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罢,皇上看向萧洛安。
萧洛安会意,朗声道,“方才金卫国二殿下得到金卫国那边传来的消息,说是金卫国大殿下李君昊逼宫夺位,将金卫国国主李炎旸软禁之后,自立为新国主。”
“李君昊联合金卫国中好战且热衷于发国难财的世家贵族,已是开始集结兵力,意欲发动新的战争,而其开战的由头是大周国并无任何和谈之意,不但在和谈之事上咄咄逼人,更是将金卫国二皇子李君诚软禁,以胁迫金卫国答应十分苛刻的和谈条件。”
“他们金卫国要集全国之力,灭大周国的威风,一路杀到京城,救出他们金卫国的二皇子,一雪前耻。”
李君诚亦是紧皱了眉头,“我大哥残暴好战,他现如今夺位成为新国主,必定会倾尽国内所有,要折腾个鱼死网破才肯罢休,我现在远在千里之外,即便派人回去说明真实情况,只怕金卫国上下皆在李君昊的控制之中,不会有人相信我的话,甚至这些话都无法进入金卫国内。”
“而若是放任大哥不管,不但大周国会饱受战乱困扰,就连金卫国都会受到重创,这是我与诸位都不想看到的结果,还请皇上与诸位能够帮忙出谋划策,看如何应对此事。”
皇上也张了口,“此时的状况就是如此,你们也想一想,看看此事如何应对。”
“眼下的状况,战争是不可避免了。”范弘裕道,“西陲军那边一直做有准备,臣立刻着人调集银钱粮草,派人运往边关,以做支援。”
兵部尚书亦是点头,“李君昊虽然气势汹汹,但以往数年交战之中,金卫国皆是节节败退,即便现如今我大周国有想和平和谈之意,却也并不畏惧打仗,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我们大周国自能从容应对。”
“两位爱卿所言极是。”皇上的目光扫视了一圈,在李君诚的身上停留了片刻,又不动声色地移开,道,“打仗这种事,我们大周国当然是从来不畏惧的,钱粮兵马,足以支撑到将整个金卫国覆灭。”
“只是,战火一起,最为遭殃的是边关百姓,生灵涂炭,朕属实不忍心,也不愿看到这样的场面而已,依朕的意思,还是要以和为主……”
“可这李君昊好战无比,最初便不同意和谈之事,此时他谋朝篡位,已是成为了新国主,此时只怕更加不肯和谈了。”萧洛安对此事十分担忧。
且此话一出,让在场所有人皆是沉默。
李君昊断然是不肯和谈的,且如皇上所说,战,他们大周国不怕,但若是持续开战,的确是劳民伤财,对江山稳固并无什么好处。
眼下,和是最佳选择。
但,如何能够让李君昊议和,是一个难题。
极大的难题。
所有人拧眉凝思,唯有陆启言此时不由地勾了勾唇角,泛起了一抹笑意。
皇上捕捉到了这一细节,眯了眯眼睛,“定远侯似乎有想法?”
“回皇上,臣的确有一建议,只是这一想法一说出口,只怕令人惊骇,还请皇上……”
“畅所欲言即可。”皇上打断了陆启言的话。
“是。”陆启言更加挺直了些许身子,道,“臣以为,既然这李君昊无和谈之希望,那我们便不妨换个人来谈。”
换个人?
包括皇上在内的所有人,皆是看向了陆启言。
陆启言接着道,“李君昊是皇子,自认有成为国主的资格,因而敢谋朝篡位,但这世上,却并非只有他一人有成为金卫国国主的资格。”
“你的意思是……”
“皇上,臣以为,李君昊软禁国主,乃是窃国,其心当诛,二殿下为人宽厚仁善,以民为重,以大局为重,深受金卫国上下的尊重,若二殿下回归金卫国,讨伐李君昊,届时若能将金卫国国主营救出来最好,若是金卫国国主因此遭受李君昊的毒手……”
陆启言笑了笑,“二殿下便是金卫国国主的不二人选,想来,金卫国由二殿下担任新国主,必定能够将金卫国治理妥当,百姓安居乐业。”
担任新国主?
李君诚在些许讶异之后,心里莫名有些兴奋。
成为国主乃是身为皇子必须具备的野心,他也不例外。
但从前金卫国和大周国长年交战,李君昊英勇善战,又受李炎旸的器重,成为太子乃至往后的国主,几乎成为了板上钉钉之事,这种野心便也只能被李君诚压在了心底。
直到金卫国接连落败,李君昊也因为许多事情渐渐失去了军心、民心,金卫国更迎来了与大周国的和谈,李君诚顺理成章上位,他心中的野心这才渐渐燃了起来。
但这个野心,在李君昊谋朝篡位之后,再一次被浇灭。