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抟在四方馆住了几天,发现冲突并不影响两国关系,于是放下心来享受洛阳繁华。
日本遣明使也换人了,这次的正使叫河内经国,还带来一个叫平清盛的留学生。
平清盛今年十七岁,由于日本改革风俗,他并没有染成黑齿。
这小子腰挎一把倭刀,成天在洛阳城里转悠。
再过两个月,太学的新学期开校,平清盛就要去“国际班”就读。
太学的国际班,只招收番邦贵族子弟。传授的内容也不多,先给留学生们开蒙,然后学习儒家经书,继而便是各种诗词文章。
“表兄,听说城外数里有一所武学。”平清盛不知从哪儿打听到军校的消息。
河内经国其实姓源,而且是源氏第一顺位继承人,因为家族内斗才错失家督之位。
平清盛是他的表弟,源义朝是他的堂弟。
河内经国叮嘱道:“不要胡乱窥测,那里是军事重地。”
平清盛说:“我来大明,不想学儒经,想去学大明的兵法。石见国城一直被大明霸占,等我继承了平氏家业,就带兵把石见国夺回来!”
“你太年轻了,只会说这种胡话,”河内经国担忧道,“而且两国交战,粮食和兵甲最重要。只学兵法,是打不过大明军队的。”
平清盛说:“应当偷学明国的铁炮之法。”
河内经国说:“不能在洛阳偷学,应当在沿海城市,偷偷接触火药匠人。先学会如何精炼火药,再打听铁炮怎样喷出药子。明军在石见国使用的鸳鸯阵法,我已收买投靠明军的武士,打听到其中的少许精髓。”
“请表兄传授我鸳鸯阵!”平清盛兴奋道。
河内经国却是一声叹息,他知道日本的真正弱点,并非什么兵甲和粮食。
而是内政问题!
河内经国的父亲是源氏嫡子,他的母亲又是平氏嫡女。他身兼两族血统,却看着两族矛盾日渐激化。而天皇……嗯,现在叫天王,天王又管不住地方郡国。
一盘散沙、内斗严重的日本,就算有了火器又如何?
河内经国是来大明学习治国之道的,他想解决日本的内政问题。
虽然,这是在做梦。
曹抟在洛阳逛游了几天,主动跑来跟日本使者会面。
双方都会说汉语,曹抟甚至本就是汉族。
互相寒暄之后,曹抟问道:“经国兄可曾听说菩萨蛮?”
“前任遣明使已说过了,听闻菩萨蛮的舞技极为惊艳。”河内经国道。
曹抟笑着说:“不如把安南使者也叫上,我们一起去拜访。三国使节齐至,阿兰若院总得给些面子,让菩萨蛮出来陪我们喝酒吧。”
河内经国虽然心忧国政,但这种事情也非常积极,他在日本玩得可花了。
于是,二人结伴去拜访杜英武。
杜英武说道:“明日我要送家姐入宫,离开皇宫之后再去吧。”
曹抟听得有点懵逼,他见杜英武三十岁左右,姐姐岂不是三十好几岁了?这样的妇人也能送进大明皇宫吗?
曹抟抱拳道:“恭喜恭喜,安南竟也与大明联姻了。我大夏国公主,也嫁给大明皇帝为妃,今后你我都是亲戚。”
“然也。”杜英武羞于启齿,不便透露更多。
国主献母这种事儿,放在安南国内不算啥,拿到大明说给别国使者听就太丢脸了。
第898章 外交事务
朱铭抽了半天时间,集中接见诸国使者。
除了西夏、安南、日本之外,还有大理、占城、真腊和黄头回鹘。
之所以集中在这一两个月来洛阳,是因为他们都选开春之后出发,至初夏时节陆陆续续就到了。
垂拱殿的偏厅,各国使者齐聚一堂等候。
杜英武目光扫向占城、真腊使节,脸上露出不屑的笑容。去年冬天他统兵南下,把两国大军当猴子戏耍,略施小计便将其联军击退。
“宣占城、真腊、安南使者觐见!”
“宣占城、真腊……”
一声一声传来,三国使者陆续站起,跟着一个太监走向垂拱殿。
然后,齐刷刷叩拜大明皇帝。
平身之后,占城使者率先告状:“陛下,去年我国奉命出兵,与真腊联手攻打安南。在决战的时候,真腊军队却袖手旁观,打到后头甚至临阵脱逃。还在撤军途中,洗劫了我国的乌州!”
真腊使者辩解道:“两国联军攻克麻令州城,占城兵自己进去了,却不让我们进城。就连我们攻打城外的敌人,占城将军都跑来阻拦。”
“你们那是攻打城外的敌人?你们在洗劫郊外村庄!”
“就算是洗劫村庄,那也是洗劫安南村庄。不是敌人是什么?”
“麻令州一直是我占城国土,那里的百姓也是占城百姓。”
“你说麻令州是占城国土,怎么十年前就在安南手里,而且现在还在安南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