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第148章(1 / 2)

两个人依偎在一起的时候,就叫做“家”。

第123章

国有大鸟, 三年不翅,不飞不鸣,嘿然无声, 何也?

三年不翅,将以长羽翼;不飞不鸣,将以观民则。虽无飞, 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必惊人。

如今,离谢愁飞沉寂之日一晃三年已过。

朝堂内皇帝的身体每况愈下,听宫中传言, 贵妃谢氏夜夜衣不解带,悉心照料, 不许其他妃子近身。

皇帝所宠幸的方士术士争先恐后献上丹方良药,只求陛下延年益寿, 继续保他们一世富贵太平。

而边疆,记吃不记打的未开化蛮族与西北盗匪又开始蠢蠢欲动。

三年不是一段很长的时间。

但也足够给他们留下一线喘息之机, 未被一网打尽的顽固份子从各自藏身之地重新冒出头,为边境的平静避战所迷惑,再度试探性地开展小规模烧杀劫掠, 对偏僻村落破门淫辱。

抢了就跑, 遇官兵就溜,被手持武器的村民成群结队反抗决不恋战。

三年前的惨痛教训,深深刻在他们的骨子里!

这些茹毛饮血的披发蛮子们学会了不要与官兵正面对抗, 更记住了永远不要相信那些狡猾的束发家伙!

元宵节过后的这一年清明, 细雨纷飞。

这一天, 谢凤儿出宫祭拜父母与死去兄长的衣冠冢, 借口遇雨, 停驻驿站不便回宫。

这一天,神智模糊已久的皇帝在被他厌弃人老珠黄的结发皇后及其余四妃的伺候下,吃下在首席方士指导下,众多术士精心炼制的“长生丹”。

随后,皇帝果然意识清醒,面色红润,还召集以丞相为首的七位大臣,预备商讨立名义上的五岁嫡儿当太子安抚惶惶国民。

皇帝膝下人丁不昌,总共三个儿子,最大五岁,最小一岁,母妃皆亡,由皇后抱养膝下。

他自以为年富力强,从没考虑过继承人的问题,哪想人到中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就是皇帝不急,大臣们也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

要到图穷匕见的紧要关头了!

在皇帝病重的这段时间里,谢愁飞一改韬光养晦的策略,野心愈发咄咄逼人!

偏偏在国内,乡野村夫或许不知道现在皇位上坐的皇帝名号,毕竟天高皇帝远。

但世人爱英雄,尤爱少年英雄的传奇故事。

就连文盲也从口耳相传中,听闻谢愁飞未及弱冠之龄便赫然闯下不世之功的偌大声名。

皇帝不算个坏皇帝,他干了不少实事,也地地道道犯下不少差错,是个勉强功过相抵的守成之君。

可惜他遇见了谢愁飞。

又没能第一时间看出他假面下的狠戾与疯狂,埋藏在温文皮囊里的天生反骨!

错只错在,他占了那个最高位,又百般使手段算计钳制,挡住了谢愁飞继续追寻自由的路!

“来人,传我旨意,把谢凤儿先关起来!”听完大臣哭诉,皇帝震怒。

他重重咳嗽,喉咙里浊音浓浑,愈发显得怒目圆睁!

话音刚落,内侍总管直接跪下,头也不抬道:“陛下,今日上午,贵妃娘娘领了您的手令出宫祭拜,至今尚未回府。”

“反了!反了!”皇帝随手扔出个金酒器,砸得内侍头破血流。

他挥开身边嫔妃的手,面对一屋子人,悚然而立。

他早就下过死命令,派人盯紧谢凤儿任何时候的行踪,不管因为什么原因都不能让人出宫。

起草诏令的内监文官,掌管宫印的皇后,负责开门的内侍,监视行踪的暗卫……环环相扣,怎么可能让人拿着矫诏手令出宫!

而且,而且恰好是他清醒的当天,提前出宫!

“你们……你们……”咳嗽声撕心裂肺,“你们竟敢合起伙来谋害孤!谋害我大好河山!”

七个大臣里,四个悄无声息起身,从袖袍里掏出利器抵在昔日同僚后颈。

兵部、吏部、户部、刑部。

军事、任命、财政、裁决。

年老即将告老还乡的丞相气急攻心,吐血昏死过去。

进宫前身上杂物早被搜走的礼部与工部大臣苦笑着举起双手,他们一个是纯文臣,纵然身为皇室宗族之后,却没有实权,一个与谢家有旧,多年前得受谢父救命之恩。

兵部大臣提刀上前:“陛下病重,无力朝政,五岁幼儿资质驽钝,不足以担此大纲,请退位让贤,禅位于异姓王,以安天下人心。”

“请陛下退位让贤,禅位于异姓王。”四妃一个接一个从屏风后走出来,冷笑着齐声唱喏。

她们自愿充当谢凤儿的眼目、口舌、手足。

三年里,从明争暗斗的攻讦,到心灰意冷,再到被谢凤儿逐一收服,化敌为友,期间经历了许许多多的故事。

但今日不是讲故事的好时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