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间,太平无事,并不见田氏和江义和再来。
众人皆是松了口气,不再多说此事。
江竹果面上已是无事,口中也说无事,但真正要到无事的时候,还需颇长的时日。
这段时日,她们需要做的是静静等待流血的伤疤渐渐止血,慢慢定痂,最终伤痕平复。
夏明月几个人讳莫如深,只像平日一般,洗涮收拾,准备第二日所需的各种东西。
吕氏三人忙碌着,夏明月则是查看了一下黄豆的情况。
黄豆经过几日的发酵,已经长了长长的菌丝,又在这两日的曝晒下,变得渐渐干燥。
黄豆此时泛着黄绿的色泽,十分好看。
确定黄豆的干燥程度已经符合要求,夏明月将那些黄豆分批倒入敞口的簸箕中,用力揉搓掉豆子上多余的菌丝。
搓好的豆子尽数倒入木盆中,撒上盐巴、白酒、花椒、八角、姜片以及尽可能切碎的西瓜瓤。
为确保西瓜酱豆腌制出来的口感,夏明月在切西瓜时尽可能地挑去了西瓜籽,又在搅拌均匀时,用大勺子尽可能地将西瓜瓤尽数压碎。
等彻底拌匀后,分别倒入粗瓷罐子中,拿笼布一层一层的封住了口,盖上罐盖子,再封上一层黄泥,静等其慢慢发酵。
西瓜酱豆需得腌制个把月才能完成,这段时日需得耐心等待。
而今日腌制西瓜酱豆切了足足三个西瓜,且为了确保西瓜酱豆口感,且切瓜时瓜皮留的颇厚,各个都还带着红红的瓤。
本着节约不浪费的原则,夏明月决定将这些西瓜皮利用起来,做晚上要吃的菜。
首先是凉拌菜。
西瓜皮去外表的青皮后切成薄薄的片,用盐腌制了挤出水分,用蒜片、酱油、香醋、香油、白糖等拌匀即可。
亦是可以炝炒。
仍旧是薄片加盐去水分,炝炒时放足够的小红辣椒,再放上一些酱油着色,出锅时点上些许醋即可。
这两道西瓜皮的菜肴,前者爽脆甘甜,清香感十足,后者酸辣开胃,后味回甘,十分下饭。
一顿晚饭并没有什么荤腥,却也不耽误下了半筐的馒头。
而后的几日,一切平稳,江家悄无声息,似一切都没有发生过一般。
江竹果双目的红肿,也日渐一日地消散。
众人当着江竹果的面仍旧不提这件事,但在江竹果不在时,却也是唏嘘上好一阵子。
处暑在即,早晚的天儿,没有了那般炎热。
第98章
冷锅串串(月票100加更)
各处夏记的热度,却并没有跟随温度降低,反而是蒸蒸日上,且丁泉那的吃食摊因为其嘴甜热络的性子,每日卖的货,竟是超过了夏明月这里。
因为两处分店生意的红火,夏明月的家中也渐渐变得热闹起来。
许多人上门询问加盟事宜,看是否能在东大街开上一个分店。
两家加盟店的日常经营已是让夏明月积攒了一定的经验,此次筛选加盟商时也算是轻车熟路。
经过一番比对考察,夏明月很快又确定下来了一家。
此人名叫刘福林,若是仔细论起来,是钱掌柜家的远房亲戚,先前在别的县城讨生活,给大酒楼当跑堂,对吃食颇为了解,且练就了一身迎来送往的本事。
嘴皮子活泛,又勤快能干活,十分适合做小吃摊的生意,从钱掌柜这里听说了夏明月的本事,刘福林便忙不迭的寻上了门。
而夏明月对于八面玲珑的刘福林也十分认同,两边算是一拍即合,很快确定下来了加盟的各项事宜。
东城区本就是整个金丘县最为繁华之处,各处的地段极佳,找寻合适的位置也没有花费太多功夫。
刘福林本身有一定积蓄,又从钱掌柜和柳氏手中借了几两银子,便将东大街的分店给筹备了起来。
忙活几日后,已是开业在即。
这也意味着夏明月对外供货的量,还要再往上涨个两三成。
基于整体运营状况考虑,夏明月又找寻了一个在家做活的人手,好将吕氏腾了出来,多兼顾一些采买之事。
最终定下来的人为宋氏,是先前周氏介绍来的,是她远房小姨,但年岁只比周氏大了一岁。
宋氏早些年定下了婚事,却在成婚前几日时,未婚夫得了急症,不治身亡,宋氏因此落下了一个克夫的名号。
娘家嫌弃,更不肯退了宋氏夫家给的彩礼,而夫家最终折中考虑,要求宋氏嫁给亡故丈夫的亲弟弟,也就是宋氏的小叔子。
小叔子不过十岁,堪堪能砍柴的年岁,懵然不懂所有事情,一切都全凭家人安排。
但宋氏说什么也不肯,以死相逼,最终仍旧是以嫂子的名义入了夫家,并承诺一定尽心侍奉孝顺公婆,照顾小叔子,将来为小叔子娶妻成家。
再后来,战火不断,宋氏跟随公婆一家几经辗转,到了金丘县城落脚,而此时公婆已是在途中病逝,只留下她与小叔子相依为命。
此时的小叔子已是十五岁的年纪,生的高大,在旁人家中给人做长工,宋氏则是揽上一些缝缝补补之事,补贴家用,后又经周氏介绍,到了夏明月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