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罗本待表现一番,希望唐公感受到他的诚意后将他任命为宗正,却不想唐公还是听从了宗室们的推举,心中自是大失所望。 不过他还没有失望太久,便又听唐公继续说道:“江阳公立心正直、急公好义,我亦有见。今诸家资业归宗,亦需光禄等诸官勤勉治理,才可使宗家用度永丰不匮,江阳公肯为其劳否?” “愿意、愿意!多谢唐公赏识、多谢唐公!” 元罗听到这话后,顿时喜出望外,连连点头说道,激动之下甚至直接在堂中作拜谢恩。 李泰本就没有把宗室们当作什么需要严肃对待的对手,如果他们乖乖接受这一方案也就罢了,居然还想玩花样,那他也就不介意用一下元罗这个搅屎棍。 宗室们妄想一人脱籍、全家富贵,这也是小觑了人心险恶,或许以为凭着他们宗室身份能够轻松拿捏那些带着资产脱离宗籍的庶支人员。 但是人不患寡而患不均,他便用元罗这个老硕鼠去管理他们的宗产,必然会更加剧这种不平衡,到时候不需要再怎么细致追查,一个个隐匿的血袋就会自爆出来,到时候免不了互相检举揭发、大家一起完蛋。 待到两人离开之后,李泰看到崔谦徘徊堂外,便着员将之请入,屏退堂内人员,才又向崔谦问道:“表兄何事为难?” 崔谦闻言后便长叹一声,旋即便开口道:“还是安昌公家事,你表姊虽已辞世,但所遗诸息亦有可怜之处。孝矩不安本分、轻躁冒失,流配山南于之未尝不是一幸。但孝规笃静知守,只是为弟所累……” 人只要活在世上,便有人情的牵连。李泰倒也不要求他下属群众都能断情绝性、大公无私,崔谦毕竟是这元氏兄弟的亲舅舅,在这样的事情上如果都不发声,那无疑就太凉薄了。 听完崔谦所言后,李泰便说道:“此事表兄也不必感觉为难,此事不过宗室诸众为求自免而多为攀诬之言。况且事亦未行,未为大害。首倡惑众诸员自不可免,余者倒也不会深为涉及。 若是才具有可采处,亦可得预选司、为国尽力!至于流配湘州者,也未必就是灾祸,若能立足彼乡、勇为创建,来年以功士见召亦为可知。” 听到李泰这么说,崔谦便连连点头应是,又告罪一声,然后才起身退出厅堂。 待到崔谦离开后,李泰才又望向下一桩事项,便是接见刚刚抵达长安的南朝使者。看到此事后,李泰也不免好奇如今陈霸先是个什么样的局面,遣使入朝又是为的什么目的,于是便着员将梁使引入。 第0988章 联魏抗齐 南朝此番派遣到长安的使者名徐陵,也是江陵之战后如今江东政权所剩为数不多的门面人物。但就连这个徐陵,其实也是之前滞留北齐,随同萧渊明一起返回江南的。 徐陵年近五十,仪容气度都是一副典型的南朝士大夫风范,虽然是以弱国而出使强邻,但也并没有什么卑躬屈膝之态。 在被谒者引入堂中后,他先向堂上的唐公望了一眼,也如其他初次见面之人一样,脸上不由得闪过一丝讶色,但很快便恢复如常,入前礼见道:“梁国使员徐陵,奉吾国陛下并陈丞相使命入魏通好,致贺唐公、大丞相身系众望,入辅国政。” “徐侯不必多礼,请入座。” 李泰饶有兴致的打量着徐陵,抬手示意他登堂入座旋即便又笑语说道:“前者江陵一役,虽然大获南朝人物风华,然则徐侯却仍遗珠于外,实在是让人倍感遗憾。今徐侯入国来见,风采当真不负盛名。失此一人,不谓全功啊!” 徐陵听到这话后神态自是有些不自然,虽然对方这番话是在夸奖自己,但对他们整个南梁朝廷都颇有贬低,对于一个奉命出使别国的使臣而言心里自然很不是滋味。尤其对方所言让他无法反驳,而今南梁衰弱的国运,也让他没有底气再如之前出使北齐那般教人知晓寒热。 李泰倒也不是刻意要羞辱徐陵,而是他压根也没有将徐陵当作一个正式的使臣来对待。 起码在他们西魏的视角上,南梁国祚早在攻破江陵之后结束了,历史上还要以梁王萧詧建立西梁以延续其国祚,但在李泰话事的这个时空,无论梁帝还是梁王都打包送到了长安,去年梁帝萧绎还被砍了。梁王在自己入朝后更是降爵为梁郡公,以此来安慰南梁士人的人情。 至于陈霸先在建康所扶立的小皇帝萧方智,在西魏这里压根就是不承认的。毕竟李泰的一大功绩就是灭梁,如果再把徐陵当作一个别国使者来招待,那无异于打自己嘴巴子。 所以他才会在处理完军国大事之后的午后时分,如同召见僚属一般的将徐陵引入相见,至于其人所说的那一系列称谓,在他这里也都没有什么意义。 当然这一份不承认也并不是对陈霸先的刻意贬低,起码也表示了西魏不会再用南梁法统去做什么文章以干涉江东时局,比如就算来年陈霸先废梁自立,西魏这里同样不会有什么抗议反对。江东本就是江陵之战时兵锋之所未及之地,可以骂陈霸先窃取成果,但是不会攻击他是乱臣贼子。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