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第191章(2 / 2)

我瞥见,接下来的四十分钟里,三个行色匆匆的人前后自教堂外走来,他们不约而同地走向青年,拉着青年走到旁边私下交谈;青年每次都是表情平静、姿态沉稳地听完来者叙述,然后三言两语地低声吩咐几句,来者就在一连串点头后匆忙离去。

这一幕前后重复三次,可能是葬礼相关的某些事宜需要有人拿主意。

其中有一回,青年交代完事宜,他刚好对上我打量的视线,他很友好地朝我微笑点头,然后又回到之前的圈子继续与人交谈。

他看上去很擅长与人沟通,无论是有些年纪的老人、亦或是衣着朴素的妇人,青年好像都能跟对方聊上几句;我甚至感觉,在这四十分钟里,青年已经跟教堂里的每一个人都交流过至少一次。

总结一下,这位年轻的伯爵令我想起mba与emba项目的学生,那些工作多年、且具备一定管理经验的职业经理人,因为青年表现出的沉着冷静与精明干练;他也令我想起那些穿着昂贵双排扣西装、头顶永远带有发胶或发蜡的企业家,成天出没各种宴会与沙龙,觥筹交错之间便谈成一笔生意,因为青年表现出来的善于社交。

我见过很多这两种人,一桥大学与产业界联系紧密,我就算再怎么孤僻,我也不免要打交道这两种人。

经理人也好,企业家也罢,他们大多数都是充满自信,其中很多都自信到自负的程度;常年发号施令的经历,这也会令人变得强势且充满掌控欲;关于这两点,青年倒是完全没有表现出经理人与企业家惯有的缺点。

如果非要给他挑些刺...他的言行举止表现得太过完美,看上去,他的每一个表情与动作都经过专门训练,恰到好处的同时也显得有些虚假...世家贵公子的惯有作风。

心中暗自生成印象标签,同时,我也忍不住轻叹一口气;视线移向灵柩的方向,此时,排队道别的人已经不多,我从这里可以清楚地看见十字架下的灵柩。

理查德与...他是完全不一样的人,理查德可没有这种社交蝴蝶一般的能耐。

说起来,我是不是还没有询问伯爵的名字?

(未完待续)

第133章结局2:黄粱一梦(下)

晚上,克莱蒙德宅,客房

这真是一个残酷的玩笑,时隔半个世纪,我又住到当年的那间客房,我第一次来英国时居住的那间客房,位于三楼的那间客房。

我环视着这间不大的客房,墙壁还是当年的米黄色,书桌、衣柜和床铺似乎都被换成新款,看着完全没有熟悉感。

如果不是出于做客的矜持,我真的很想提出换房间;可惜,我终究还是个内敛的日本人,我做不到那样给人添麻烦,客房住人也是需要准备与收拾,仆人们今天已经是肉眼可见地忙得脚不沾地,我不好意思再去添乱。

死要面子活受罪,这大概就是我当下处境的写照。

视线移向窗户,窗外已然一片漆黑,窗户玻璃模糊地反射出室内的景象。

同时,脑中回忆起更早之前发生的事。

早晨,我与其他人一起参加葬礼的后半段,所有人陪伴灵柩前往墓地,见证灵柩被埋进土里,经过祷告、唱诗与覆土,最后由牧师完成祝福仪式,这样便算是结束安息礼。

按照英国的习俗,葬礼结束后,所有参与者前往死者家中进餐,名义上是感谢大家前来送行的宴席,按照我的个人理解,实际上是一个互相安慰为目标的聚会。

如果不是为了理查德留给我的物品,我九成九是不会穿着一身漆黑,然后,与另一群穿着漆黑的男女坐在一起,坐在克莱蒙德宅的餐厅,参加这种略显古怪的聚会。

不同于教堂与墓地时的庄严与悲伤,午餐时的气氛居然还挺活泼,至少,看得出来,每个人都很默契地尝试活跃气氛,方式是一个接一个地讲述自己与理查德的美好回忆。 ', '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