售资质,只能在线上转账了。
接着他们又去问了榜二榜三榜四……这些只有柿子了,草莓实在没有那么多。
好在,其他人也不像榜一那样购买欲旺盛。
柿子打算留下十来斤自己吃,剩下的全都以三块一斤卖掉,算是半卖半送。每个人买个十斤八斤的,其实也没有多少,送礼榜从上往下问,卖完了就没了。
忙了一阵,叶舒不由自主开始打哈欠,“曾越,我好困……”
今天进山很开心、很充实,也很累,精力消耗完了,急需睡眠补充。
曾越侧头,蹭了蹭她软乎乎的脸颊,“那你先回去睡吧,我自己来就行。”今晚统计好,明早就能一起发出去。
叶舒嗯了声,仰头亲亲他,“那辛苦你啦。”
第50章
一早, 叶舒要载大青鱼去卖。
好在她的小摊车设计还是挺合理的,上面虽然是整齐的小格子,下面却有一片空间可以储物, 正好可以放得下大青鱼, 也就不用爷爷的三轮车来载了。
爷爷还是载一些自己种的蔬菜以及多养的鸡鸭去卖。离过年没有多少天了, 再不卖就来不及了。当然也载上了曾越。
三轮车前面驾驶位挤挤能坐两个人, 自从叶舒有了自己的小摊车, 曾越就跟爷爷一起坐在前头,也不用在后面独自吹冷风了。
到了镇上, 叶舒直接给吴师傅打电话。
开饭店的也是一早起来准备,何况又提前说过的, 吴师傅很快就精神抖擞地出现了。
吴打着手电筒往小摊车下一照,看见圆滚滚、胖乎乎的大青鱼,又上手摸了摸湿漉漉的鱼身,喜上眉梢:“好!还挺有活力呢!我叫人来运走,姑娘你跟我过去?”
毕竟这会儿天还没亮, 光线不好,还得到饭店里灯火通明之下好好看看。
价格也需要商议。
叶舒也觉得这人多眼杂不好说话,何况这么大一条鱼搬来搬去也费劲,索性道:“吴师傅,要不我直接开车到你们饭店吧。”
吴师傅笑道:“那更好了,还少搬一道!”
曾越不放心她自己去,及时开口:“我跟你一起。”
叶舒点头:“也行。”
于是曾越跟爷爷说了声,被吴师傅载着在前,叶舒开着小摊车跟上。
吴师傅的饭店叫“新阳饭店”,他自己开的,也是自己做大厨, 已经开了三十多年,平日提供家常小炒,也能承接酒席,虽是在小镇,但名声不错,谁家要办酒的首先想到他家,算是做到了小镇第一。
饭店门头、内外装修跟小镇一样,颇有历史感了,不过打扫挺干净的。
吴师傅叫了两个年轻力壮的店员出来,把大青鱼小心搬进去。
直接搬到后厨,打开所有灯光,仔细检查鱼嘴、鱼鳍、鱼鳞,确定无碍。又把鱼刚拉出来的新鲜粪便闻了闻,确定是野生的,才满意地让人当场过称,二十六公斤。
“要放在平时,买这条大家伙我还要犹豫一下,现在快过年了,酒席多起来,正好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