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官大帝掌管着天界的福禄和吉祥,他能够赐予人们吉祥和幸福,可以保佑人们安康长寿。”
雷栗身为土生土长的大佑朝人,自然比周毅更熟悉三官,边在堂屋门口上挂络子边说,
“‘天官赐福,百无禁忌’就是一句祝福的话语,意思是祝愿你有天官大帝庇佑,福运康健常伴,日子平安顺遂,面对何种情况都能迎刃而解。”
“而在正月十五这一天,天官大帝会降临人间降下福祉,人们便通过挂福字、贴‘吉庆有余’‘天官赐福’字样的红联,以及祈福来祈求大帝的庇佑。”
“是哩。”
外阿婆坐着用彩绳做络子,“前些年没银子,连来县城庙里拜一拜大帝都难,现下有了就得好好过节,多添些福气,日子就越过越旺了。”
她旁边已经打了好些,五颜六色的,有一炷香、朝天凳、象眼块、方胜、连环、梅花、柳叶花样的,还有攒心梅花。
这也是上元节习俗之一。
将五颜六色的络子挂在人腰带上、树上、窗棂和床帏上,以取悦降临人间的天官大帝,就会多降一些福运下来。
有钱的人家还会配以彩穗、玉坠或者金银,喜庆吉祥又富贵。
络子也不只是上元节祈福才做。
平日里村里乡下的妇人夫郎们也会用彩绳打许多络子,送到镇集、县城里卖,五文钱十文钱一根也不贵,县城里的人尤其喜爱。
络子能坠在车轿、窗棂、扇子把上做装饰,或者做大了用来装扇子布巾手帕,还能好几条连坠在腰带上。
外阿婆出街上逛时,就看见有大户人家的小姐夫人用络子装饰腰身,回身挪步之间,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很能显出气度风范来。
不过雷栗嫌弃络子花哨累赘,干活不方便不爱用,就是娘叫了,也只在腰带上挂一个不太花哨的,周毅对这些装饰品就更不感兴趣了。
“还有中元和下元,地官大帝和水官大帝的时节也要过好了。”
柳叶儿跟她一起打络子,但手艺没外阿婆那么熟练。
她以前在乡下村里时,每日要忙活地里,又要打草喂鸡和猪,还要放牛、管雷栗挖回来的药材,空闲就给雷栗做鞋子补破了的衣衫,没什么时间打络子。
外阿婆家人多,地里的活和日常家务有人分担,打络子做绣活的时间就多些,动作娴熟还新学了不少花样。
但在村里,不是年节的时间,也少有姑娘哥儿在身上挂络子的,一是妨碍干活,二是容易刮出线不平整,三就是太显眼,过俏了惹人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