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时空穿越 > 北宋穿越指南 > 北宋穿越指南 第502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北宋穿越指南 第502节(1 / 2)

(' 大宋在各个州府搞国营酒厂制度,导致州府城市的大型帮会,有一个算一个全都参与酒类走私,并且还跟巡检系统狼狈为奸。

朱国祥又问起其他商业事项,高俅迅速指出各种税收漏洞,估计以前是个偷税漏税的惯犯。

朱铭朝老爸眨眨眼,朱国祥不着痕迹的点头。

朱铭再问:“你对鬼樊楼可有了解?”

高俅不屑道:“一群沟渠里的烂耗子而已。”

“你来协助剿灭那些烂耗子。”朱铭说道。

高俅拱手解释:“元帅,耗子虽贱,却多不胜数。东京地下沟渠众多,横竖贯穿四通八达,就算派兵一两千也难清除。”

“一万兵,够了吗?”朱铭问道。

高俅一怔,下意识点头:“绰绰有余。”

鬼樊楼,又称无忧洞,也即东京下水道。那就是一个地下城市,从北宋开国初年便存在,大量非法之徒躲在里头,经常跑到地面来诱拐儿童、绑架妇女。

许多小孩,完全在地底长大,三观已经扭曲。

男孩子,聪明的做扒手,强壮的做打手,又笨又弱的弄残了去乞讨。

女孩子,听话又漂亮的,卖到地面做妓女,不听话的就在地底接客。

朱铭大军围城期间,这些烂耗子经常出洞抢粮,破城当日也在趁火打劫。

现在全城粮食管控,需要凭户口买粮,烂耗子们被搞得难以存活,近段时间治安案件频频发生。

赵鼎那里扛不住压力,而且也抽不出人手去管,只能请求朱铭发兵清剿。

朱铭先派数百士兵进去,发现里头实在太大了,弯弯绕绕如同迷宫。而且,那些烂耗子有人通风报信,总能在关键时候进行转移。

朱铭说道:“你以前是太尉,管着东京禁军。那些禁军鱼龙混杂,肯定跟地面会社有来往,也跟地下的烂耗子有交情。把这些禁军都利用起来,以往罪责可以不追究,现在立功还能拿赏钱,供出的地上地下窝点越多越好。具体清剿,你不必插手,我会派兵下去。一万兵不行,那就两万兵!”

高俅嘀咕道:“两万精兵,别说人形耗子,便是真耗子也能杀光。”

“我不仅要清剿地下,还要清剿地上,”朱铭吩咐说,“你的任务,就是让旧宋禁军,供述指认地上窝点。开封府也会配合,保甲长带着街坊层层布控,让那些混账上天无路、下地无门!”

北宋一百六十多年,清剿过无数次下水道,经常几百上千的出兵却对地下世界毫无办法。

清理无忧洞,只管上面不行,只管下面不行,上下一起管也难奏效。

需要上万精兵扫荡下水道,需要知情者供述地面窝点,需要街道办来搞百姓联防联控。

三管齐下,方可建功。

高俅领到差事,立即兴冲冲回家,召见自己以前的部下。

那些禁军都被遣散了,现在属于无业游民,自己找营生过日子。

而高俅开出的条件,却是立功可以领赏钱,立大功还能编入五城兵马司。

一个个听了都兴高采烈,各自跑去打听消息,很快就闹得满城皆知。这个其实无所谓,消息肯定是要泄露的,因为朱铭要搞出的阵仗太大。

五城兵马司正在组建当中,大明村出身的蒋勇,担任兵马司都指挥使。

一千四川兵调充进来,作为五城兵马司的骨干,再招一千五百东京本地人当兵——全是外地人不行,不熟悉城内外情况。

他们组建之后,第一件事便是清查城内外社团帮会,高俅带着老部下指认各处社团窝点。

开封府也发布告示,鼓励群众举报可疑之人。

同时还宣布,手里没有命案者,到官府自首可以免罪。若是立功,无命案者可受赏,有命案者可从轻处罚。

接连数日,城内外鸡飞狗跳,到处都在抓捕帮会成员。

先让耗子们在地面无处藏身,逼到地下之后再大军清剿!

第508章 地下世界

既然工商业萧条,大量百姓失业,那就瞎折腾找点事做。

清剿地下世界,似乎只跟治安有关,其实还可以搞成民生工程。

东京的下水道系统再厉害,也经不住人为破坏。比如居民随意改建住宅,侵占河道,破坏暗渠。又或者贪图便宜,把大量垃圾往下面扔。

因此,开封经常内涝,那是下水道被堵住了!

还有官府管理不畅,许多下水道的出入口都臭气熏天。再加上垃圾、泥沙淤积,不少路段洼成臭水塘子,严重影响市容和卫生状况。

在朱铭的建议下,朱国祥亲自签发公文,勒令开封、祥符二县,协助工部征调一万民夫,跟在一万士兵屁股后面清淤,把整个东京的下水道都给疏通。

这些民夫没有工钱,而且需要自带工具,朝廷只管每天两顿饭。

并不强征,自发报名。

没有稳定工作的东京市民,为了每天那两顿饭,一窝蜂的跑去报名参加。人数绰绰有余,最后还得筛选,体格太弱的给剔除掉。

“开封沟渠分明暗两种,明渠有八字水口,暗渠皆与水口勾连……”

工部侍郎何昌言指着沟渠图纸说:“开封城外的四条河流及三条护城河,皇城外四条大道两侧水渠,还有城内凝祥、琼林、金明、玉津四大池,这些都是沟渠的关键节点。将军可先关闭暗渠各处出口,第四批士卒从皇城外进入……”

何昌言是江西人,因为弹劾蔡京,五次贬官又五次入朝而且熟悉中央和地方的实际工作。

朱国祥觉得此人不错,令其继续做工部侍郎。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