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其他题材 > 被钓系影后缠上后 > 第201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第201章(2 / 2)

晏璟霖屈指叩响吧台,侍应生立即呈上冰镇的酒液。

“他能操控的奖项的评委组都打点好了。”晏璟霖晃了晃酒杯,“往后小祝手头几部戏的国内奖项,基本都稳了。庄先生在这种事上向来靠谱,我们尽管放心。”

“这倒是,国内的奖项,门道还是得摸清楚。”晏瑾年微微颔首,“国外奖项含金量虽高,可毕竟不是内娱的圈子。就说苏寄欢,当初在国际上也算小有名气,可一回国还不是沉寂了许久,近乎查无此人。”

“不过话说回来,那些国际大奖多少也算个敲门砖,有了它在国内起步总归容易些。”晏璟霖补充道,“但要想在国内站稳脚跟、长久发展,还得把本地的圈子经营好,人脉、资源,一个都不能少。”

晏瑾年顿了下,目光移向祝星亦:“caros那边稳了之后,后面的投资方也会跟着站队,不出一周就会全方位崩盘,到时候苏寄欢怕是被赔得底儿掉。”

晏璟霖跟着笑了起来,“她可不止这部剧要栽跟头,她的影视部也得跟着遭殃。依我看,她的[苏盛]时日也不多了。”

说着,她侧过身子语重心长道,“小祝,我劝你最好尽早抽身,她这次的崩盘,可不只是《琳琅》失败这么简单。”

祝星亦倒是有些好奇:“那是如何?”

晏璟霖开口解释:“我们在之前阻碍她太久太久了,如果[苏盛]再不呈出一部剧,[苏盛]影视部真的无法再运营下去。”

“我们不断切断她的投资合作方,依我对她的了解,投资方撤资后,她肯定会自己投资《琳琅》。毕竟《琳琅》确实是个独一无二的好本子,只要能成功播出,不管上星还是上网络,都会收获好口碑,[苏盛]也能打个翻身仗。”

“但我们不会让《琳琅》拍摄顺利,资金上面也好,发行上面也好,我们都会下手,让她启动不了拍摄,或者无法顺利拍摄,即便她能克服以上困难,我们也不会让她成功发行。就算她真的把所有的都克服了,这部剧上映后口碑别想有一丁点儿好。”

晏瑾年接过话茬道:“让这部由她投入太多心血的剧会扑得彻彻底底,无法起身。后面她便会一无所有,商业信誉崩塌,合作方纷纷切断和她的联系,旗下艺人也会作鸟兽散,最终落得个身败名裂、众叛亲离的下场。”

“小祝,你知道吗?对付苏寄欢,我们不会跟她对弈。”琥珀色酒液在杯中摇晃,晏璟霖笑看祝星亦道:“我们只会把她的棋盘掀翻,让她无棋可下,让她寸步难行,让她死无葬身之地。”

//

“所以……还是不行?”

“你让我想一想。”办公室里,苏寄欢疲惫地靠在椅背上阖上眼睛。

《琳琅》的前期工作已经做好了,如果只是因为投资不够而放弃,实在遗憾。

安静的办公室里只有煮茶的声音,苏寄欢想了许久睁开眼睛道:“如果真的没有办法,我来填这个钱。苏芙,[苏盛]不能再等了,我真的等不了了,我必须把这个剧拍出来拿给那些人看。我真的……不能再等了。”

苏芙按着桌子起身,她缓了许久说:“你确定你要自己顶着?这钱缺得可不少!如果《琳琅》拍出来真的有热度,我们算是赚了,如果拍出来还是毫无水花,那你……功亏一篑啊。”

苏寄欢知道自己出钱投资的后果是什么。

自己出钱去补投资方撤走的资金,意味着她要承担巨大的财务风险,一旦《琳琅》扑街,她多年积累的资本将大幅缩水,还可能导致资金链断裂,影响到整个[苏盛]旗下其他影视项目的推进。

从资本运作的角度来看,这是一场豪赌,成功的概率取决于市场的不确定性、观众的喜好以及[晏影]的动态。

《琳琅》一旦失败,“苏盛”影视部的口碑也会受损,后续也会影响其他资方对[苏盛]的投资。

一个项目的失败很容易被竞争对手利用,成为打压[苏盛]的把柄,进一步挤压[苏盛]的生存空间。

那时晏瑾年拍了一部糊剧,被嘲讽了太久太久。对于她们这个地位的艺人来说,口碑、质量才是稳住她们地位的关键点。

苏寄欢也更清楚,此时放弃《琳琅》对她和[苏盛]来说,无疑是一次战略性的溃败。

她不甘心就这样前功尽弃。

《琳琅》是个好本子,[苏盛]已经许久没有出作品,再不出一部作品去展示、巩固地位,[苏盛]影视部真的无法再扶起来。

有晏璟霖从中作梗,[苏盛]只能拿出爆款优质作品才能吸引资方的注意。

除此之外,再别的办法。

赌。

又是一场豪赌。

苏寄欢曾经很喜欢做赌徒。

10岁那年,她求苏菱带她去海外,不要再留在国内,也不要被晏氏吓得同意签约。

当她和苏菱以及其他几位亲人站在候机厅时,晏珂的讥笑在身后传来:“不出三个月,你们会跪着回来求我。我给你们保留机会,只要签过来,我会给小苏提供最高的待遇。”

那时的她攥着拳继续往前走,在海外拼搏许久拿到奖项站在领奖台的那天,她知道她赢得风风光光,漂漂亮亮。

后来到了18岁,她赌回国会有更广阔的前景。即便回国后晏珂又开始出手阻挡她的发展,她还是选择继续坚持下去。

直到19岁那年,她掌握了一些资源,她开始赌建立[苏盛]会让她有更好的未来。她跟苏菱谈了四个小时去建立[苏盛]的意义和价值,希望苏菱同意这个计划并立即执行。 ', '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