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队,现场已经勘验完了, 除了那块带有血迹的手表,还发现了一根麻绳,经比对就是勒死刘晴的凶器, 再就是这些带血的鞋印。”方正昨天才从省里培训完回来,早上刚到单位, 还没来得及跟陈远洲汇报,就被叫到了现场。
“这段时间学习收获不小吧?”陈远洲看着方正。
方正点点头,拨了拨他的自来卷,“对痕检工作有了新的认识。”
“说说你的看法。”陈远洲指着地上的一串血鞋印。
方正:“这是一双男士皮鞋,鞋码是四十三码,根据鞋印可以看出, 左边鞋底要比右边磨损严重一些,这可能是因为走路姿势的原因,使他身体重心偏向左侧,进而导致走路姿势不对称。”
“如果是这样,那现场的脚印也应该是左边比右边深才对。”陈远洲说道。
方正:“这也是我觉得奇怪的地方,现场这些脚印,左右两边的深浅几乎是一样的。”
陈远洲又在现场转了转。
这所教学楼是工大建校最早的那批教学楼之一,因为年头太久,于是学校就利用暑假时间进行修缮。虽然是暑假期间,但是怕留校师生误入造成安全事故,所以四周都有围挡,也竖了“正在施工”的牌子。
目前教学楼只有一个出入口,根据脚印来看,凶手也是从这里进出的。
勘查完现场,一行人回到刑侦队。
陈远洲没见到赵无双的身影,林寻一说他现在情绪有点不稳定,再加上回避原则,就让他待在了值班室,还说他妈也在值班室陪着他。
陈远洲已经听邓回说了手表的事。那是一块价格不菲的名牌手表,谭立新第一时间带人去查了手表的主人,当时机电学院的副院长曹涵正好在学校,他一眼就认出手表是机械工程专业教授赵墨林的。
赵墨林已经坐在询问室里,谭立新正带人问话。
陈远洲在外面看着,赵墨林全程都很淡定从容。
江铭说手表上的血迹已经检测出来,和刘晴的血型相吻合,赵墨林本人也承认手表是他的。
林寻一立马看向陈远洲,“我觉得赵老师不像这样的人。”
昨晚在人民饭店的时候,林寻一其实见到了赵墨林。
当时他正准备跟赵无双去吃煎饼果子,赵墨林也刚好从包间里出来,赵无双就给两个人互相介绍了一下。
赵墨林给林寻一的第一印象就是特别的温润儒雅,跟赵无双吊儿郎当的样子完全不同。
林寻一本来想说那瓶酒的事,可赵无双当时拦着,没让他说。离开后他还有点后悔,就想着尽快把钱凑齐还给赵无双。
没一会儿,谭立新也从询问室里出来。
谭立新说那块手表确实是赵墨林的不假,但是手表已经丢了有一阵了。至于昨晚,赵墨林说他跟几个朋友在人民饭店吃饭,九点多才散场。他把妻子送回家后,确实回了学校,但他是回去取实验报告,他今天原本计划去省里开调研会。
“因为报告有些问题,他就在办公室里修改了一下,走的时候是十二点二十分。”谭立新看着笔录。
邓回惊讶:“这不正好和刘晴遇害的时间对上了?”
谭立新点点头:“他说他去学校和离开的时候门卫都看见了,除此之外就再没碰到其他人,我已经让姜越去找门卫了解情况了。”
方正说现场的鞋印和赵墨林脚上的皮鞋鞋印一样,码数也能对得上,但是赵墨林脚上这双是新鞋,所以鞋底还没太磨损。
邓回忽然想起来一件事:“我听双子说过,他说他爸就爱穿一个牌子的皮鞋,所以家里有好几双,就连办公室都有备用的。”
很快姜越就从学校赶回来。他说门卫已经证实,昨晚赵墨林确实去了学校,离开的时间也能对上。
他说他又去了赵墨林的办公室,还在他办公室的柜子里发现一双皮鞋,鞋底虽然被清洗过,但是还能看到少量血迹,已经送去给江铭化验了。重点是鞋底的磨损程度和案发现场的一样。
很快鞋底的血迹也检验完,也和刘晴的血型吻合。
“怎么会这样啊!”邓回挠了挠头,现有的证据全都指向了赵墨林。
赵无双不知道什么过来的,他情绪有些激动,坚定地认为赵墨林不会杀人。
“无双,你冷静一下。”舒湘安抚着儿子的情绪,“你不仅要相信你的爸爸,还要相信你的同事,一定会证明你爸爸的清白。”
舒湘是工大新闻传播学院的教授,今年四十七岁。她面容虽已不再年轻,但是气质依旧优雅知性。
“我相信我的先生不会做这种事,我们也会全力配合调查。”舒湘知道规矩:“无双在这恐怕会给你们添麻烦,我先带他回去,我们会一直在家里等消息,你们有什么问题也可以随时来问。”
临走之前舒湘还是有些不放心,她说赵墨林的脊椎不太好,不能久坐,如果可以的话,每隔一段时间让他站起来活动一下。
“给你们先麻烦了。”舒湘朝着陈远洲微微点头,然后带着赵无双离开。
林寻一把二人送出去,他一直看着赵无双的背影,直到看不见。
方正还在研究姜越从赵墨林办公室找到的那双鞋,虽然鞋底磨损情况能和现场发现的鞋印对得上,可他还是不明白,为什么现场的左右脚印的深浅程度几乎没有不同。
陈远洲给出答案,他说现场的鞋印很有可能不是赵墨林留下的。
他说舒湘刚才说过,赵墨林脊椎不好,这也就会导致他走路时重心会往一侧偏,进而造成左边鞋底磨损要比右边严重。
陈远洲又让赵墨林穿上那双鞋走了几趟,事实证明左边的鞋印就会比右边深一些,所以现场的鞋印并不是赵墨林留下的。
但仅凭这一点还没办法完全排除赵墨林的嫌疑,所以现在还要从源头查起,那就是刘晴为什么会遇害?是情杀还是仇杀?
陈远洲结合她死后还身中数刀的情况,更倾向于报复杀人。
可是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又会得罪谁呢?
八十年代破案还只能依靠传统的侦查手段,所以走访和排查就显得尤为重要。
陈远洲能看出林寻一对这个案子的重视,他让林寻一带队,并交代道:“一定要弄清刘晴的社会关系,要细致,跟刘晴有关联的人一个都不要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