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朝床上一倒,表情显见地十分郁闷。
这算不上搬起石头打自己的脚。
姜从珚实在想笑,只是一笑就肚子疼。
“……”
——
学习汉字不是一件小事,前期准备工作诸如造纸、印刷课本、修健教室等就需要不少时间。
姜从珚大概列了计划表,见了刚到王庭的队伍,先把各项杂事安排下去,又着手安排勘探的事,继续扩大各个作坊的规模,尤其是冶炼作坊。
王庭土地有限,她已把部分产业安排到了土默川,那边能种地,人口多劳动力足,交通也方便,还有若澜照管着,再合适不过。
张徇偶尔过来跟她交接,但大部分时间都是闲着的,他便自己骑着马在王庭闲逛。
一路上,他看到放牧的牧民,游戏的儿童,勤练弓马的少年,热火朝天的作坊,还有大队的鲜卑骑兵在训练……整个王庭生机勃勃,几乎看不出遭受暴雪的痕迹,跟羌族、匈奴那边的情况截然不同。
为了防备边境上的胡人,还没开春大哥就带人出关暗中察看胡人的情况,结果是他们遭受了惨重的损失,冻死了许多人口和牛羊。
张徇在心中默默比较,此消彼长之下,鲜卑必定会再次扩张自己的势力。
他正思索着,忽觉一道视线落到了自己身上,顺着方向看过去,是个骑马的鲜卑女郎,看着衣着不凡,十分年轻。
张徇礼节性地朝她点了点头,正想继续前行,对方驾着马过来。
“你好。”
对方说的竟还是汉语,张徇惊讶挑眉,对这女郎生出两分好奇。
第129章 这一天天的,除了打架……
“你好, 在下张徇,是你们可敦的兄长。”张徇道。
只是对方好像还不太熟悉汉语,听完他的话,凝神思索分辨了t会儿, 然后操着略带口音的汉语说:“哦, 我知道了, 你是阿珚姐姐的阿干。”
“你真好看长得, 跟阿珚姐姐像。”女孩儿一字一顿地说出这句话。
张徇没想到她一上来就夸自己好看, 眼神更是十分直白地盯着自己, 但她眼睛清澈,只有单纯的好奇和赞美,并不让人觉得冒犯。
“你叫什么名字,你是阿珚的好朋友吗?”张徇主动问,特意放慢了语速。
她听懂了“名字”、“阿珚”、“朋友”几个词。
“我是兰珠, 是好朋友, 我们。”兰珠回忆着前段时间会学的词汇,努力将这些奇奇怪怪的词汇成完整的话。
张徇并不介意她说话不利索,反而对这个鲜卑姑娘很好奇,她看着不像混血,身份应该也不低,竟然会主动学汉语。
“你的汉话是跟阿珚学的吗?”
“啊?”
见她好像没听懂, 张徇耐心地放慢语速重复了遍, “汉话,阿珚, 学习。”
兰珠大概明白他在问什么,点点头,“嗯嗯, 阿珚姐姐,兕子、阿椿、阿榧,学习。”
头一次跟人这么说话,张徇觉得还怪有意思的,继续问。
兰珠的汉语不利索,但只要说出几个特定的词汇,她意会到意思,竟也能回应。
张徇问了些她跟姜从珚的事,侧面打听出两人关系确实亲密,阿珚在王庭经营得很好,他还不动声色地问了拓跋骁,得知他正重用张铮帮他训练军械兵,再次证实了自己的猜测。
兰珠对张徇也很好奇。
除了姜从珚带来的,她还没见过别的汉人,尤其是大家族培养出来的公子。
阿珚姐姐是从中原来的,她带来好多她从没见过也没听过的东西,还送了自己好看的胭脂,香香的香膏,精美的首饰,漂亮的丝绸,还有好多好多好吃的食物。
在她的想象中,中原应该是个丰富多彩的国家,听说那里有高大精美的宫殿,让人眼花缭乱的街市,温柔如水的漂亮姑娘,端正温雅的郎君,他们跟鲜卑人很不同。
兰珠从没去过,实在很难想象出那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度。
阿珚姐姐让她对中原姑娘有了认识,见到张徇才明白汉人称赞的郎君该是什么样子。
两人一边说话,一边骑着马慢悠悠地在草地上闲逛,兰珠还热情地给他介绍王庭的情况,尤其是姜从珚来了之后建起的作坊。
遇到实在听不懂的,用手比划比划,竟也能继续说下去。
张徇脾气温和,耐心地听着,时不时微笑回应,兰珠想,果然是阿珚姐姐的阿干,比何舟他们好相处多了。
有时她去找他们聊天,他们一个个都躲着自己走,因为一两句话意思不对还跟她急,哼!
——
离春季大会已经过去十多日,各部陆续有人离开王庭。
这一次大会,姜从珚的糖名声大噪,许多人都等不及要跟她换,但她库存实在不多,还要预留先前约定好给各家贵族的,每部只换到了一点点,实在不过瘾,跟她约定过几个月还要来换糖。
各部首领则被拓跋骁要求多留些时日,说后面有事要宣布。
众人一开始以为拓跋骁要说柔然的事,没想到这一日上午,拓跋骁把大家聚到王帐,问,“慕容部叛乱,你们怎么看?”
底下人便七嘴八舌地说起来,无一例外全都在谴责慕容鳍,同时还不忘表忠心,说自己绝不会像慕容鳍那样背叛王的。
“这几日本王考虑了许久,为了防止再发生慕容部那样的事情,本王决定对你们每个部族的首领和将军进行任命。”拓跋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