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子!”姜二牛兴冲冲喊了一句。
冯氏见状顿时一喜,“看你这么高兴,是夏娘子同意了?”
“是啊,同意了。”姜二牛到水缸旁边舀了半瓢水咕咚咕咚地喝了下去,这才抹了嘴,“不过是要加盟,不是收徒。”
“加盟?”冯氏不解。
“加盟就是……”姜二牛将夏明月给他的解释原原本本地讲给了冯氏听。
冯氏听得有些懵懂,却也明白了个大概,“也就是说,这会子需得筹出五两银子出来。”
“不止五两。”姜二牛道,“除了给夏娘子的,还得筹备着摆摊的家伙什,我大概估量了一下,需得六七两才够。”
这么多……
冯氏抿了抿唇,想想那钱匣子里头仅剩的一百多个钱,“我娘这两天有些腰疼,我待会儿拿一二十个钱,去买两块点心回去瞧一瞧。”
顺便问问看,爹娘能不能借给她些银钱。
夫妻多年,姜二牛自是知晓冯氏的盘算,握了握她的手,“钱的事你不必操心,我有办法。”
“你有什么办法?”冯氏不解。
“咱家不是有一块祖传的银锁嘛。”姜二牛悄声道,“份量不轻,拿到当铺去,能换上三四两的银子,剩下的我再去寻二叔借一些。”
姜二牛的二叔是个童生,平日里在小私塾里教孩童们启蒙,手中还算有些银两。
这两样加起来,倒也够解当下燃眉之急的。
“那块银锁可是祖上传下来的,先前爹还说过,说再穷再苦,这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念想,无论如何是不能变卖的,若是让爹知道了……”
冯氏说这话时,不安地往窗户那瞧一瞧。
生怕屋中卧病在床的公爹听到。
且姜二牛的二叔待他家还算亲厚,但因为读过书,骨子里头带了些文人的清高,颇为看不上他们这些做小生意的人。
这银子,注定会凑的不那么容易。
“还是我回一趟娘家吧。”冯氏坚持。
第43章
崴了脚
“若是爹知道了,我去说就是。”姜二牛道,“且这银锁是送到当铺,并非是典卖,待赚了银钱,再去赎回来也无妨。”
“至于二叔那里,我先跟二婶说道,二婶最是明理,我也不是去做什么不当的事儿,等还钱的时候多给上一些利,想来二婶也会同意的。”
而冯家尤其是大舅哥冯大力对他家的境况本就不满意,冯氏若是回去开口,肯定要被说道好一阵子。
这种事,姜二牛觉得他身为男人,还是要自己承担。
冯氏明白姜二牛的心思,心中一暖,也觉得姜二牛所说似有些道理。
赚了钱赎回来,就当一切都没发生过,两全其美。
可若是……
冯氏刚这么一想,赶紧晃了晃脑袋。
呸呸呸,生意还没做呢,就说丧气话?
这可是加盟的夏娘子做的吃食,肯定好卖的。
再者说来,自家男人是个踏实不怕吃苦的,好好地用心做生意,怎么就做不成了?
冯氏想到此处点了头,“都听你的。”
见自家娘子总是愿意全心全意支持,姜二牛心中也是暖意十足,更暗下了决心一定好好将加盟夏娘子生意的事给做起来。
旁的不说,就为了自家娘子这信任……
第二日去县学送裹凉皮时,是夏明月亲自来送的,且送到后没有交给门房,而是特地在门口等候。
午时,县学散学,在县学居住的学子皆是去县学的小饭堂寻找饭食果腹,家在县学住的学子也有选择归家吃饭的,便三三两两出了大门。
张明义和范平阳二人则是照常来门房这里取吃食。
在得知今日是夏明月亲自送来时,便急忙出门,“夏娘子好。”
“二位郎君好。”夏明月福了福,将装满了裹凉皮和饼子的竹篮子递过去,“这是你们要的吃食,裹凉皮和饼子,你们数一下。”
“夏娘子这里的吃食只多不少,不必数的。”张明义将准备好的钱袋子递了过来,一并报上明日要的吃食数量。
裹凉皮的数量增加一半,而饼子的数量则是相应减少。
毕竟饼子虽然好吃,但架不住天天吃,新产品滋味佳,又更适合眼下越来越热的天儿,受欢迎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夏明月早已料到,与张明义再次核对数量,认真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