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可怎么办呐?
……
第二日下午,叶采苹调好鱼饵,到河边找沈知晏,却不见人影。
到沈家问,守门小厮说老爷带着端午出门了。
问沈曼曼,也是不知他跑哪去了。
叶采苹吐了口气,行吧,再喜欢钓鱼,人家也不可能天天钓鱼。
叶采苹回家了。
此刻沈知晏正在县里。
越安县最大、最出名的书斋,墨芳来。
沈知晏正捧着一本书,站在书架前静静地看著书。
因为他长得好,气质又出众,进来买东西的书生和顾客,都会忍不住多看他一眼,特别是一些妙龄女子。
一般这种光看不买的人,小二和掌柜都会客气地说一两句,却下意识地不敢请走沈知晏。
端午站在门外,警惕地张望着。
自从老爷隐退后,就极少去县里或是府城的书斋等地。
因为他不喜欢被人认出来,虽然这种小县城的读书人没见过世面,一般认不出。
但总有那么一两个到京城游过学的。
以前在别的县里,就被认出来了,因为不喜欢被纠缠,所以才搬到这边来的。
第256章 知道也不能说
沈知晏看了一会,把书放回去,绕到第二排,随手拿起一个砚台,便去结账。
掌柜笑:“承惠三百文钱。”
沈知晏给了钱。
掌柜接了钱,笑道:“公子刚刚看的那本书,不一起包了?小的瞧公子看了挺久,应该挺喜欢的吧?”
“今天没带够钱,过两天再来。”
“好好。”
沈知晏出了书斋,拍了拍端午:“走了。”
端午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只得跟在他后面。
二人往前走,与一个五十出头的长袍老叟擦肩而过。
老叟走了两步,便怔住了,回头惊道:“那是……”
可他想找时,那人影已经消失不见了。
“学正,你可是来了!”墨芳来的掌柜走出来,对老叟道。
老叟正是县学的学正,方学正。
掌柜见方学正皱着眉头,便道:“学正怎么了?”
“没……就是刚刚好像看到一个熟人……不,说是熟人吧,也不熟,就是知道他是谁。”
方学正一边说着,一边走进墨芳来。
墨芳来是他的开的书斋,因为他是学正,墨芳来的名气很大。
方学正到雅间坐下,掌柜亲自端茶:“那是谁?”
“是个大儒,以前我到京城游学时见过。刚刚,好像见到他了。”
“那是怎样的一个人?”
“是个传奇。17岁就中状元,在国子监任教十余年。以前有幸听过他的讲学。后来听说他离任,不知到哪里隐居了。说起来,现在也不过是而立之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