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时空穿越 > 北宋穿越指南 > 北宋穿越指南 第747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北宋穿越指南 第747节(1 / 2)

(' 大明新朝的那些爵位,相比宋代可以世袭。可是,不但要爵位递减,而且食实封降得飞快。或许两三代之后,勋贵的子孙还是侯爵、伯爵,但除了品级固定工资之外,已经不再有别的什么好处。

也就说起来好听而已,想要获得食实封,就得自己为朝廷立功!

御前会议开完,重臣陆续离开,精神都变得振奋了许多。

父子俩没有当过皇帝、太子,国家制度法律得慢慢完善,这次借着大案就完善了一拨。

整体来看,大明朝廷每年的官吏俸禄开销,其实是比北宋更低得多的。而且把各种福利取消,一并折算为钱粮,还能杜绝许多违规操作,并且减少相应的官吏数量。

那些福利物资,让官员们自行购买,也可以让市场更加规范。

另外,恩荫官的路子被堵死,就算大明今后真出现冗官,也绝对没有宋朝那么严重。

接下来还要修改《大明律》,这玩意儿估计得朱铭死亡才能彻底定型,然后历代皇帝再搞出一些补充条款。

等到所有人离开,太监也自动退下,朱国祥突然来一句:“洪武六年底,我正式退休吧。”

朱铭点头:“也行。”

这下反而轮到朱国祥惊讶:“你居然答应了?”

朱铭说道:“这次打击贪腐,事事都让我做主,你哪还有半点皇帝威信?你故意的吧?”

“嘿嘿。”朱国祥得意一笑。

查处全国官员总数的十分之一,几乎已经到达极限了,再查下去必定天下大乱。

朱国祥觉得很累,打死不愿再当皇帝。

“徐敷言那两个儿子,实在过于无辜,今后找个机会给他们复官吧。”朱国祥叮嘱道。

朱铭点头说:“被无辜牵连的官员,我已经记录下来了,每年复官那么几个。但不能搞得大张旗鼓,免得影响打击贪腐的效果。”

朱国祥问道:“李邦彦落马了,补谁为阁臣?”

“工部尚书赵佺,”朱铭说道,“此人把水利搞得不错。这次工部被查了许多官员,赵佺居然没有贪污。如此清廉能干的大臣,应当予以嘉奖提拔。”

朱国祥又问:“谁来接任工部尚书?”

朱铭笑道:“秦桧就不错。他的能力极强,肯定能胜任这个职务。而且工部油水多啊就看他什么时候伸手,我可不信他能忍得住!”

朱国祥说道:“那就让孟昭转任刑部尚书,再给他加官作补偿。胡安国升任礼部尚书,另外把赵鼎、李纲、令孤许等人召回六部做侍郎。”

父子俩讨论着各种善后事宜,查处贪官的行动还在继续。

很快,俸禄调整方案,以诏书的形式颁布,一定程度稳定了官员之心。

特别是爵位相关调整,高级将领们特别高兴。

人人都想着食实封万户,封邑每月折钱三百贯不算什么,他们想要的是“万户”那个荣誉称号。

北宋时期,食邑万户属于亲王级别,而食实封则为食邑的十分之一。如果不断立功,食实封基本到了三千户就不涨,达到五千户食实封的属于凤毛麟角。

李宝、张广道等人,极有可能食实封万户,等于是碾压了北宋所有勋贵!

第768章 火树银花不夜天

有些人度日如年,总算盼到了元旦。

无数官吏相约喝酒,庆祝劫后余生,饮到动情处泪流满面。

杀头、流放、坐牢的官员,占到全国官员总数的12%。

再加上获罪的士绅商贾,以及被牵连的官民家属,总共有三万多人遭到流放。

就连对马岛、佐渡岛,都各自流放了几百人过去。

被流放的文武官员,全部采用镇远堡模式。视当地环境的恶劣程度,确定kpi人口基数,并在此基数上进行计算,每繁衍或归化多少汉民,他们就可以离开流放地。

德兴。

退休首相张根也是长吁短叹,他那几个儿子教得好,并且自家也非常有钱,并没有遭到查处。

但张根的堂兄弟一家,却是杀头两个,余者皆被流放。

德兴张氏的姻亲吴氏与应氏,各有一支抄家流放,其中还有一个掉脑袋的。

有罚就有赏,张根的儿女亲家吴点,被查出来是个超级大清官。(吴点是李纲的舅公的学生。)

此人在前宋曾经申请退休,身为越州通判,却连回乡路费都没有,一直客居异地教书度日,等赚够了路费才回到老家。

大明开国之后,吴点被张根举荐做官,身为知府同样分文不贪,而且还捐出俸禄资助义学。

在遍地贪官的当下,这样的清官实在罕见,朱国祥下令赏赐三百贯,并且通报全国宣传其品德。

然后,吴点就趁机辞官了,因为他年龄比张根还大。

绕道德兴拜访儿女亲家,吴点感慨说:“自古整顿吏治,未有如今朝这般铁腕者,一扫前宋之腌臜污秽也!”

张根说道:“太子还是操之过急了,各地官府被搞得无法处理政务。”

吴点却摇头说:“非也。刮骨疗伤岂能不大伤元气?可长痛不如短痛,正该趁着国朝初立,把官场贪腐之风杀一杀。”

从理智上,张根认同此言,打趣道:“圣与兄却是名满天下了,世人皆知兄长清廉如水。”

吴点撇撇嘴:“世人皆浊我独清,虽名满天下,却也千夫所指。”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