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只是很快,李全能觉得不对劲,这枪声响起来怎么没完没了的,他之前调查过,这个管理区的前身是学校,也不是兵工厂啊。 他哪里想到这里的武器是补充过的。 这群人手里拿的都是些铲子锄头之类的东西,少有的装备精良的人都围绕在李全能身边。 受到阻挡之后,这些人掏出身后包袱里准备的各种石头。 不大的石头被扔出去之后,砸到人就是头破血流,他们的钢盔帽子还真没多少。 到底石头比不过枪,再狂热的教徒在死亡面前也无能为力,进攻农场的人越来越少,巡逻队甚至可以组织起小规模的冲锋反击。 “我们得不到,别人也别想要,通知他们,把火把扔出去。” 要是以前,他们还有,只是后来瓶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他们就只剩下用乱七八糟的东西缠成的火把了。 黑夜中,明亮的火把像一颗流星划过天空,极少数落在农场的棚顶上,更多的还是落在地上。 农场棚顶还是挺高的,不是所有人都能扔上去。 落在地上的火把也不需要管他们,周围完全没有可燃物,很快就会自动熄灭。 落在玻璃棚顶上的火把让科研人员们担心不已,虽说是钢化玻璃,也是会破的。 这样的火把落在已经成熟的麦田里杀伤力是非常大的。 提心吊胆着,直到棚顶的火把逐渐熄灭,再也看不到亮光。 枪声停止了,小哑巴继续给李籽报道:“那群人被打退了,有一小部分逃了出去,剩下的正在被带回来。” 确定安全之后,李籽推开门出来,这群攻打农场的人穿的比较“节俭”,甚至是辣眼睛。 这让李籽十分后悔自己为什么要特地出来。 这些人也不是一无是处的,把他们带回来,可以让他们去做苦力劳动,挖矿之类的。 挖矿这样的工作危险又繁重,平时都要靠高工分来支撑,要么就是这些犯罪分子。 第二天整理损失的时候,除了人员伤亡,最大的财产损失就是碎了几块钢化玻璃。 钢化玻璃打中边角的情况下,很容易直接粉碎,不过因为特殊粘合剂的原因,不会大面积掉渣,这也是为什么昨天晚上火把没有掉下来的原因。 李全能他们以前很少遇到钢化玻璃,也就没有料到这种情况。 把破碎的钢化玻璃换掉,小麦也要正是开始收割。 没有机器,全程人工收割,锋利的镰刀快速飞舞,一捆捆小麦整齐的堆放在旁边,再由人统一拉出来在外面铺好的塑料布上进行脱粒。 铺塑料布是为了尽可能的减少脱粒过程中造成的不必要遗失。 “总算是有收成了。”钟卫国看着越来越多的小麦,总是眉头不展的脸上也有了笑容。 不止是他们管理区,九月份到来之后,其他管理区也陆陆续续开始收割。 第34章 发射基地 “快点快点,所有人加快速度,后面负责捡麦穗的人也要尽量捡干净。” 白县,尽管已经是九月,在火山旁边照样热火朝天,因为太热,有些人选择光着膀子干活。 他们管理区最大的特殊之处就是,这场小麦收完,来不及休息,要立刻翻地平地,重新种植,这样才能实现效益最大化。 收小麦的人多,守的人更多,作为县里唯一一个官方管理区,白县负责人太了解动乱的样子了。 他们也从收音机里知道,不少管理区在收小麦的时候都受到不同程度的袭击,目的当然是粮食。 作为为数不多的火山口附近的管理区,他们选择因地制宜。 附近多的是火山石,这些火山石直接可以拿来当武器,比普通石头硬,还更锋利。 奇怪的是,他们这里居然没有受到攻击,反而是一些私人车队开始跟他们交好,试图从他们手里换一些小麦,尤其是种子。 “今年肯定是不行的,这些种子我们立刻就要种下去,也许明年会有多余,看看能不能匀给你们。” 他们收获的小麦种子是可以直接种植的,二代产量不会提高但是也不会下降太多。 现在限制他们产量的是玻璃产量,除了自己的车队,他们还委托私人车队帮他们搜集玻璃。 有玻璃他们才能搭建更大的农场,种更多小麦。 甘省,沙漠深处,发射基地里,尽管已经四年了,这里依旧有不少人坚持着,未完成的发射任务也在缓慢有序的推进。 每个人各司其职,保证自己的负责的部分不出问题,如果需要,随时都能正常使用。 载人航天一直都是国家的重点研究项目之一,即使末世,这里也不能被抛弃,他们都是自愿坚守在这里的,以这里为依托建立管理区。 这里原本就是个独立的据点,各种该配备的东西都有,甚至比很多临时建立的管理区还要好。 而且,如果地球真的不适合人类生活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