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都市传奇 > 北朝帝业 > 北朝帝业 第43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北朝帝业 第43节(1 / 1)

(' 但长孙俭却仍是捧着这一份公文沉思良久,好一会儿都没能做出决断,只是着令府吏先将中外府的使者引去城中别馆暂住下来。 等到了第二天的清晨,诸曹主官们如往常一般来到府中直堂碰面例会,然而当他们拿起案头上的事则略作浏览的时候,却发现事簿上多出了一项内容,就是着令军府诸曹各自盘查署内所经管的人事物资情况并奏报上来,他们便不免有些奇怪。 一般这种全面细致的人事盘查都是要在年尾才会进行,而日常行政管理只凭每季的季审和每月的月报数据便完全足以应付了,盘查的太过频繁也会平白增加极大的工作量,并且还会耽误其他事务的运行。 为了确保盘查数据的准确,最基本的人员和物资的流动都要暂停几日,且不说这当中的程序繁琐,单单当下大军仍然出征在外,也不支持封锁住人员和物资的流动调度。 眼见众人都一脸好奇的望向自己,长孙俭也无作隐瞒,直接开口道出了中外府下令垂问的事情,表示是中外府需要这些数据,所以他才吩咐诸曹配合。 这话不说还好,众人闻听此言后,望向长孙俭的眼神顿时更露狐疑之色,并且旋即便有几人表示所司事务繁琐复杂,短时间内怕是难以配合此事。 对此长孙俭也并不气恼,只是微笑表示只要在不误正常事程的前提下尽力而为即可,但府中转任功曹参军的崔彦昇还是忍不住开口说道:“方今大将军出征在外,府下人物诸事调度使用本就非常频繁,当下便要盘点诸事,恐怕是有些不合时宜。” 此言一出,顿时便又有数名属员纷纷开口表示附和,穰城县令杜照徽则提议道:“既然长史有言此事并非剧要,不如遣使前往淮南请问大将军可否?” 虽然长孙俭本意就是把这件事往外推、让群众都参与表态,但听到杜照徽此言以及在场附和的群众之后,也不由得感叹李泰对荆州总管府人事经营之扎实。总管府起码在名义上还是归属中外府管辖,可是现在中外府下令询问总管府相关事则,竟然还要远在千里之外的府主首肯才可。 心内稍作感叹,再见众人多数都表示需要请示大将军,于是长孙俭便也不再自作主张,当即便安排人员快马加鞭的前往李泰所在的驻地合肥请示此事。 当州府使者来到合肥的时候,李泰已经是整装待行了,听完使者的奏报之后,不免便感叹长孙俭还真是有点幽默和滑头。 经此一番波折后,他是既没有违背中外府派遣他来到荆州的意图,同时也没有擅自做主的将荆州军府的机密泄露出去。 这做法看似是在骑墙,但想想长孙俭已经是跟随宇文泰那么久了,在中外府当下明显有些别有用心的试探之下仍能保持一个不偏不倚的态度,也算是李泰赢了。 不过宇文泰想要了解这些情况,途径和方法还是有不少选择的,但却选择这样直接的公文垂问,除了所询问的事情本身让荆州军府无从回避之外,应该也存在着一定的要考校荆州军府内部人心的意味。 看这样子,自己一直所希望并努力促成的局面估计要出现了。想到这一点,李泰心内也不由得暗生兴奋,铺垫多时总是需要一个爆发和检验的时刻了。 虽然在李泰眼中,宇文泰一直处于一个明牌的状态,让他在许多情况下都能提前布局、关键时刻领先一步,但并不意味着他就占据着绝对的优势。 有的时候自以为安全却很危险,以为危险却相对比较安全,特别是在一些意料之外的突发状况发生之后,逼得宇文泰不得不想打破规矩的时候,如果李泰还不能够及时的跳出规矩去,那他的处境就会变得非常危险。 比如今年的下半年,对于李泰而言就是一个槛儿。 宇文导的意外离世让宇文泰丧失了一个制衡李泰的人选和手段,虽然这所谓的制衡也仅仅只是他自以为,由始至终宇文导也没能对李泰的发展产生任何实质性的制约和限制。 但无论如何,宇文导的早逝对宇文泰而言都是一个巨大的损失,而当他再想调整宇文导去世后的内外格局和人事局面时,李泰就会成为一个非常扎眼和突兀的存在。 虽然宇文泰一直对李泰亲昵有加,甚至为了让李泰做他女婿而收其娘子为养女,但这是因为宇文泰一直自信能够控制住李泰。可是当这种信心不再,那李泰才会领教到宇文泰的真正手段。发起狠来,这些镇兵可从来不是什么善男信女,什么规矩之类的统统都可以抛在一边。 这一情况是无可避免的,在其真正到来之前,李泰能够做到的只能是尽力壮大自己、并且营造一个对自己有利的局面。若凡事都等到临时抱佛脚,他在这世道内也混不到这一步。 同宇文泰彻底的翻脸、完全走向对立,眼下的李泰明显是做不到,而且也没有这个必要。毕竟再等一等,老家伙自己就自爆了,等着捡金币就可以。 然而局部的冲突和对抗,李泰还是比较有信心的,但在此之前他也仍然做了不短时间的铺垫和准备。 他心中有了真正确凿的计划是从插手蜀中战事开 ', ' ')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