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湘东王听到这话,脸色自是一黑,梁王一篇檄文炮轰可谓是将他的面子给撕得粉碎,叔侄彻底反目,更谈不上有什么调和的余地。 虽然李去疾只是一通暗含讥讽的废话应对,但听到其荆州总管府自顾不暇,湘东王在稍微松了一口气的同时也不免好奇问道:“你境今又有何忧困?莫非也有兵事滋扰?” 李去疾闻言后便点点头,并叹息道:“前者贵府郢州不守,使我汉东直露乱军兵锋之下。我主太原公紧急率部南下,才将乱兵稍加肃清。但今侯景又使人来说,威令我主借道江北,使其精兵长驱直入、来击江陵,若是不允,则其军必将寇入汉东,使我随陆寸草不生……” “竟有此事?” 湘东王听到这话后顿时也是悚然一惊,吓得直从席中站起身来,望着李去疾便惊声道:“那、那你主太原公答应贼请没有?侯景狼子野心之辈,与之相谋、人所不齿,太原公人间英流,想必不会犯此错误罢?” “这是当然!早在年初,侯景便遣使携货重贿我主,并许以划江而治、封爵秦王,皆被我主严词拒绝。如今又怎么会受其威吓,与贼相谋!” 见湘东王略松一口气,李去疾旋即便又说道:“但今郢州即失,汉东无防,贼军若进,恐难阻拦。为我随陆士民安危计,我主特使仆来告请大王能否相借夏首、沌口、夏口等北岸江河津渡以防贼备患?” 湘东王听到这话后顿时皱眉摇头道:“你北人素来不擅水战,沔北又无舟师盛旅,即便掌诸津渡,也无用武之地。更何况,如今此诸处尽在贼控,我纵有心,也难豪赠!” “这一点请大王放心,沔北虽然没有强大舟师,但能操橹控水者亦有数千之众,虽然做不到横阻长江,但固守几处津渡尚在力内。” 李去疾闻言后便又笑语说道:“我主有言,如今大王乃是梁家重器、江汉首望,定乱平贼不二之选。贼势纵然猖獗一时,但也绝难长胜。诸渡虽在贼手,但不久之后必能夺回。但得大王一诺,我主必严控江北,不使一甲欺近江陵!” 湘东王听到这里,便又皱眉沉吟起来,过了一会儿才又缓缓说道:“如果我不肯应允,太原公是否就会坐任乱军进寇江陵?” “怎么会呢?两方论好非是短时,我主对大王的敬重之情一如大王长修边睦之心!” 李去疾连忙又垂首说道,而湘东王听到这话后,那独眼中的忧虑之色顿时更加的浓厚起来。 第0695章 迷途知返 当李泰来到石城的时候,蔡大宝等几名襄阳属官已经在此等候。 “见过大将军。” 入前见礼的时候,蔡大宝低垂着头,有意避开李泰的视线,颇有几分做贼心虚的模样。 李泰看到他们这些襄阳属官,心情也不算好,并没有多作寒暄,直接便开口说道:“虽然我并无权过问襄阳军政事宜,但是两地唇齿相依、亲密无间,襄阳骤然兴兵,请问蔡参军,梁王究竟意欲何为!” 蔡大宝自知理亏,听到李泰的问话之后头便垂得更低,沉默片刻后才又回答道:“大王日前又痛失一位亲长,此事大将军应知。此番襄阳举兵,并无深谋远计,只是大王痛恨家贼,急欲诛除江陵丑恶!如此家丑,羞与人言,所以没有遣使告知大将军。” 很明显这说辞是一早便拟定了的,李泰在听完后没有再多说什么,冷笑几声后便先入城中。而蔡大宝等人也知很难就此敷衍过去,见状后便也连忙跟随在李泰的亲兵队伍后方一同入城。 尽管心中对梁王的态度颇为不爽,但蔡大宝在自己父亲流落襄阳时曾经多给关照,李泰还是要给蔡大宝几分面子,入城后又请其人在府用餐。 用餐途中,蔡大宝暗窥李泰神情如何,犹豫再三后还是开口说道:“如果大将军是因忧虑侯景乱军势大,此事大王也有先计,今番用兵唯诛家贼,湘东即灭、江陵诸事一如之前,大王必也会与大将军通力合作,会击乱军……” “哈,蔡参军欺我不知事?乱军势大,是你梁家国贼,与我何干?” 李泰听到这话后,心中的怒火便有些压不住了,当即便拍案怒声反问道,他见蔡大宝神情羞惭,才又叹息一声,旋即便放低了声调缓缓说道:“我知此言并非蔡参军意欲说我,但就算是梁王,作此虚言搪塞也实在是大伤人情! 梁王既非愚幼,凡事当然自有主张,我与梁王虽然交情不浅,但也没有以私情而阻挠大计的道理。如果梁王觉得此番势在必行,也一定能够马到成功,既然不需与我相谋,大可不必再将后事道我。 我虽梁王挚友,亦是大魏边臣,梁王若能成功,我虽然私意贺之,但也不能全无边防之计。” 自从相识以来,蔡大宝还是第一次见到李泰在他面前因暴怒而失态,虽然那暴怒的情绪很快就收敛起来,但也足见这件事是让他有多么的失望不满。 尽管在梁王举兵之前,蔡大宝也劝过多次,但终究还是没能劝谏下来。 此时再面对愤怒的李泰时,他也不能因梁王是最终的决策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