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时空穿越 > 北宋穿越指南 > 北宋穿越指南 第224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北宋穿越指南 第224节(1 / 2)

(' 这三万陕西军队,当然是从汉中路过,汉中老百姓又被强征粮食。

西乡县刘家被逼得破产,主要就是受此影响,去年征收的和籴钱太多了,每个县非得选一家富户弄破产不可!

起因是宜宾、泸州地区的蛮夷,盐井被汉人逐渐侵占,就算盐井还在夷人手中,也往往被官府征收重税。

本来就长期存在矛盾,泸南安抚使贾宗谅又横征暴敛,还无端杀死一位夷人首领,终于激起十万泸南夷造反(贵州北部的蛮夷也参与进来)。

直至现在,叛乱才得以镇压。

三万陕西兵还在四川,明年返回之时,肯定又要在汉中征粮补给。

“都怨奸臣擅起战端!”西乡士子余大渊愤懑道。

兴道士子王昶说:“还有那泸南安抚使,朝廷让他去安抚夷人,他却逼得十万夷人作乱。若非征敛过度,那些夷人怎会造反?”

朱铭叹息:“官家信任奸臣,我又有什么法子?”

调去四川平叛的,有不少是精锐西军。那三万西军若不调走,估计跟西夏作战能更顺利,宋代对外大战总是能闹出各种幺蛾子。

这次泸南夷造反,狠狠扇了宋徽宗一巴掌。

因为蛮夷攻占梅岭堡抓了宋徽宗的妹夫,睡了宋徽宗的族妹(未出五服)。宋徽宗颜面无光,这才不顾西夏战事,硬生生抽调三万西军去四川。

而闹出那么大乱子的贾宗谅,只是被罢免而已,甚至能带着贪污的钱财回家。

众士子一通臭骂却又无可奈何,一个个都在喝闷酒。

西乡首富之子卢衡,几杯酒下肚也抱怨起来:“西夏打仗要俺们给钱,修栈道平乱也要俺们给钱,西军过境还要俺们给钱。看着吧,明年春天西军回程,又得给一大笔钱才行!”

士子黄晟说:“你卢氏家大业大,九牛一毛而已,俺家才是过得困难。”

“俺家的钱是多,可摊派得也多啊!”卢衡郁闷道。

西军过境,洋州只是被波及,兴元府那边才叫倒霉,沿途百姓被骚扰得不轻。

朱铭陪着他们喝酒,心中却另有计较。

泸南夷刚开始造反时,人数并不是太多。整个四川的军队,磨磨蹭蹭几个月,居然只能召集一万余,还被蛮夷打得节节败退。

这特么得烂到什么程度啊?

恐怕只需三千精锐,再就地招募一群杂兵,朱铭就能快速占领四川。

“唉,不提这些忧心事了,”令孤许说道,“大郎派人送回来的《道用策》,洋州城士子多有传抄,便连西乡县都传过去了。吾等组建道用社,已有数十位士子入社。”

朱铭好奇发问:“道用社都做些什么?”

卢衡说道:“百姓日用即为道,自然多看多想,琢磨出道理来,然后化为民用。”

“可有做出什么民用之物来?”朱铭问道。

王昶笑道:“弘道兄,把伱的宝贝拿出来吧。”

席间有位士子叫杨昌言,字弘道,他放下酒杯,从包袱里掏出一个……罗盘。

朱铭疑惑道:“就这个?”

杨昌言说:“此旱螺也,非是水螺。”

北宋已经有罗盘了,称为“地螺”,风水先生经常使用。用线把磁针悬空下方放置盘身。

行军或者行船,则使用指南鱼,将磁鱼放在水中,但难免摇晃导致误差。

一直到明代中期,中国的航海指南针,依旧广泛使用水浮法。

这导致后世的学者,认为旱罗盘是从西方传来的。直至出土了南宋瓷俑,瓷俑手里居然抱着旱罗盘,说明至少在南宋就已经出现。

朱铭拿过罗盘瞅了瞅,八卦什么的他认识,其余就不怎么看得明白了。

传说赖布衣在天地龙盘的基础上,还引入星宿发明人盘,也不晓得是真是假。这个时候,赖布衣应该还在穿开裆裤吧。

杨昌言说道:“家父喜好风水,在下得了《道用策》,便觉风水也是道,螺盘也是百姓日用之物。原有的悬针螺盘太过粗大笨重,且遇风摇晃不定。于是俺就想方设法,将螺盘变得更轻便。以前的螺盘,俺称之为水螺、悬螺,这种螺盘则是旱螺。”

“是挺有用的,行军打仗,扬帆出海,皆可使用此物,”朱铭赞许道,“你可以拿着罗盘去东京,家父带你去进献给官家。”

杨昌言大喜:“谢过朱太守!”

在场许多士子,都露出羡慕的表情。

一个叫文正同的士子,拿出小瓷瓶献宝:“俺改进了馏器,又加入香木,蒸得蔷薇露久香不散。”

朱铭哭笑不得,旱罗盘还挺有用处,这位老兄改良香水工艺是什么鬼?

他拔开木塞闻了闻,果然香味扑鼻,比郑元仪平时用的香水更浓郁。

当然还得鼓励,朱铭赞许道:“此物极佳,可否赠我一瓶?”

文正同得了夸赞,当即说道:“太守尽管拿去,俺家里还有不少。半年前,俺开了个香露作坊,专门生产各类香露。”

“嗙!”

又有一个士子,从地上拿起包袱,砸在桌面发出巨大声响。

这厮抽出长柄大剪刀:“俺学了杠杆原理,晓得力臂越长越省力。所以就把剪刀改了,刀柄改得很长,尾端还有弯钩防止夹手。此剪可以用来修剪树枝,果树、桑树、茶树都可以,俺且叫它桑剪。”

“好东西!”朱铭拍桌子叫好。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