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九书屋 > 都市传奇 > 北朝帝业 > 北朝帝业 第456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北朝帝业 第456节(1 / 1)

(' 府外众人见到蔡大宝如此,顿时也都失望不已,有的人忍不住悲呼道:“蔡兄今为台府上佐,某等俱是乡野白丁,但在此之前,某等与兄俱是梁王殿下的旧属啊!故主失佐,某等难辞其咎,如今唯请蔡兄能够感怀故情,赐教一二良言,如此竟不可得?太原王驭下难道如此不近人情?” 蔡大宝听到这话后便又停顿下来,转回身来望着众人说道:“诸位也不必以旧情胁我,今时台府用政的确是大异往年,君等于外所见令式书文,与我所见鲜有参差。 太原王乃是当世首屈一指的名臣大将,治事之才世所罕见,高瞻远瞩远非某等俗人眼界能量,如今既然有此政令推行,所施必然是我等仰望不及的仁政。 诸位但守台府政令奉行不悖,自可于世无忧、安享太平,这难道不是往年做梦都不敢尽情畅想的美景?今来问我,我能教者唯有奉公守法,得此四字若诸位仍然不能安生,尽可将冤屈告我,哪怕舍此一身,我也必为诸位申诉鸣冤于大王面前!” 说完这话后,蔡大宝便向府外众人深作一揖,然后便又转身退回了台府中,不再理会身后那些故人们的呼喊召唤。 不只是蔡大宝,其他原襄阳或江陵旧属、如今仍在台府任职的时流,也都或多或少遭到了类似的骚扰。不过他们也如蔡大宝一般,或是缄默不言,或是给出类似的回应。 倒不是说他们进入台府任职后就一反旧态,变得六亲不认、过往的人际关系统统割弃,而是因为他们本身也不涉台府机要,同样有些看不懂这些政令推行背后的逻辑。与其盲目给人指点而误人误己,不如干脆保持沉默。 毕竟就算他们不掌机要,但通过台府的人事氛围也能感受到台府的行事风格大异于往年的梁王军府或者是江陵朝廷。就连他们自己稍不留意都有可能落后于台府行事程序,更加做不到去兼顾他人。 这些襄阳当地豪强们打听消息内情屡屡碰壁,但仍不肯放弃,毕竟关系到身家性命和财产安全。只不过台府迥异于旧梁的人事风气也让他们倍感无奈,有些束手无策。 既然台府这里的旧识们都是白搭,那便在别处人事上努力钻营。在他们一番穷思之下,很快又有另一个目标人物进入他们的视野中。 位于襄阳大堤西侧的汉水码头上,各种客货船只往来不断,很是繁华,而在今天尤其的热闹。 从清早开始,便有襄阳时流各家的车马聚集于此,很快便将这码头占得满满当当,就连正常的人货往来都大受影响。从清晨到上午,这些人既不登船也不离开,受到影响的民众自然大为不满,但是看到那些孔武有力的豪奴们,也只能将这份不满忍耐下来。 午后时分,一艘悬挂着兴州旗帜的官船缓缓靠岸,岸上这群等候多时的民众终于动了起来,一待那艘官船停稳,甚至都还没有看到船上人现身,他们便热情洋溢的高声呼喊道:“恭迎席使君归乡!” 船上乘客乃是兴州刺史席固并其属众,当席固走出船舱看到码头上这热闹的欢迎场面时,也不由得愣了一愣,片刻后便也满脸笑容的向着欢迎的群众挥手打着招呼。 “离乡多时,不意乡人们待我仍是如此情重,当真令我受宠若惊!乡音热情,让人感动啊。” 下了船之后,席固先与站在最前方的几名亲友和乡士代表们略作寒暄,然后便又一脸歉意的说道:“众位如此热情相迎,于情于理我应当与诸位畅饮一场、兼话别情。只不过此番归乡,除了入府述职以外,还有一桩家事亟待处理。门中小女已经到了待嫁之龄,恰逢近日有一良媒来问,所以还要归家处理。待到吉礼当日,门中一定备置盛宴、款待亲友,届时再尽兴畅饮!” 众人听到这话,哪怕心里再怎么着急,也不能拦着席固回家嫁闺女啊。于是他们便也只能各自讪讪散去,打算到了席固嫁女儿当日再稍备礼货、登门请教。 席固女儿要嫁的对象,乃是李泰的部将权旭。虽然说之前权旭也向大王表示希望迎娶柳氏女子,但发生了李雅这么档子事,再与结缘难免尴尬。而且那河东柳氏的表现也实在是有点不能入眼,权旭也不愿再与这样人家结亲。 权旭本身就是李泰心腹元从,之前又在江陵之役立下先登之功,既然表示出了求偶的诉求,李泰当然不能任由此事无疾而终。他遍览襄阳时流,再加上娘子走访诸家提供的情报,又征求过权旭的意见之后,便选定了席固一家。 席固之前也是主动归附,之后便一直担任兴州刺史,对台府人事也算比较了解,得知乃是太原王亲为做媒,而求聘的对象又是台府少壮功士,对此当然也非常满意。双方一拍即合,很快便开始了过礼的流程。 李泰有意将这桩婚事打造为一个样板,所以也安排台府给予一些人事上的援助来筹备这一场婚礼,于是很快这一桩婚事便成了全城瞩目的焦点。襄阳老钱和台府新贵的联姻,在襄阳当下本就因政令推行而颇为敏感的氛围下,自然是尤其的引人关注。 襄阳时流无论是不是两家亲友,对于此事也都保持着密切关注。由于两家本就情投意合 ', ' ')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