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时空穿越 > 北宋穿越指南 > 北宋穿越指南 第153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北宋穿越指南 第153节(2 / 2)

进士们入内拜见皇帝,这次不用再跪,只需作揖即可。

当然,如果皇帝有临时敕书颁布,状元需要带着众人跪领。因为闻喜宴上的临时敕书,意味着皇恩浩荡,这届进士必然授官更多更重。

众人按照甲第排座次,朱铭坐在第三位。

赴宴官员不多,都穿着紫袍,大晟府词人却来了十几个。

还有御用画手陪宴,比如张择端什么的。

一开场便是赐诗,宋徽宗亲自作诗,赐给新科进士。

状元首先答诗,文采斐然,众人喝彩。

榜眼跟着答诗,略显平庸。

随即轮到朱铭,宋徽宗开口道:“你那八首诗词,俺已读过了,今日答诗,可不能差得太多。”

大晟府词人们,纷纷看向朱铭,大都盼着他出丑。

因为朱铭昨天在集英殿的回答,实在太伤人了,竟把大晟词人全部斥为佞臣。

第150章 刚烈人设

大晟词人的反应,宋徽宗瞧得明明白白。

这位皇帝,看热闹不嫌事大,而且故意激化矛盾,竟然又说:“万俟卿,你去为他研墨铺纸!”

万俟咏早就已经躺平,对此毫无心理抵触,当即离席去给朱铭研墨。

可他作为大晟词人之首,受到如此对待,其他词人都义愤填膺。他们不敢埋怨皇帝,只敢把怨气算在朱铭的头上。

万俟咏将墨水研好,一边铺纸,一边说道:“我只是幸臣,并非佞臣。一字之差,谬以千里,阁下莫要毁谤。”

朱铭拱手:“抱歉了。”

万俟咏低语道:“我不招惹谁,也望君莫要再污我。”

“一定。”朱铭感觉此君很有趣。

一个非常纯粹的……日子人。

铺完纸张,万俟咏托笔递出:“请。”

“多谢。”朱铭接过毛笔,挥毫写下改好的诗句。

写罢,搁笔。

万俟咏捧着那首诗,趋步拿去交给皇帝。

宋徽宗当即吟诵道:“丹墀对策三千字,金榜题名五色春。圣上喜迎新进士,民间应得好官人。琼林宴起厅事近,正安乐落矢志生。所愿堂堂尽忠孝,毋劳滚滚役风尘。”

“好诗!”状元何粟拍手大赞。

皇帝吟诵的声音太小,也就前十几名听得清楚,考三十多名的秦桧都不知在念啥。

宋徽宗微笑颔首:“虽平仄稍误,却属应制佳作。传下去吧,且饮且读。”

这位皇帝写诗很勤快,每次琼林宴或闻喜宴,他都要亲自赋诗一首,然后让进士前三名答诗。

十多来年,朱铭这首,已经称得上第一。

前两句描写殿试和唱名,第三句还在写皇帝,第四句就开始写进士的责任,应该做一个对得起百姓的好官。

第五、第六句又应景,都是在写闻喜宴,却已开始表达志向。“厅事”就是做官办公。“正安”之乐乃御宴雅乐,有鼓励官员报效国家的寓意。继而引出最后两句,不但是朱铭在自勉,也是劝诫进士们要不辞辛劳“尽忠孝”。

切题,应景,扬志,载道。

对一首应制诗来说,堪称完美,把只知拍马屁的大晟词甩出八条街。

万俟咏站在宋徽宗旁边,默读数遍,无话可说。他也想写这类诗词,但他没资格,他并非进士出身,只能在其位谋其事,老老实实讨好皇帝。

他心里只剩下羡慕,还有一丝丝佩服。

御药院被分权之后,依旧全程参与殿试事务,包括今天的闻喜宴。油水很足,今天的宴席,耗钱五百万,太监们能捞到不少。

皇帝宣布正式开席,而御药院的太监,奉命誊抄三人答诗,抄了数十份传给所有进士。

新科进士们读罢三首诗,皆以朱铭之诗为最优。就连秦桧,此刻都佩服朱铭的诗才,换他来作不可能写得更好。

因为有题材和内容限制啊。

白崇彦坐在非常后面,喝了十几杯酒,朱铭的诗终于传到他手里。

白崇彦举杯遥望朱铭,心中生出感慨。

两年前,朱铭父子还寄居于草屋陋室,靠卖湖笔给他赚钱谋生。而今却已坐在天子近前,还能写出如此励志的诗句。

喝了一阵,宋徽宗忽然问:“何爱卿,听说你兄弟三人皆中?”

何粟连忙拱手:“托官家洪福,臣等兄弟侥幸得中。”

宋徽宗说:“把你兄弟都叫来。”

太监立即喊道:“宣何家兄弟近前!” ', '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