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身上的包袱妥善安置,叮嘱任何人不得随意触碰,陆启言跟着前来传话的守卫一并前往卓定胜的营帐。
帐中,卓定胜正满脸阴沉,见陆启言进来后,更是冷哼了一声,“新晋陆指挥使当真是好大的威风呢!”
“卑职惶恐。”陆启言拱手,“不知指挥使所言是何事,若有所做不妥之处,还请指挥使明示。”
卓定胜再次冷哼,“你带领县衙衙差和金秋县城防兵卒前往血鹰堡剿匪,大获全胜,此时整个金丘县的百姓提及你陆启言的大名皆是津津乐道,各个都要竖大拇指夸赞一番,这样大的功劳,你说军中该如何奖赏为好?”
“皆是份内之事,卑职不敢求奖赏。”陆启言道。
卓定胜,“……”
这个陆启言竟然是个听不懂人话的!
卓定胜满肚子的火气顿时冲到了脑门,双目亦是要喷出火来,指着陆启言便是一句怒喝,“滚!”
“指挥使发话,卑职必定听从,只是……”陆启言顿了一顿,“还请指挥使给卑职一个解释的机会。”
见卓定胜并不吭声,陆启言便顺势道,“卑职告假归家,本是看望家人,却得知从黑风寨逃亡的两个匪徒,鼓动血鹰堡意图绑架卑职内人,幸好内人还算机敏,并不曾遂了匪徒的意愿,顺利摆脱。”
“卑职当时气愤不已,只觉得这血鹰堡实属欺人太甚,为报复军营,竟然做出这种祸及妻儿之事,是赤裸裸地向军营挑衅,倘若血鹰堡当真得手,只怕军营要被百姓唾骂责怪,说军营之人竟是连自家妻子都无法保护,只怕整个军营名声要大为受损。”
“所以你就联合县衙前去剿匪?”卓定胜冷哼,“白白地将这功劳拱手让给县衙?”
“指挥使明鉴,这次的功劳,还真是必须得让才行。”陆启言道。
卓定胜见陆启言说得语重心长,眉梢微挑,“这是为何?”
“剿匪大多是军营之事,这是众人默认之事,各处衙门面上不敢有所动作,但背地里却也是怨言颇重,私底下更是议论不已,说各处的土匪皆是军营刻意养着,只为日后能够剿匪立功,为军营扬名,这样的流言,对安指挥使的名声属实不好。”
陆启言沉声道,“但若是卑职与衙门一同前去剿匪,不仅可以将以往这些军营妄图独揽功劳的流言尽数澄清,更可以彰显安指挥使高风亮节,特地派军营中人前去帮扶衙门,并无任何私心,反而心胸豁达,格局宏大。”
第322章
周全
“如此一来,众人在庆贺匪徒尽灭之时,更要提上一句安指挥使品行高尚,这样的名声,可远比安指挥使派兵前去剿匪的效果更好一些呢。”
卓定胜听完陆启言的解释,细想之下觉得颇有道理,微微点头,“你倒是想的周全,只是这样的事情该先行回来上报,请安指挥使定夺后再做决定。”
“本该如此,只是当时金秋县衙的裴县令和冯县尉皆是义愤填膺,底下衙差也多有对军营不满言辞,倘若再耽搁几日做出此决定的话,反而有些想堵住悠悠之口的刻意为之,更为不妥。”
陆启言更进一步解释,“卑职便当机立断,当下做了决定,如此能让裴县令、冯县尉以及一众衙差心服口服,再无任何异议。”
“不瞒指挥使,自此次剿匪之后,这裴县令和冯县尉对军营那可是赞不绝口,心悦诚服,往后必定也会对安指挥使称赞有加,这对安指挥使也是颇有助益。”
“自然了,卑职虽一心为安指挥使和军营考虑,但到底也算是擅自做了决定,还请指挥使和安指挥使责罚,卑职绝无怨言!”
陆启言说罢,冲卓定胜行了一个大礼。
卓定胜见此模样,心情顿时十分复杂,更多的是不忍。
他久在军中多年,跟在安耒霆的身边,大大小小的战役经历许多,也算的上是久经沙场。
而在这些所经历过的所有战事之中,卓定胜得到的经验是,战况瞬息万变,许多时候需得因地制宜,因时制宜,随机应变这种事,需得知道做,更得会做。
陆启言此时也算的上是随机应变,且也的确是为安指挥使考虑。
安指挥使要在边关经营,民望的确是不可或缺的,只是……
陆启言察觉到卓定胜看向自己的目光,起身往前走到了卓定胜的跟前,低声道,“不瞒指挥使,卑职听闻这温家对安指挥使近日颇有微词,一直想要找寻个机会抓一抓安指挥使的错处,此次卑职此举也算是避免了一些麻烦,免得温家那些人总是在背后说三道四,影响安指挥使与圣上之间的情谊。”
一听到“温家”这两个字,卓定胜表情顿时严肃了许多,审视的目光在陆启言的身上来回打了转之后,微微垂眸。
安家与温家之争的确也是现状,许多时候当真需得额外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